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愿你浸透世间烟火之后 依然一腔诗意

 海纳百川多积累 2019-01-05




演讲人 / 李晓


在一粥一饭中,读众生百态;于一汤一菜间,阅世情冷暖。

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


如果展开一幅世界经济地图,你会发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欧洲人出口的是古老的贵族文明积淀下来的审美,几乎所有的奢侈品都来自欧洲。审美是一种历史积淀,前提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连续性。而我们确有所缺。

我不想大谈特谈一个民族的审美力有多重要,我想说的是,审美力,对于一个人同样至关重要,审美力,其实就是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

缺乏审美力的人,必然缺乏礼仪感,没有生活态度,世界一定也是邋遢而混乱的。

我想起麦肯锡合伙人李一诺女士演讲中讲的一个故事,她很小的时候,家里穷,父母从乡下调回城市,分到一套四十来平米的小房间,很窄,很破,很脏,很乱。但母亲用了不到一个月时间,买了沙发,买了桌布,缝制了地毯铺在地上,重新刷了墙壁,让父亲做了一个合适的茶几,亲手设计了房间格局。四十平米的房子,变成两个小卧室和一个客厅的小家,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每一次回家,我都感觉到无比温馨、温暖。他们告诉我,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保持对生活的审美与热情。”

林清玄先生说:“工匠把一把椅子做到无懈可击,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种出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花最少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可见生活品质并不是某一阶层、某一地区,甚至某一时代的专利。”这就是生活态度,不将就,不凑合,即使贫穷,也要活得有姿色,即使深埋烟火气,也有味道。有美的欣赏,才会有美的生活。


演员黄渤喜欢摄影,他拍的照片往往能抓住某一瞬间的简单画面,再看,觉得无比美好。有一次黄渤在拍戏,海边,风浪很大。拍完戏,很累,黄渤沿着海滩走,提着单反,慢慢踱步。忽然,他不经意间瞥到海边一块小石头上,一只小虫趴在那儿。黄渤觉得很有意思,凑近了看。“我发现它面对浩浩荡荡的海面,好像胸有成竹要作出重大决定,或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黄渤拿出单反,小心翼翼“咔嚓”拍下了一只海边小虫沉思人生的画面。

很多时候,如果你有足够的生活感知力,你会觉得躺着一下午,无所事事,头顶蓝天白云是一种美;你会觉得几个老友喝酒撸串看世界杯是一种美;你甚至会觉得上班路上,阳光很淡,风很凉,树荫成片,很美。多数时候,生命的美意,是以一个个平凡瞬间呈现给你,只有你懂得,才会觉得动人。

王小波躺在草地上放牛的时候,觉得生命充满美意。“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

金圣叹《不亦快哉三十三则》中,令他觉得美好的,都是琐事:“夏日里,披着头,光着脚,自己撑着凉伞遮太阳,看壮汉一边唱吴歌、一边踏桔槔。水一下子汹涌而上,仿佛翻银滚雪。不亦快哉!”

“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

“存得三四癞疮於私处,时呼热汤关门澡之。不亦快哉!”


在李元胜的一首诗中,他写道:“我想和你虚度时光,比如低头看鱼,比如把茶杯留在桌子上,离开,浪费它们好看的阴影,我还想连落日一起浪费,比如散步,一直消磨到星光满天,我还要浪花风起的时候,坐在走廊发呆,直到你眼中乌云,全部被吹到窗外。”这些都是生活中平凡的瞬间,但也是最珍贵的。

审美的本质,是对自己有要求。陈大咖刚到北京时,过着北漂生活,很穷,住地下室,刚搬进来时,十几平米的地下室堆满杂物。每天很早,他从城郊挤地铁去中心区上班;晚上下班,再挤地铁回到地下室。地下室旁边是地铁通过的轨道涌洞,每次地铁来的时候,房子震动得厉害。地下室只有一个窗户,窗外是一条步行街道,如果人们走的时候,低头注意看,也许能看到这一小扇窗户,以及窗户里的人。每天,陈大咖就指着这扇小窗户漏进来的阳光养活自己。

一个月后,陈大咖把这地方收拾利落,墙壁贴了壁纸,地板贴了地板贴,连窗户都仔细用油漆刷过。十几平米的空间焕然一新,如从外面看,你甚至以为他住在民宿里。他还在小窗口养了一盆多肉,每天细心照顾。陈大咖说:“在一粥一饭中,读众生百态;于一汤一菜间,阅世情冷暖。将生活嚼得有滋有味,把日子过得活色生香,往往靠的是一颗浸透人间烟火的心。”愿你沉浸世间,浸透烟火之后,依然一腔诗意。


看过一篇文章,《物质幸福时代已经结束,新时代正在来临》:“在过去物质匮乏的年代,不断做物质加法——为家里添置冰箱,买回电视机,配齐洗衣机,再买辆车……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到‘全副武装’的过程,确实能给人幸福的感觉。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占有物质很难再刺激我们的感官,让我们获得长久的满足。”一个新的时代正在来临,做减法的时代。减少你的占有欲,回归到朴素纯真的生活,不再依靠占有财富,获得幸福。正如日本美学作家山下英子所说:“用最少的物质,满足最大的需求。”

学会对每一个场合给予相应的礼仪,你的用心会令人令己舒服,会收获赞美和富足;

学会活得有态度,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要过得精致一点,再精致一点;

学会感知生命那些很短小的瞬间。多年以后,树下有风,桌上有茶,是生命里最感动的画面。


吉林大学经济学教授李晓演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