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画艺术】 董其昌 仿王蒙山水作品选(1)

 花样年华malan 2019-01-06

空间:美好的幸福生活在于心灵的修饰与辛勤的劳作,您来了就是朋友!一句留言镶嵌上永恒的留恋,祝福您一生健康!​​

1、明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

明 董其昌关山雪霁图 高丽笺本水墨 13×142.1厘米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识:“关仝关山雪霁图在余家一纪,余未尝展观。今日案头偶有此小侧理,以图中诸景改为小卷,永日无俗子面目,遂成之。乙亥夏五。玄宰。”钤“董□□”印,印文不可辨。鉴藏印钤“仪周珍藏”、“乾隆御览之宝”、“嘉庆御览之宝”、“重华宫鉴藏宝” 、“仪周鉴赏”等。“乙亥”为明崇祯八年(1635年),董其昌时年81岁。据作者自识可知,这是观五代著名山水画家关仝所绘《关山雪霁》图后的临古之作。其实这幅临作并非雪景,只是采用关仝的画法而成。此图以平远和深远相结合的构图在一小卷内画连绵无际的山峦林壑,景物拥塞,然墨气鲜润,用笔苍劲生拙,物象历历分明,达到了密而不塞的艺术效果。作品笔墨苍浑深厚,又有饶富疏秀之致,兼具绚烂与平淡的旨趣,这便是董其昌欲触关仝绘画之机,遂为拟之的画意,其实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平淡天真的具体表现,因而他才自诩这幅佳作为“永日无俗子面目”。《墨缘汇观》著录。

2、 ​明 董其昌 仿黄公望山水卷    

明 董其昌 仿黄公望山水卷     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丙辰首春写黄子久笔意。时有明州闻尚书家藏子久图,客以见授,因略仿之。玄宰。”钤“董其昌印”。丙辰为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鉴藏印钤“顾子山秘箧印”、“愉庭审定”、“宜子孙”等。董其昌对元代山水名家黄公望的艺术极为赞赏,认为“元季四大家,以黄公望为冠”。他广泛搜集黄公望的传世画作,自言“黄子久画,以余所见,不下三十幅”,如其藏有黄氏的《富春大岭图》、《天池图》、《浮峦暖翠图》及《临溪书屋图》等。他对所得黄氏作品悉心体会,描摹不倦。此图便是董其昌62岁时临仿黄公望笔意创作的山水画精品。图中峰峦绵延,于高低错落中显现出逶迤起伏的节奏感。在移步换景的设陈布势及草木树石的勾描笔法上均可见董氏对黄公望绘画艺术的传神表达。近景形态各异的树木相互遮掩地生长在凹凸不平的坡地上。树干以墨线双勾,用淡墨或皴或晕,增强了其明暗效果及立体感。树叶的表现更为丰富,有的以侧锋卧笔大点横贯,有的用浓淡墨相互交叠,有的直接落笔画线成叶,有的则以细线双勾成夹叶状。画家笔下的树木山石不重形貌而重其内在的神韵本质,同时笔墨的自身韵味也成为画家自觉的追求,这些都表现出明代晚期山水画的美学特征。​

3、明 董其昌 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

明 董其昌 钟贾山阴望平原村景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4、明 董其昌 山水图卷 

明 董其昌 山水图卷 纸本墨笔 23.3 ×200.6cm 故宫博物院藏

自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滞归期。玄宰。”钤“宗伯学士”、“董氏玄宰”印。鉴藏印钤“石渠宝笈”、“乾清宫鑑藏宝”、“乾隆鑑赏”、“三希堂精鉴玺”等。画卷中山峦起伏,河湖穿插,屋舍散布其间。董其昌作画往往着力于笔墨技巧的全面展示,而于位置经营等方面并不经意,此卷亦然。在这幅作品中,有多种笔墨技法交互使用的痕迹,远山平缓用披麻皴法,依稀有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笔意。近景的房舍溪桥以及点苔等用笔钝拙,又似沈周。画面整体墨色浑厚苍润,层次丰富。画面所题诗句节录自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终南别业》一诗,但最后一句略作改动,原句为“谈笑无还期”。《石渠宝笈初编》著录。 ​

5、明 董其昌 仿米芾洞庭空阔图卷

明 董其昌 仿米芾洞庭空阔图卷 纸本墨笔 21.3×227.3cm        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自题:“记语巴陵舟中,望洞庭空阔之景写此。乙卯玄宰识。”钤“董其昌”、“太史氏”印。后纸自题:“米老居京口,常以清晓登北固,眺望烟云之变,曰:‘此最似潇湘虎儿楚山清晓图’。进道君大都写潇湘奇景也。余常谓画家须以古人为师,久之则以天地为师,所谓天厩万马,此吾粉本也。虎儿有长图自题曰:‘夜雨初霁,晓烟未泮,谓其状有类于此。’余亦时仿。董其昌自题,寄崇螺侍御。”钤“知之告曰讲官”、“董其昌印”印。鉴藏印钤“嘉庆御览之宝”、“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商丘宋荦审定真迹”等。乙卯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作者时年49岁。本幅以墨笔画洞庭湖之景,左虚右实,用笔生拙,劲力内敛。起首之景画云烟弥漫,天水渺茫,山峰、平坡、树木若隐若现,主要以米氏点子皴表现远山,淡墨点写小树。本幅的主题部分在中段,天高云淡,奇峰耸立,湖面辽阔,树木丛生,房屋掩映,意境深远而自有生气。山石皴染并施,树木勾、写、染兼用,笔法多变。后段则以寥寥几笔勾写山峰、树木,淡出画面,似余音缭绕,回味无穷。《石渠宝笈初编》著录此画为《明董其昌仿小米潇湘奇境图》。​

明 董其昌 仿王蒙山水 纸本水墨设色 美国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董其昌 夏木垂阴图 台北典藏
董其昌 葑泾访古图 纸本水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董其昌(1555―1637年),明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书画理论家。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他于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历事三朝,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为官数十载,面对复杂的权势斗争,通常采取辞官归乡或不赴任的做法,因而有充分的时间从事艺术活动,将自己的人生乐趣寄于书画。在绘画方面,他专长山水,吸收了董源、米芾的笔法和墨法,追求平淡天真格调,讲究 笔墨意趣。他的作品不受自然实景的束缚,不刻意追求工整形似,而是通过秀润简淡的笔墨营造出闲适幽雅的境界,而且诗、书、画三结合,创造了文人山水画的新 体格,成为晚明以后文人作画的典范,被誉为“松江派”奠基人。在书法方面,兼善楷、行、草诸体,行草造诣最高。当时流行赵孟頫、文徵明书风,董其昌却没有一味追踪,而是在综合晋、唐、宋、元各家风格的基础上,自创生秀淡雅新貌,给晚明书坛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气息,在圆熟秀逸的“赵体”称雄数百年后独辟蹊径,领一时风骚。董其昌著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画眼》等,在这些论著中,他强调学画要以古人为师,进而以造化为师,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尤其他的绘画理论“南北宗论”,梳理了唐宋以来山水画坛上的两大风格体系,竭力推崇文人画传统,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