分享

《金匮要略方论》学习笔记316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9-01-05
 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下利证治/诃梨勒散(下利,泄泻不止)

​   第47条:
​《金匮要略》“气利,诃梨勒散主之。”
(诃梨勒散方:
诃梨勒十枚(煨)
上一味,为散,粥饮和,顿服。疑非仲景方
笔记者摘自《金匮要略讲义》)

 
   47条诃梨勒散,是10枚诃黎勒,用煨法,原来煨法就是拿湿纸包起来,或者是拿湿面糊上,搁火上烤,起一种去油的作用和抵制它的副作用,是这样,在服用上,散剂,用粥饮和。

   “粥饮和”,这个[词解]就是说,米粥汤饮调和,就象用米汤一样,就是作熟的稀米汤,这也是为了保护胃气,顿服。这是对于下利泄泻不止的,特别是气利证,讲的是下利滑脱,大便随矢气而出的具体治法。
   实际上,对于久虚,大便失禁、滑脱的情况,这属于温涩固脱法,前面告诉你是利小便法,现在解决不了,怎么办呢?固脱。
   实际临床上,如果固脱的话,特别是久咳、久利,还有一些久泻,有的时候诃子配米壳(罂粟壳),效果非常好。
​   当然,米壳,你只能是“急则治标”的
用法,每天用二次,如果症状减轻,二次改用一次,好了,真是勿更服,不能再用,以免形成药瘾,这个大家不得不知。
   为了固脱,为了救标,诃子配米壳,米壳你要用的少,就是5克,重的10克,
有的医生,他就是为了求临床疗效,一开就15克以上,那个害人的,对病人得负责任。要少量,因为你还有诃子在里,收涩固脱的作用比较明显了,就可以了。

   这是讲下利,
​& 一个是属于“急开支流”的办法,利小便,实大便。(胃苓汤)
​& 这里教给你,要是实在不行的话,固脱收涩止痢。(诃梨勒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