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沛县农村的“喇叭班”(4组)

 城北十五里666 2019-01-06

​文:华德阳

​庄稼人爱热闹,特别是冬日,平时没有娱乐节目,几个闲人往当街一站,有一搭没一搭胡扯,也能消耗半天时间;有时该扯的都扯完了,实在没有什么可说的,就站在那里,也能“相看两不厌”。如果有路人被看的莫名其妙,不小心走错了步子,或什么东西掉了下来,就会引起一顿猛笑——太无聊了,笑笑还不行吗?

所以,喇叭班还是非常受欢迎的。

沛县农村的“喇叭班”

赁喇叭是红白喜事的头等大事。如果没有喇叭,就不热闹,不热闹就没意思,没意思就会无事生非,那些闲汉、懒婆娘就会指指点点,原本高高兴兴的喜事就会蒙上一层阴云。

事主为图个吉利,喜事赁喇叭就不用说了,白事也得赁喇叭,因为有“喜丧”一说,意即人一活到一定岁数,死了也就一了百了、一好百好,不拖累儿女不拖累子孙,大家都高兴,死了也算没有白死,也算临终做了一件善事。

所以说,赁喇叭是一切大事的第一件大事。也因此,喇叭班在农村也就有了一定的地位。

喇叭班的人走南闯北、见多识广,他们穿着时髦,手捧一茶杯,杯子里沉着半截茶叶,不时拧开盖子喝上一口,态度那么和蔼,这阵势,不是领导胜是领导,怎能不令庄稼人肃然起敬呢!

沛县农村的“喇叭班”

当喇叭班一到,有人已经给他们搭起了棚子,虽然简陋,也算事主“以非常之力、行非常之举、尽非常之责”;大佬知会送来灌满开水的热水瓶,喇叭班的人吃香的喝辣的,还要卖力的吹吹打打,嘴里肯定渴,冬天会有人抱来一捆棒子秸或棉花棵子以供烤火取暖,这待遇是其他人不能享受的。

到了晚上,喇叭班就会大唱一场,那张八仙桌上摆放着喇叭、唢呐、锣鼓、镲 ,那些吹手、鼓手一个个精神百倍,犹如闪亮登场的明星。

全村的男女老少喝过汤都聚拢过来,前面的有长条凳可以坐,后面的只好站在,再往后的站在长条凳上或柴火垛,也有爬到墙头上的,听到忘形处,身子一晃荡掉下来的也有,幸亏是土墙,也不高,摔的疼不疼不知道,吓一跳是肯定的。

沛县农村的“喇叭班”

三四天之后,事办完了。同村的人遇见事主还会说,戏唱的不孬;事主则说,这是请的附近最好的一个喇叭班



你知道农村的喇叭班儿吗?

农村的红白事总要闹出点动静来。红事在房顶上架上高音喇叭连唱三四天,白事就请来喇叭班儿。

  喇叭班儿的响器主要是唢呐。早年间,一个喇叭班儿里只有两个喇叭。摆一只单桌在门口,有人来上祭,两只喇叭一高一低呜哩哇呜哩哇一吹,告诉灵堂里灵棚下的孝子们做好准备,好跪下来陪哭。

  随着人们日益有钱,丧事也随之隆重起来,喇叭班儿的规模也顺理成章地庞大起来。老喇叭们相继退休,新生代们不但会吹喇叭,还要会拉胡琴,会唱上两段传统戏。一个班子的成员也由两个增至四个五个不等,清一色全是男性。从早上八点到过午出殡,四五个钟头里,除了吃饭,喇叭班儿的玩意儿不能断溜。几个人全都拿出看家本事来,放下喇叭捧起笙,撂下铙钹提起锣,五冬六夏,刮风下雨,辛苦着呢!

这还是十几年前的事儿。近几年,喇叭班儿一下子如雨后春笋般兴盛起来,女演员——应当这样称呼——成了班儿里的台柱子。有喇叭,也只是出殡的路上象征性地吹几声,主要是女演员的表演占了上风。

  一辆农用汽车拉来全部家当。车子停在大街上,车厢板打开,用架子支起来,就是舞台。伴奏有现成的音响,两个大音箱放置两边,伴奏音乐事先存录在优盘里,扩音机上一插,想唱哪一段,一找即得。一般是每个演员都有自己的优盘,有专门的音响师操作,演出中衔接得当,不会有冷场中断的情况发生。有手持话筒,也有纽扣话筒,音响质量很好,没有刺耳的啸音,能保证演员们的嗓音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有了舞台,演出就像那么一回事。有粉墨冠冕的折子戏,也有大段的清唱;有戏曲也有歌舞。因为有这简易舞台,整场演出,有后台的补妆准备,有前台的正式演出,亦有主持人聪明机智的报幕,观众也坐着马扎或靠着墙根儿蹲着看,确实像那么一回事。

再后来,有折子戏有简易舞台的喇叭班儿不再出现了,因为新生代们更讲究简单明了。喇叭班儿里每人一辆电动车,丧主的门前就是演出场地。音箱的音量旋到最大,震得人心嘴子哆嗦。快节奏的音乐伴随着快节奏的舞蹈,舞者都是穿着高筒皮靴的女孩或少妇,火红的长头发火苗子一样狂甩,胳膊腿甩打扭动摇摆踢腾出不尽的花样来。热身舞过后是杂拌儿——女声独唱,男声独唱,男女对唱,二人转里又有《花木兰从军》,小品剧里冒出个《大姑娘美大姑娘浪》,数九天里男演员光着膀子把暖水袋吹爆,小姑娘裹上白孝布唱《小寡妇哭坟》哭得死去活来。有相声,有杂技,有魔术,有快板;有贫嘴呱舌插诨打科,有装疯卖傻满嘴喷粪;有自骂有互骂,唱歌的骂音响师是孙子,音响师骂唱歌的是王八。

灵棚底下的孝子把耳朵伸到了街里,远门旁支的孝子头上裹着孝布干脆到街里一堵风采。至于露骨的色情表演,我们这里没有,真没有。朴素淳厚的民风里还没有掺杂那些污人耳目的货色。

  

喇叭班儿只问工钱多少不问观众几何,寒风凄雨中无人观瞧,依然唱依然跳依然打情骂俏依然毫不偷懒给街上的电线杆子欣赏。他们严格遵守着班规,表现出惊人的敬业精神。喇叭班儿里也不乏有才者,唱得精彩跳得出色,不逊于电视上的明星们。吃饭的时候 ,一碗大烩菜,两个馒头,甚至来碗烧酒,抽烟的一根接一根 ,这些消费都不包括在工资之列。

  一声起丧炮,宣告演出结束,哪怕是唱了半拉的歌儿也会戛然停止。这时,喇叭吹起来,和着孝子们的真哭与假嚎。“吹喇叭的走小道”。吹喇叭的远远地站着,看着人们把棺木放进墓穴里,有一腔没一调地来一段《安魂曲》,了事!



​年底了,农村到处都是结婚的,这家请的“喇叭班”有些特别

年关将近,结婚的人家也渐渐多起来,在农村,谁家的孩子结婚,请“喇叭班”是天经地义的事。因着喇叭班的介入,原本喜气的婚礼,会给人喜上加喜的感觉。

喇叭班,是我们乡下人对唢呐、二胡、笙、锣、铙、钹等乐器的笼统称呼。不过,这个纯粹的民族乐器队伍,现在也加入了西方元素,如电子琴、爵士鼓、萨克斯等。

乡村婚礼还是在传承老式的结婚模式,虽然也融入了现代的东西,但依然不失传统的风格。

统一的服装,和谐的声音,吸引了路人们好奇的目光。

说到办喜事儿,现在的农村,在婚礼上的一切,和城里人已经没有什么两样。原来是一抹红布悬于门楣,表示在今天择定吉日,家有喜事。现在大多是一个充气的拱门取而代之。

婚礼上新郎西装革履,新娘婚纱自不必说。他们的胸前别上新郎新娘字样的身份标识。同样别上身份标识的还有他们双方的父母。在大伙逗乐的目光里,老两口双颊开始像那布条一般红艳,孩子结婚,自己老了又身不由己地被时尚了一把。

从这些画面里,就可以大致看出家乡人结婚时喜气盈门的盛况……

喜庆的拱门……

农村结婚,“打旗"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带劲吧!

喜庆扑面。

拦车向新娘子讨要红包。

得逞了……

继续讨要。

静候新娘子的到来。

鼓瑟响起。

来吃大些的亲戚朋友。

要放烟花了……

随时待命……

新郎新娘来临。

一旁等待。

走向主席台——见证婚礼。

主持人。

在祝福中行进。

迫不及待的观看。

喜乐的表情。

围观的亲戚朋友。

向父母鞠躬。

来吃大席的孩子们

烧开水的铁锅。

可爱的孩子

洗碗的老人们。

折菜。

上礼金

忙碌的厨师们

忙碌的厨师们

见面寒暄的老人们

席后晒太阳

安排事物的大老执。

第二批吃大席的人

吃大席的孩子

十个人一桌

亲朋合影留念

上菜。

开吃

酒足饭饱

吃大席中

热闹的场面

人好多,走路都有些拥挤

折菜中

等待洗碗的老人们

送别亲朋好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年轻人已不满足于随意性、庸俗化的婚礼,而觉得历史传统文化中的婚礼更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在这里,也祝福新婚的夫妻们,彼此牵手永浴爱河!

​​


乡村“喇叭班”的唢呐手

文:宋传恩

唢呐,民间叫“喇叭”,吹唢呐的,人称吹喇叭的。唢呐音色高亢、明亮,有较强的穿透力和感染力,特别适宜在乡间活动。

乡下村落如珠散落田间,田野广袤无垠,阡陌纵横,唢呐声声,那浑厚有力、格调高亢的旋律,在村庄里,在田野上滚动,把当地的风土人情倾诉于乐调之中,正和乡下人的质朴、粗犷一脉相承,成为民间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在民间,那家有老人仙逝,或是儿女婚嫁,请唢呐是表达家人心愿最好的方式。不论是哪家,老人去世,家里再穷,东借西凑,也要请喇叭班吹上两天。老人在世一生,尝遍人间酸甜苦辣,这撒手西去的解脱,带走了他终生未了的心愿,也带走了家人日日夜夜的牵挂,一张蒙脸纸把他和家人隔开阴阳两界。此时,他的孝子贤孙亲朋故友在凄凄哀哀的唢呐声中和他作最后的告别。一曲《苦伶仃》使人怅然若失,长歌当哭,其凄婉,其哀怨,听者黯然神伤。

至于儿女婚嫁,人生大喜,这是最值得显摆也最应该显摆的大事,结婚的头天晚上,就会把唢呐班请来,在门旁摆张桌子,好酒好菜地伺候着。村里的人家几乎关门闭户,男女老少有的站,有的坐,黑压压地把唢呐班围在中间,那嘹亮喜庆的唢呐声把乡村的夜晚演绎得有声有色。每逢这样的机会,唢呐手格外卖力,不断拿出自己的绝活,这不仅关乎自己的声誉,也关乎唢呐班的生存,这是对外宣传的好机会,他们绝不会放过这样的机遇。

第二天,迎亲的队伍走出村头,唢呐手在前面带路,走一路吹一路,把婚嫁的喜庆洒满一路。有时路过一个村庄,有好事者往路中间横张桌子,放几条板凳,桌上摆几包烟,一壶茶,唢呐手们坐下来吸烟喝茶休息,这是当地的风俗,唢呐手不吹上一阵,这张桌子是不会抬走的。

迎亲的响班多是两个唢呐手,一是轮流替换,二是以防不测。有时两家迎亲的队伍会相遇在同一条路上,唢呐手之间的比赛是逃脱不了的,周围挤满起哄的人群,唢呐手们累得满头大汗,如不是双方问事的私下斡旋,不分出个高低唢呐手绝不会罢休。

其实,真正考验唢呐手的是在婚宴上,许多喝喜酒的亲朋好友为了助兴,当场出钱点曲叫唢呐手吹奏。这给唢呐手提供了一个挣钱的机会,同时他也会遇到很多难题,年长的爱点传统的老曲,唢呐手还好对付,最让唢呐手头痛的是青年人,他们喜欢时下流行的歌曲,一个唢呐手如果不能与时俱进,他不仅拿不到钱,还会遭到点曲人的奚落。

尽管唢呐与人们的生活联系如此密切,但是,唢呐手的社会地位却很低,特别是在过去,被列为“下九流”之中。这种长期的歧视,流传下来却成为了人们见怪不怪的社会行为,直到现在,每逢哪家有红白之事,门旁廊下另设一桌,就坐的只有唢呐手。“唢呐不能登大雅之堂。”千百年来,这无形的枷锁像紧箍咒牢牢地扣在他们的头上,这也是唢呐手的传承多是家传的原因。

现在,唢呐手授徒早已打破以往的界规,收徒办班的广告贴满村头巷尾,许多农家弟子进入高等学府,登上国家舞台,因吹奏唢呐成为艺术家的比比皆是。令人可笑的是,乡间的唢呐手作为民间艺人,一但走进乡村事主的院落,仍心安理得地坐在门旁的桌子前,长期的习惯竟成为唢呐手自觉遵守的规则。

民间有句俗语:戏曲好唱,喇叭难吹。唢呐虽然活跃在民间,是典型的草根艺术,按孔、嘴形、指法、音阶、哨片、气息……但要学会吹奏熟练掌握这些基本功并非易事。唢呐手的传承主要以口传心授为主,学吹唢呐没有乐谱,全凭耳听心记多练。

唢呐有八个音孔,手指要把八个音孔完全按严,不然,发出的声音就不准。吹奏唢呐往往比较费气,音越高,耗的气量也就越大。一般吹奏起来,不能无间歇地长时间表演,尤其是民间艺人,吹起唢呐来,互相比着较劲的就是持久的耐力。“循环换气法”是最常见的演奏方法,这样的吹奏能使气息饱满不息,使豪放嘹亮的唢呐声长时间的延续。

初学唢呐的人首先要增加自己的肺活量,整天噙着芦苇杆对着水吹泡,经过长时期的练习,才能在日后面不改色长时间地一口气吹上半个小时。

现在,这个在乡间风行了一千多年的古老乐器不断受到冲击,由西洋乐器组成的乐队倍受青年人的青睐。由唢呐手结成的响班不得不断增加新的元素,架子鼓、电子琴、业余歌手,这样的班子尽管在年长者眼里有些不伦不类,但是,令他们欣慰的是,唢呐依然是这个队伍中的主旋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