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也纳随想曲(Kreisler:CapriceViennois)克莱斯勒

 黑龙江波涛 2019-01-05
克莱斯勒--维也纳随想曲(Kreisler:CapriceViennois)


       克莱斯勒 《维也纳随想曲》 是一首运用了维也纳乡土旋律的幻想小曲,内容相当伤感,是克莱斯勒早期作品。《维也纳随想曲》Caprice Viennois Op.2,b小调,4/4拍。这首作品常见的是小提琴与钢琴的重奏版本。

       克莱斯勒从小就生活在维也纳,用提琴曲来描写他的故乡,正是他多年的夙愿。这首乐曲就是作曲家在一次参观了维也纳的一些名胜和古迹之后而写下的。作品运用了维也纳乡土旋律的幻想小曲,采用具有幻想色彩的维也纳乡土旋律,充满伤感情绪,回忆古都维也纳过去辉煌的情景。

       一段维也纳古都风采的序奏旋律首先出现,接下来的中段旋律为缓慢的行板,B大调,3/4拍,徐缓的圆舞曲充分表现了小提琴双音和波音的魅力,具有咏叹调和间奏曲风格,之后由序奏材料引出来的第一段旋律再现, 全曲结束。 整个乐曲的演奏时间仅三分钟。 这首小品的演奏技巧虽然极为复杂,内容却很充实,不会给人以特意炫耀小提琴技巧的感觉。

       克莱斯勒出生于维也纳,也成长于维也纳——这首曲子的中段慢板旋律充满了他对祖国的恋情,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被人填上歌词而成为《战士之妻的摇篮歌》,直到现在仍有人唱它。

       弗里茨·克莱斯勒,美籍奥地利小提琴家、作曲家。1875年2月2日生于维也纳。童年时代便显示出音乐天才,早期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曾在维也纳音乐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1896年真正开始音乐生涯,逐渐扬名于维也纳、柏林。1901年在伦敦作初次演出,1904年伦敦爱乐协会授于贝多芬金质奖。后参加过一次大战。1938年入法国籍,1943年又加入了美国籍。20世纪初多次在世界各地作旅行演奏。1962年1月29日逝世于纽约。

       迈克尔·拉宾(1936-1972) 美国小提琴家,4岁从父母学琴,有神童之称,9岁进朱利亚 德音乐学院,是加拉米安的得意门生。1947年还不满11岁就作首次职业性公演,1949年在美国音乐俱乐部联盟举办的音乐比赛中获 一等奖,1950年两次与美国国家交响乐团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获辉煌成功,从此引人注目。拉宾的演奏,音色浓烈,富有激情与动力感。他演奏的帕格尼尼、维尼亚夫斯基、伊萨伊,是他激情与辉煌技巧的结晶。拉宾成名后,很快就染上毒瘾,因吸毒而引起神经系统疾病,因神经系统不平衡摔倒,恰巧碰到桌角而英年早逝。另有同名图灵奖得主。

       随想曲capriccio 形式自由的赋格式的幻想曲,19世纪后是一种富于幻想的即兴性器乐曲。随想曲(capriccio)的意思是作曲家凭幻想创作的乐曲的通称。

       随想曲顾名思义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解释的话可以有两种解释方法,第一种随便想一想,第二种就是随着自己的性子去思考。这两种意思都是有随便的感觉,但是第一种可以不用去思考,而第二种就是需要有一定的思考了。其实随想曲从感觉就像是一个人随着音乐跳舞一样,不去计较任何的事情。不管怎么跳,都是很好的在松弛,发泄自己,这是直观地解释。

       随想曲是一种相当古老的音乐体裁,古今的含义是不一样的。早期的随想曲,是一种自由的赋格曲,所谓赋格曲,是各声部互相模仿的复调乐曲。后来,随想曲泛指各种自由形式的乐曲,其中不受主题的约束,作曲者可以任其奔放的乐思自由驰骋。但总而言之,随想曲(capriccio)的意思是作曲家凭幻想创作的乐曲的通称。

       1 .16世纪末和17世纪一种赋格性质的器乐曲,与利切卡尔、幻想曲、坎佐纳相似,虽在主题上有时更富于幻想性,如弗雷斯巴尔迪的《杜鹃随想曲》。

       2.不符当时惯用曲式的乐曲,例如巴赫的《送别亲爱的兄弟随想曲》有几个乐章组成,并各有标题。

       3.一种技巧练习曲,如帕格尼尼的《24首小提琴独奏随想曲》。

       4.一种性格活泼的创作乐曲,如巴赫的《键盘帕蒂塔》的第六乐章(也称为创意曲),勃拉姆斯的《钢琴幻想曲》。

       5.混成曲或狂想曲,如柴科夫斯基的管弦乐曲《意大利随想曲》根据流行曲调写成。


视频网址:http://www.iqiyi.com/w_19rswg78h9.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