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峰火文创大会:峰教授演讲分享

 孤凤 2019-01-05


导语:未来导向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

2018年12月17日,在2018峰火文创大会“文化产业新趋势”首场论坛上,峰火文创大会的创办人、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从未来导向的文化产业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分享了他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思考。

陈教授从新旧媒体融合、文化地产、网络电影投资、平台规模、文创产品等10个备受文投领域各方人士关注的热点问题出发,精心进行梳理,并深度剖析了文化产业升级换代时期存在的认知误区。陈少峰教授还对文创电商的设计、未来企业模式的发展、IP孵化、跨界体验中心的打造、传统文化的产业化等领域进行了精彩的分享演讲。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教授

什么是未来导向?在陈少峰看来,意思是说当今的产业业态变化很大,在短短的过去不到十年过程中,整个产业都在快速变动,业态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最显著的是传媒受到了重大的冲击。

因此,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需要重新换一个视角,未来导向即用未来的眼光看待今天。面对当下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他梳理出了十种错误的观念与做法:

一、关于媒体融媒体融合并不是说把报纸重新给大家看,媒体融合是需要做新媒体,只有新媒体能够代表未来的方向,在融合的方面,新媒体是迭代传统媒体的。媒体融合的思路正确,但融合方式不到位。正确的方式是在融合过程中迭代,而不是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拼在一起。

二、新媒体只能做广告吗?新媒体最大的能耐不是做广告,现在的BAT是以广告+游戏,广告+电商为主,新媒体第一个阶段做广告,而不是只能做广告,红利刚刚进入第二阶段——综合卖场。

三、观光(与门票经济)。发展旅游业不等同于观光,中国目前只停留在门票经济上,要上升到体验经济,形成吃喝玩乐“一条龙”的旅游产业链。

四、文化街、文化地产。陈少峰表示,现在所谓的文化地产是“太监人格”,是用地产掌控文化,很多地方做特色古镇,最后做成了一个打着文化旗号的街。这是本末倒置,真正的文化地产一定是以文化为主的地产。

论坛现场

五、仿古(含部分非遗)。古人的生活方式,有很大一部分是不能融入我们现代的生活,它代表的是文化传承的记忆,这种我们叫做文化,但很多是没有文化产业的基因。我们可以抽取传统文化的一些文化元素,用来做文化产业,比如皮影戏的皮影元素可以拿来做时尚设计元素。此外,没有文化底蕴的仿古是做不成,同时有些所谓有文化底蕴的地方也做不成文化产业,因为观念过于保守。

六、只有卖家的平台。只有卖家没有买家的平台不行,跟消费者的触达不到位。

七、没有规模的平台。交易型平台需要很大规模,相互之间互相竞争,很多平台没有达到规模,还面临压价竞争,所以没有很好的效果。因此,不要轻易做交易型的平台,可以做垂直型的平台。

八、孤立的文创产品。只有产品的公司是不可能成为大公司,有产品没有产业链怎么能成为大公司。因此,要有产业链、规模,要把大家吸引过来,不要做孤立的文创产品。

九、投资电影(网络电影)。不要投资孤立的的电影,要积累电影的版权价值,做到“IP一鱼永吃”。

十、千万不能亏损。在陈少峰教授看来,亏钱不一定是不正确的选择,要学会花钱,学会合理亏钱,赚钱和亏钱要找到一个平衡,今天跟过去是不一样的,要讲质量、讲增长、讲积累,看中公司未来的价值。

论坛现场

面对文化产业出现的重重问题,陈少峰教授针对文化产业的趋势观察,提出了十大建议:

第一,转“平台为王”的思路为“平台+”为王。

平台为王只要把平台做起来就有红利。现在的平台可分类为三种:第一种平台是产业链的大平台,如腾讯和阿里。第二种平台是中平台,做的是专业,比如今日头条、京东。第三种平台是小平台,比如微信公众号。

现在最重要的一个趋势是,不管是大平台、中平台,还是小平台,他们都渴望内容,因为平台竞争越来越激烈,内容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陈少峰教授举例道,目前,腾讯和阿里都进入了收入增长瓶颈阶段,他们都在进行升级换代,比如腾讯的“创造101”节目。通过跟偶像养成机构合作打造综艺节目,让团体选出的偶像做线下广告代言和演出,其中一个经典的商业模式是让大家推荐海选,推荐时跟腾讯的会员用户结合在一起(普通人推荐时候只能投一票,会员可以投十票,高级会员可投三十票),一下子吸引2千万的会员,光这一项就收入了很多资金,这就是典型的平台+。

这种平台+今后会越来越显著,因为光靠平台的广告是不够的,需要构成一个链接。比如“一条”视频也属于垂直化,每天推一条短视频,大家看到工匠精神这么充分就会不自觉想买,这就是新媒体电商,就是平台+。陈少峰认为,商业模式从“平台为王”变成“平台+”为王,接下来会“+物联网”,要“+大数据”,还会“+医疗健康”。

第二,科技赋能。

陈少峰教授表示,中国互联网上最赚钱的公司都是高科技公司,业态是文化产业。原来最值钱的是IT产业,现在最值钱的是互联网文化产业,互联网文化产业有IT做支撑,它不仅依靠IT,还要依靠平台,平台是最重要的一种力量。

此外,娱乐机器人也很重要,有无数种方式可以让机器人跟文化产业融合,变成很昂贵的机器人。陪伴机器人也可以做成宠物机器人,人工智能研究在不断推进。

第三,轻奢化的文创电商。

陈教授指出,电商可分四个类:第一类是普通的电商,第二类是网红电商,第三类是新媒体电商,第四类是文创电商,类似于衍生品,先有内容,再有后续的电商,这是一个趋势。再有一个趋势是,需要的产品叫生活美学化和创意常态化,接下来的产品可能叫轻奢化的产品,能够融入生活,它是消费品,但是也有一定附加价值,消费者觉得不太贵,附加价值又高的轻奢化是一个方向。

第四,未来模式,企业整体价值最大化。

企业的整体价值需要企业有知名度,需要企业重视人才,会做积累,要考虑未来、成长性,以及未来导向的业态。要提升企业整体价值,一定要有独到的地方,要有参与竞争的创新或者头部吸引力,或者是有平台或者组合平台。未来最好的模式,陈少峰教授认为是平台+IP+文创电商,平台变成全国市场,未来的模式,就是文旅的IP+轻资产+线上线下。

五,“一鱼永吃”,扩建IP以及其持续性。

我们需要扩建我们的IP,所谓的IP不仅仅是它有知名度,而是它有持续性,有变现能力。需要做的IP四合一,即故事IP、形象IP、产品IP、企业IP,从故事入手,然后植入形象,再植入产品,最后是企业IP,企业IP承载三种IP及其企业品牌。也就是先做产品,再赋予它一个故事,最终做成一个系列,才是有驱动力的产业。这个系列就像高铁的驱动力,以前是拉动,现在是驱动的。此外,我们还要关注消费者的迭代,80后喜欢的IP,现在95后不喜欢的,95后喜欢什么东西呢?你要孵化IP。

第六,跨界体验:城市文化体验中心。

在陈少峰教授看来,先有城市故事再做体验中心,这样就可以有传统文化,可以用系列微电影表达,然后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在线下体验,这就是新的城市文创综合体。

第七,古今合用。

很多的传统文化不能做产业,但能做产业的反而被忽视了。陈教授举例:比如灯,灯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代表,古代的灯和灯柜,组合在一起,便可以做成一个灯光秀+天天音乐节+啤酒节+……等等。传统文化里的元素,我们用好莱坞的手法先做一遍,今后的消费方向将是传统文化+动漫创意(小猪佩奇)+轻奢化+。

论坛现场

第八,活动经济。

活动是从观光到体验,包括把观光的元素做成体验,照片拍的越多,体验性越是长,所以照相也是体验。旅游种类很多,比如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健康旅游、会战旅游、夏令营旅游、音乐界旅游、商务旅游等等,陈教授认为,活动经济要吸引的是以年轻人为主,一定要做成重点的体验商务,一定要克服硬件设备思维,打造地方的活动性的品牌让大家参与。

第九,化腐朽为神奇,改造传统项目。

改造传统项目,提升传统产业,专业化、持续化、精细化、系列化(IP与积累),改变店铺化(收入模式):企业集聚+互联网,从产业园区到四创基地、新型城市文创综合体,成为新的文化地标。

陈少峰表示,现在的特色小镇和项目,都需要改造,所以改造传统的项目正好跟文化创意产业一样,是最顶尖的项目之一,我们要做的是产业升级,包括传统观念做出的产品升级,包括商业模式的升级。做到专业化、持续化、精细化、系列化,专业化是用最好的团队,持续化是收入可持续,精细化是一定要耐久,最后是要有一鱼永吃的内容IP。

他认为要想办法改变收入的模式,在文化节里要加上产业的集聚和互联网的平台,这样才会形成面向全国的市场,这个地方可以做成新型的四创基地,新型城市文创综合体,争取成为新的文化地标,这个文化地标里面有网民、网红、内容、体验、购物社区,要做体验性的文化中心。

第十,资本运作:模式复制与增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