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代站银

 鬼乐2019 2019-01-06

 明代的徭役折银中还有一种是站银,是专门为驿站征收的,用以支付驿站的日常开支。现发现有两件站银银锭实物存世,一件铭文为汉阳县征完站银伍拾两匠周魏仓,另一件是莱芜县站银伍拾两银匠梁周,都是印证站银征收制度的极为重要的实物。

明代站银

汉阳县征完站银伍拾两匠周魏仓

明代站银

莱芜县站银伍拾两银匠梁周

驿站,或称驿传机构,是明代设置的接待传递公文、转运官物及为出行的官员和外国的朝贡使团提供交通和食宿服务的专门部门。由于所有来往官员的食宿费用都是政府提供,所以每年驿站的开支是巨大的,征收站银也是明代一项重要的税种。

明太祖建国之初,驿传机构在继承元代旧制的基础上重新组建。后来,又分别在两京和各州县设立急递铺总铺、水马站(洪武九年改为水马驿),水路备船,陆路使用牛、马、车等交通工具。驿站虽然名义上属于兵部管理,但其后勤支援则分属于各地方政府。据此可知,水马驿、递运所和急速铺构成明代三大地方驿传机构。

隶属朝廷的驿站称为会同馆,初设于北京。正统六年(1441),设立南、北两馆,北馆有六所,均设在北京南馆有三所,均设在南京。每馆各设大使一员、副使二员,管理馆内事务。弘治年间(1488~1505),增设礼部主客司主事一员,专提督。凡各王府差遣人员、辽东建州等卫、西北诸国使臣及云贵四川湖广土官番人等,均安排在北馆客住,瓦刺、朝鲜、日本、安南等国进贡使臣,安排在南馆客住,馆内工作人员定编四百名,其中南馆一百名,北馆三百名

而分布与两京十三布政司的上千处水马驿、递运所和急递铺则构成了庞大的全国性的驿传网络。服务于从中央到地方的所有的接待官员、传递公文、转运官方货物等事务。

虽然水马驿、递运所和急递铺同属驿传范畴,但其职能各有侧重。

水马驿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均设立在水路陆路交通要道上,并为客人提供一定数量的马和船等交通工具。递运所,是专门从事货物运输的机构,其主要任务是运输国家的军需、贡赋和赏赐之物。急递铺的职能类似现在的邮局,每十里设一铺,每铺设铺长一名,铺兵要路十名,僻路或五名、四名。服务于驿站(会同馆、水马驿、递运所和急递铺)的人员统称驿传夫,来自徭役中的杂役。

作为国家税收收入的站银,顾名思义是为了维持驿站的日常开支而征收的,但事实上,有一半的站银是上缴户部的,用于边境军费。朝廷对驿站的征收是相当严格的,每年的征收任务必须完成,不得有误。

驿站役折银锭非常少见,目前仪发现汉阳县征完站银伍两匠周魏仓县站银伍拾两银匠梁周银锭两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