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中医把它当做宝,不认识的却把它当野草,其实它是补肾健腰的良药-附子!

 饮膳道人 2019-01-05

农村不起眼的一颗小草,可能一般人都不去在乎,都把它当成了野草,可是在老中医眼中,很多杂草都是很有用的中药,就比方说上面这种草,大多人都不认识,其实它是一味不错的补肾良药。

这种菜主产于四川、湖北、湖南等地。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及泥沙,学名附子,又名乌头或附片,别名:草乌、盐乌头、鹅儿花、铁花、五毒

加工炮制为盐附子、黑附子(黑顺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属温里药。中药中“回阳救逆第一品”。

附子具有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之功效。主治亡阳虚脱,肢冷脉微,阳痿,宫冷,心腹冷痛,虚寒吐泻,阴寒水肿,寒湿痹痛等。《本草汇言》云:“附子,回阳气,散阴寒。……凡属阳虚阴极之候,肺肾元热证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附子有明显的强心作用,煎煮时间愈长强心作用愈显著,毒性也因此而降低;有抗心肌缺血、缺氧作用;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兴奋作用;对实验性关节炎有明显消炎作用,并镇痛、镇静作用;有促凝血作用。

泥附子中汤的做法

【主症】久病不愈,黎明前脐腹作痛,肠鸣即泻,便中夹杂有黏液,泻后则安,形寒肢冷,面色眺白,腰膝酸软,舌质淡胖,苔白滑,脉沉细无力。

【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

熟附子9g,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补骨脂15g,肉豆蔻6g,五味子,吴茱萸3g,厚朴10g,山药30g,干姜6g,砂仁6g,黄柏炭9g,陈皮10g,甘草6g。

【方解】方中补骨脂、吴茱萸、肉豆蔻、五味予取四神丸之意,温肾暖脾,涩肠止泻;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与温中暖肠胃的熟附子、干姜、吴茱萸配合,运脾土,振奋中阳,中阳振复,升发运转,可使清升浊降,肠胃功能恢复正常;陈皮、砂仁理气健脾开胃;厚朴调气导滞;黄柏炭清化湿热毒邪,又苦以坚阴;甘草、大枣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上药合用,脾肾两补,温中寓涩,调气导滞,兼能清化湿热毒邪,使肠胃功能协调,溃疡性结肠炎自可逐渐康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