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景展现 铜川城市名片

 一江春水向大海 2019-01-06

​ 
铜川

铜川市是陕西省省辖市,地处陕西省中部、关中盆地和陕北高原的接交地带,与延安、渭南、咸阳3个地市毗邻。面积3882平方公里,全市下辖宜君县、王益区、印台区、耀州区和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区,22个镇、6个乡、13个街道、543个村委会、57个居民委员会。2016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4.72万。铜川,原名“同官”,因与“潼关”同音,治所又设在铜水之川,故更名铜川,历史源远流长。铜川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温月季变化明显。铜川市先后获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2017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铜川基本信息
Basic Information
中文名称 铜川市 火车站 耀州站
面积 3882平方千米 电话区号 919
外文名称 Tongchuan City 车牌代码 陕B
人口 85万(2017年户籍人口) 邮政区码 727000
别名 同官 地理位置 陕西省中部,南邻渭南、咸阳,北接延安
方言 中原官话-关中方言(秦语)-耀州话 行政代码 610200
行政区类别 地级市 学校 铜川职业技术学院、铜川市一中
所属地区 中国 西北 气候条件 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大香山寺、药王山、照金香山大景区、唐玉华宫遗址等 机场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下辖地区 耀州区、王益区、印台区、宜君县 市树 合欢树
政府驻地 铜川市耀州区正阳路9号 市花 玫瑰花
铜川图册

铜川图册

Panorama
全景看铜川
  • 照金

    传说隋炀帝身穿锦衣秀袍巡游至此,雨后映照金光,隋炀帝龙颜大悦,随口说道:“日照锦衣,遍地似金,此地应为照金”,故得名照金,沿用至今。1933年,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创建西北第一个山区革命根据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目前,照金为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国家级丹霞地质公园。2014年照金-香山景区晋升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照金
  • 药王山风景区

    药王山风景区

    药王山风景区位于耀县城东1.5公里处,面积4平方公里.该山由瑞应、起云、升仙、显化、齐天五峰联聚而成, 峰顶平地如台, 亦称五台山,海拔1000米,五台拱峙,古柏参天,庙宇鳞比,碑石林立,巍峨壮观。药王山又被称为我国医学史古迹之一。药王山石刻遍及全山,是研究书法及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药王山保存比较完整的显化台和升仙台。

  • 花溪谷

    宜君花溪谷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县城和南山公园之间东沟内,东至南山公园路,西至210国道以下,南至龙山公园水景,北至县污水处理厂,总面积700余亩,主要种有非洲菊、百日草、虞美人、醉蝶等10余个花种。鲜花作为宜君花溪谷的“主角”,覆盖了胜利庄东沟大部分区域。以现有地形地貌分布、品种颜色交错、花带条块结合原则进行搭配设计,鲜花开放后形成美丽的色带,成为一道别样的风景。

    花溪谷
  • 姜女祠

    姜女祠

    孟姜女祠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金山山麓,距印台区政府1.5公里。属漆水河二阶台地,东沿漆水河,西靠金山崖,南连虎头山,北界泰山庙遗址。这里有着丰富的孟姜女传说与遗迹,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铜川古名同官,北宋嘉佑年间(公元1056-1063年)县令宋宗谔重修的记载,这个时间比公元1594(明万历二十二年)修建的山海关姜女庙还要早五百年,由此可见铜川孟姜女祠是迄今为止全国修建最早的姜女祠庙之一。

  • 铜川植物园

    铜川植物园位于铜川新区长丰北路与咸丰路交汇处,原为铜川市中心苗圃,占地188亩。2013年12月开工建设,最快将于今年国庆节开园。园内计划栽植57目89科500余种植物,除乔木、灌木、草本等植物外,还有睡莲、紫叶芦竹、香蒲等十多种水生植物。除了大量植物外,铜川植物园还建设了许多基础服务设施,例如廊亭、花坛、湖面、景观桥等,为前来观赏的市民提供最大的便利。

    铜川植物园
  • 玉皇阁

    玉皇阁

    玉皇阁是供奉玉皇大帝的神庙,建于明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蔚州卫指挥史周房将蔚州土城改建为砖城,辟东、西、南三门,正北无门建玉皇阁一座,与三门遥相对峙。据《蔚州志》记载,昔日城垣有楼阁24座,独此楼最为弘整高峻,雄伟壮观。据《蔚州志》记载,昔日城垣有楼阁24座,独此楼最为弘整高峻,雄伟壮观。现存玉皇阁坐北朝南,总面积2000平方米。

  • 铜川市牡丹园

    铜川牡丹园通常4月牡丹开放时开园供游客游览赏花,并同时举办为期1个月的牡丹旅游节,期间有赏牡丹、品小吃、看秦腔等一系列文化、休闲、娱乐活动。铜川牡丹园位于铜川市新区长虹南路中段,2004年成园对公众开放,现已形成各类牡丹花百余种、10万余株的规模,成为陕西省乃至西北地区较大的牡丹繁殖和观赏基地。 铜川牡丹园的牡丹花有八型,每逢春季盛开,满园争奇斗艳。

    铜川市牡丹园

全景城市名片人气榜

陕西 · 铜川排名第

距上一名还差
    铜川文化
    婚嫁

    订婚:旧社会订婚凭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订媳妇,先由男方家备酒筵请媒人,谓之“央媒”。经媒人说合,择吉日备酒肉,由媒人送往女方家,谓之“上门”。女方家若允婚,即将礼品收下;若拒婚,则不收礼品。嗣后,男方家再择吉日,带着4件、6件、8件、12件不等的厚礼,由长辈同媒人一起前往女方家,女方家让女出拜。午间,款待以酒菜面条,谓之“带汤”。若设酒席盛情招待,谓之“大带汤”。

    新中国成立以后,婚嫁习俗逐渐发生大的变化:一是实行婚姻自由,男女青年自由恋爱,由父母包办买卖成婚者急剧减少。二是订婚年龄普遍推迟。三是城市中的婚姻介绍所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应运而生,工作活跃。
    结婚:结婚前夕,男方要邀请四邻青年男女,商量有关事宜。根据女方妆奁多少,预先安排搬取人员,并请男性年长者(须有原配偶)或者村长负责带领。婚日,迎亲者(有男有女)偕吹鼓手前往女家,女家酒食款待。随后,由抬妆奁人员先将嫁妆抬走。此时,新娘须着男方带来的红衣,头戴凤冠,盖以红布(又名盖头),静候上轿。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婚姻法》的宣传贯彻,封建买卖婚姻已被废止,结婚仪式比较简单。迎亲不用花轿,一般用拖拉机、汽车。嫁妆逐渐向高档耐用品发展。男女双方筵席一般比较丰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举行集体婚礼已在城乡兴起,即由共青团和妇女组织筹备,在“五一”、“十一”等节日期间,由主办单位将结婚者集中在一起,用糖茶招待,唱歌跳舞,婚礼仪式后欢度蜜月。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农村亦有)青年结婚在添置衣被、首饰、家具、家用电器、用小轿车迎亲及结婚筵席等方面,互相攀比、大摆阔气之风渐盛。离婚率也逐年上升。
    回门:结婚次日午饭后,女家下帖,迎女婿及女儿回家,谓之“回门”。第三日,女家设筵席款待女婿,邻居备酒肉前往祝贺,谓之“看女婿”。下午,夫妇同归。

      丧葬

      初丧:人死后先为死者穿着寿衣(老衣)。一般男子穿衣、袍、褂等最多7件,女子则以5件为度,谓之“小殓”。之后,在炕下烧纸,移尸灵床,铺以能响动之草,面盖白纸,谓之“苫脸纸”。灵床停堂中至第三日下午入殓。棺内下垫黄土,上铺红褥,两旁用纸包香末或柏树叶垫实。尸体上再盖红单,并用新棉花蘸酒拭死者面孔,最后盖棺,谓之“大殓”。
      开吊:入殓的次日,即丧后第四日,开始吊唁。丧家用白纸糊门,并剪白纸为长絮,用竿棍竖立于大门外。还需用宽幅长条白纸书写“讣告”,张贴于大门之外。男女均着孝服。柩前挂白帐,帐前设祭桌,上摆祭品,两旁设男女草垫座位。亲友来吊唁者,给以白帽布,谓之“散孝”。
      出殡:开吊后,选吉日出殡。在出殡的前一天晚上,摆设酒肴祭奠,亲属在灵位前跪拜奠酒。然后,举行家祭礼,按照家族辈份先后顺序,跪拜奠酒。在整个祭奠过程中,由穿孝衣的子女及孙男孙女分别跪于灵前(男女各为一行)两侧号啕大哭。翌晨出殡,待行起柩礼毕,长子捧纸盆摔路旁,执幡前行,其他子女侄子按长幼尾随在后。吹鼓手为前导,亲朋前后送丧。至墓下葬,安置冥器,在小桌上列祭器,叫做“墓用”。旁边立纸糊童男童女。实土成冢。孝子行安主礼,抱主归家。
      葬后礼:葬后还有暖墓、覆山、全山、应七、生日、百期、一周年、二周年等礼仪,直到三周年过后才除孝。未换服前谓之“重服在身”。守重服者不拜年,过春节门上不贴红纸对联。有的地方孝子穿孝服手执香,要向邻居和主要亲属家去谢孝,以后方能进出人家大门。谢孝时,遇到年老者要叩首跪拜,对方应以揖礼答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积极进行殡葬改革,城市提倡火葬,农村改革土葬,实行公墓。一再提倡葬礼从简,可以送花圈、开追悼会,丧主不必穿白孝服,只佩戴黑纱,以示哀思,但是旧的葬礼习俗仍在延续。1986年前后,各乡村普遍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向群众进行移风易俗教育,具体帮助丧主办理丧事。

        生育

        催生:产前,娘家需准备贺喜的礼物,如婴儿的衣帽、产妇月子中的食物等。快到临产时,娘家妈要去看女儿,谓之“催生”。分娩后主家要给娘家通知,谓之“报喜”。娘家得讯后,即送所备婴儿衣物及食品。

        满月:称作“弥月之喜”。女孩满月,外婆家只送喜饼、小孩衣帽及一块3尺蓝布(叫做“尿布”),以示祝贺。男孩满月则除外婆家送礼外,主人一般摆设酒筵,招待亲朋、邻居。是日,需抱着小孩游村“碰干大”(即义父),凡碰到第一个合适的人便分别认作干大、干妈、干爷、干婆(只认一人),并请到家款待。而干大等人则要送衣服、项链、银牌之类的贺礼,继送灯笼、裹肚数年,长成结婚也得备礼庆贺。干娃每年须向干大等拜年,年老临终时亦要献礼送葬。新中国成立后,“碰干大”(包括其他)之风渐息。

        全灯:男女孩长到12周岁时,逢元宵节要通知亲友前来全灯。外婆家则要给女儿和外孙各送一套衣服和鞋袜、帽子及一对大红灯,其他亲戚配烛送礼。有的还送时钟、台灯、衣料等物。主家则喜容相迎,酒菜款待。

          寿诞

          新中国成立前,不论男女年过50即称“大寿”。诞辰日,除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外,对有钱有势的人巴结奉迎者亦多前来祝贺。寿主大摆筵席,款待来宾,但一般农民,多是从60岁开始。当日,全家子女欢聚一堂,为老人行跪拜礼、敬酒,以示祝贺孝敬。新中国成立后,祝寿者多为自己的子女,敬献礼品以寿糕最为风行。

            名优特产
            名优特产

            铜川市地处黄土高原苹果最佳适生区的中心地带,海拔高,光照强,气候凉爽,降水适中,土层深厚,昼夜温差 大,具有生产优质苹果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而且光、热、水、气、土等主要自然条件均处于最适范围,匹配合理,与美国华盛顿州的维纳契(世界名牌苹果---“蛇果” 的主产地)极为相似,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定为生产优质苹果的理想地区,在全国苹果区划中被划为最适宜区,优越的自然条件使铜川所产苹果,果型端庄,色泽艳丽,香甜爽脆,风味醇厚,而且无污染,硬度大,耐贮运,在1974年即被国家选为国宴用果,并被确定为全国外销苹果基地,在全国、全省的多次水果鉴评中,铜川的新红星、红富士等10多个品种多次荣获部优、省优产品奖,其中红富士荣获金奖。在国内和东南业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倍受消费者青睐。

              著名人物

              傅玄

              西晋北地郡泥阳(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东南)人,西晋初年的文学家、思想家,参加撰写《魏书》,又著《傅子》。

              令狐德棻

              北周宜州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初政治家,史学家,编修《周书》。

              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

              柳公权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书法家,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范宽

              北宋陕西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北宋山水画家,名列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

              井勿幕

              清末陕西省蒲城县(今陕西铜川市印台区)人,陕西辛亥革命的先驱和杰出领导人之一,被孙中山誉为革命的“后起之秀”,“西北革命巨柱”。

              雷雨顺

              铜川市郊区金锁乡烈桥村人,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

              郭秀明

              祖籍河南省淅川县,任铜川印台区红土镇惠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因积劳成疾,在西安猝然长逝,被铜川市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城市荣誉

              2010年铜川市荣获“陕西省卫生城市”称号。

              2012年铜川市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

              2012年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2013年铜川市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荣誉称号。

              2013年铜川市成功申报"全国第二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市"。

              2017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7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