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姚承光先生谈父亲姚宗勋先生

 天地虚怀xia 2019-01-06
姚承光先生谈父亲姚宗勋先生

姚师说姚老历经磨难,到八十年代初集训学生几年,刚有一些效果就过早故去,致使其壮志未酬!姚师继承宗勋先生遗愿,在姚老辞世33年中,始终不忘初心,矢志不渝,传承钻研意拳,为此费尽心力!也曾有人对姚师说教人要灵活一点,不能太辛苦了!又能挣钱又能有名!姚师明确告之,绝对不可,不然对不起先人与后人,要踏踏实实教学,一视同仁,对于热心学习意拳的人均真传实教!另外还谈到他自己习练意拳57年中,终生追求意拳的思想从未动摇过!不像现在一些人浅尝即止,学一点东西或有一点功夫了就满足了!就不再进取了!希望后人要坚定信念,不为旁言所动摇!只有这样才能有所成就!姚承光先生谈其它方面:1、自己和父亲在教学方法上的区别:父亲的教学方法和王芗斋的方法有很大的区别。而我现在的教学方法和我父亲的又有了很大的区别。父亲一般在给学生们讲明道理之后,就让学生自己多想,多练多体会。而我是将自己几十年的练功心得给大家精讲细解,注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我希望自己几十年的亲身感受能让学生们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的最大的进步。2、关于意拳有没有绝招的问题:意拳没有绝招,当初王芗斋先生早上站桩时,郭老首先要检查他脚印的湿度如何,湿度不够要接着站;而我父亲当年练功,脚上的棉鞋都湿透了,晚上还要放在火炉上烤干;后来我们师兄弟练功时,在父亲的督导下,夏天在树底下站桩身上的汗能将地上滴湿一大片。所以说意拳没有绝招,即使有,那不妨就将这种绝招归纳为:顽强的毅力+科学的方法+自己的悟性及刻苦程度。否则一切所谓的“绝招”都是歪理邪说。我自己8岁时父亲练习意拳,15 岁时已经很努力了,1979年——1989年10年之间我练功非常的刻苦。假如说我父亲有什么绝招的话,我就不用这么刻苦了,我学父亲的绝招不就得了吗?谈父亲姚宗勋先生:3、姚宗勋先生当年练习意拳,第一年在学会了各项基本功之后,总是在每天早上就背上干粮和水去公主坟找一块僻静的地方独自练功。中午就吃点干粮,喝点水在那里休息。往往一练就是一天。就是凭着这种刻苦训练的精神,使父亲打下了扎实的基本功。姚宗勋先生曾说:“似我者生,象我者死。”这句话不愧是学术格言。俗话说“师古而不泥古,”在老师的指导下,经过严格正确的训练之后,不可一味的模仿别人,而要练出自己的风格,形成自己的特色。4、父亲20世纪40年代时在王老的弟子中功夫已是屈指可数了,在无数场代师比武中均获全胜。后来大约在60年代时,有人问我父亲说,当时他的功夫是否已经达到了最高的境界。父亲笑笑回答到,当时自己只是年轻,比试中只是感到对方的速度很慢,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情况是年轻力壮,训练刻苦天天打实战,但当时对意拳拳理理解的还不是太透彻。如今自己否定了年轻时比武成功的经验。因为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那些东西已经不适应现代搏击了。只有不断的否定,不断的充新,才能不断的进步和发展。在80年代,父亲的武学修养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但是他仍旧博览群书,坚持练功,并将西方体育科学的训练方法与理念与意拳有效的结合,使意拳得到了很大的发展。5、在习武的过程中形式上虽然大同小异,但不同的阶段在内涵上却有很大的区别。当我看了1988年在香港的录象之后,感觉当时有很多东西还不太完善,缺乏内涵。现在虽然快50岁的人了,但感觉现在无论是在动作上还是在内涵上,都比过去更加的严谨规范,寓意深刻了。这是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融入拳学中所形成的一种本质上的变化。6、对拳术力量训练中举石锁的看法:石锁不管多么的重,目的都是为了锻炼自身的力量。但人在实战中所发挥的力量是变化极快,极为短促的,它要求瞬间的变化。而动作大了则会相对的慢一些。先父姚宗勋曾说,有些拳术练起来虽然很有力量,但用起来却没有力量。真打起来你使劲跺脚有什么用,你吹须瞪眼,定步亮相只会给对方创造进攻的机会。所以实战中真正的力量应是神经肌肉瞬间松紧的转换。拳王一拳能打800磅,当在实战的游斗过程中,他还能打出那么大的力量吗?所以只有瞬间短促的发力才是有效的力量。而举石锁练出来只是肌肉的僵力,死力,而不是拳术中讲究瞬间变化的功力。7、对太极拳抖大杆的看法:太极拳抖大杆时也讲究发力,但是在抖动的过程中,大杆颤悠的幅度很大,他们认为这样能更快的练出惊弹力。可是真正的惊弹力是瞬间短促的爆发力,如果动作的幅度太大,时间则就长,那么其力量又有何惊弹之说。在这里不是说谁好谁坏,关键是看搭手时的具体情况,这是原则问题。现在一些太极拳已经没有什么太极拳的味道了。在练习过程中没有意念的支配,完全是形体的动作。其实,太极拳中“运力如抽丝”的走架子功夫不就是意拳中的试力练习吗?其在动作幅度很大的走架子中来求取浑圆力,根本就没有在站浑圆桩的微动中求取浑圆力的效果好。因为走架子中的动作大,动作多,繁琐的连接使人很难摸得浑圆力。而站桩是在微动中求取力量,思想相对集中,能很快体会到拳术中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