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熊彼特与“贷款创造存款”

 昵称72020678 2020-10-20

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出版于上世纪中叶(编者注:1954年[纽约]出版。熊彼特死后由遗孀包蒂(Elizabeth Boody)整理发表)。笔者学术所限,仅能对当中关于货币、银行及信用的部分有所体会。而阅毕上述内容,笔者发现,当中的诸多见解,和目前中国学界业界所关注的“新货币银行理论”,有非常多的共鸣。

目前中国关于“新货币银行理论”的讨论,均源自《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运行》(孙国峰,《经济研究》,2001(2):29-37&85.一文。当中的核心有两个,一个是观点上的“贷款创造存款”,一个是方法论上的“资产负债分析”。之后,我们看到这一新理论被应用在多处,比如《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一书,也比如2016年2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的《专栏 4 资产负债表与宏观经济分析》。

笔者在过去的数年间,也基于对上述“新理论”的理解,进行了一些探索,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新框架》,以及一系列关于余额宝、离岸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的分析文章。可以说,“贷款创造存款”给笔者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而“资产负债分析”则给了笔者一个非常有力的分析工具。

熊彼特的《经济分析史》并没有提到“资产负债分析”这一方法。但令笔者略感意外的是,“贷款创造存款”的观点,已经被熊彼特大张旗鼓地讨论,放在了《经济分析史》第四编第八章第七节“银行信用与存款创造”当中。

熊彼特首先描绘了“存款创造贷款”的情形。在这一情况下,储户向银行提供货币,而银行则向借款人贷放货币,银行“并没有增加现有的流动资金总额,而只是使现有的流动资金做更多的事情”。熊彼特甚至直接引用了另外一位经济学家坎南的表述,“如果寄存处的服务员设法把寄存在他们那里的四分之三的手提包借出去……那我们肯定不能说他们‘创造出了’借出去的手提包。”。熊彼特还断定,“当时一百个经济学家中有九十九个持这种观点”

存款虽然从法律上说只不过是索要法偿货币的权利,却在很广的范围内可以像法偿货币那样来使用---熊彼特

然而,熊彼特笔锋一转:“但是,如果手提包的主人想使用手提包,他们就得从借者那里要回手提包,借者便没有手提包用了。存款者及其金币的情况则不是这样。从放弃货币的使用权这个意义上说,存款者没有借出任何东西。他们仍在花钱,只不过使用支票付款而不使用金币付款” 。

他继续指出:“他们仍然像过去持有金币时那样花钱,与此同时借款者也在花钱。很显然,这种现象是货币所特有的,在商品世界中没有类似的现象。索要绵羊的权利并不会增加绵羊的数目。但是存款虽然从法律上说只不过是索要法偿货币的权利,却在很广的范围内可以像法偿货币那样来使用”。

因此,熊彼特总结道:“这使分析发生了深刻变化,再像以前那样解释银行信用,就很不妥当了。按照以前的解释,现有的资金产生于一种完全想象出来的储蓄行为,是人们节省下来,然后贷放出去的。事实上,与其说是银行贷放委托给他们的存款,还不如说是银行‘创造信用’,即银行通过贷放资金而创造存款,后一种说法远比前一种说法更符合实际情况” 。

与其说是银行贷放委托给他们的存款,还不如说是银行‘创造信用’,即银行通过贷放资金而创造存款--熊彼特

他继续总结道:“按照经济学家死抱住不放的理论,存款者便是储蓄者,尽管他们并没有储蓄,也不想储蓄;按照这种理论,存款者影响着‘信用的供给’,尽管他们并没有影响信用的供给。而‘信用创造’理论则不仅承认了显而易见的事实,没有用人为的解释掩盖事实,而且还清晰地显示出了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储蓄投资机制,和银行在资本主义进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以,同大多数其他理论相比,我们可以更加肯定地说,这种理论是实实在在的分析上的进步”。

以上的内容,明确提到了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存款,也明确指出存款者不会影响信用的供给。和《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运行》的出发点略有不同的是,熊彼特指出的货币创造过程,在于银行在放贷过程中交付金币,但是存款并未减少,因此不被金币支撑的存款就是银行创造出的货币。而《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运行》当中,由于银行放贷不是交付纸币,而是直接创造存款,因此银行通过贷款创造存款的过程就更为直观了。

这是因为,《信用货币制度下的货币创造与银行运行》所处的货币银行实践,比《经济分析史》当中所处的货币银行实践,要更为现代,或者说更为彻底的现代化。前者当中,银行资产侧已经完全失去了支付的场景,所有交易都以支付银行存款的方式进行。而后者当中,银行资产侧的纸币或者金币仍然被用来支付,因此也才会有银行放贷体现为支付纸币/金币的情况。

而熊彼特关于存款者不会影响信用的供给的观点,更是直指数十年后“70%存贷比 ”规定的不合理,可谓是《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更多关于此书的评论,可见 为什么《信用创造、货币供求与经济结构》是一本必读书?的先声。从熊彼特的观点,我们很容易想到,银行在贷款中创造存款,意味着银行存贷比随着银行放贷过程,有趋于100%的趋势。100%比70%要大,但100%不是罪,而恰恰是银行业务的必然。

本书作者李斌、伍戈获孙冶方经济学奖

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日常生活限制了人们对于金融世界的想象力。日常生活当中,人们把钱借给别人的前提,是自己先有钱。而在银行运行当中,银行把钱借给别人的过程,是“印钱”而不是“挪钱”。凭借日常生活的体验,完全无法理解银行真实的操作。这种反直觉,恰恰是金融体系的风险之一: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但其实理解得恰恰不对,这就是“70%存贷比”规定最终被废除的方法论原因。

不过,熊彼特非常爽快地承认,“事实证明,要使经济学家承认银行贷款和银行投资创造存款,是极为困难的。实际上,在所考察的整个这一时期,经济学家几乎一直拒绝承认这一点。甚至到1930年,尽管绝大多数经济学家已转变了观点,理所当然地承认了这一学说,凯恩斯仍不无道理地认为有必要重新阐述这一学说,有必要为其进行认真的辩护”。

而且,熊彼特还在“银行信用与存款创造”这一小节的结尾,犀利地指出了导致上述“拒绝承认”的原因:“首先,这一学说是不受欢迎的,在一些人眼里,几乎是不道德的。只要我们记得在这一学说的老祖宗中有约翰·罗,便不难理解这一事实。其次,这一学说不符合已经养成的思维习惯,这种习惯产生于‘存款’的法律意义。货币与信用的区别如此明显,同时对于许多问题来说又是如此重要,以致任何想模糊这种区别的理论,不仅必然会认为是无用的,而且必然会公认为犯了事实错误,犯了把法偿货币同簿记项目混淆在一起的特大错误。簿记项目仅仅反映有关法偿货币的契约关系”。

约翰罗

   1720年通用银行发行的纸币  

而时间推移到21世纪之后,笔者的感觉是,无论是贷款创造存款,还是存款创造贷款,这件事情已经被人们所忽视了。人们的注意力,集中在越来越多的价格变动上。利率、汇率、股价、商品价格等等,各个指标之间的关系,数理建模和数据预测等等。货币、银行、信用等等,已经是人们无意关注的领域。

而为什么在中国,人们还是会或多或少关注一下这方面呢?最早的原因,在于前面提到的对70%存贷比的思考,为什么这一监管指标在2014年以前可以顺利达标,但2014年以后简直难于登天,银行客户经理为了拉存款无所不用其极?这当中最重要的,当然是2014年外汇占款由增转减的变化,导致之前掩盖在外汇占款增长之下的存款贷款同增同减的事实及其影响被暴露出来。

孙国峰就是在哈尔滨一家银行网点实习的时候有了“贷款创造存款”理论的最早思想萌芽,具体内容可见其著作《第一排》的序言,编者注

另外的原因,在于过去二十多年中,中国迅速地从纸币社会推进到无现金社会,这当中伴随发生的,就是银行放贷方式的变化。所有买过房子的人,其实都能体验到银行放贷,就是简单地增记存款。每个用过信用卡的人,其实都能意识到商家收到的款,并不是买家兜里的钱,而是银行创造的。因此,人们也很容易“重新”发现“贷款创造存款”的理论。

不过,从熊彼特看来,这种理论的“重新发现”,在历史上也是反复出现的。在《经济分析史》第三编第七章“货币、信用和周期”当中,熊彼特指出,“1800年左右开始就货币政策问题进行写作的英国人,对于十七世纪甚至十八世纪的英国著作知道得非常少,对于这些世纪中的非英国著作则知道得更少,事实上几乎是一无所知——这是一个有趣的例子,说明当时和现在一再丧失以前积累的知识如何损害了经济学的发展。”

熊彼特继续指出:“特别是,他们一点也不知道坎梯隆和加利亚尼,对斯图尔特也知道得不多。甚至较为博学的桑顿虽然知道洛克、休谟、孟德斯鸠、自然还有亚当斯密的著作,却对其他人了解得不多。实质上他们是从头开始,这就很可以说明,即使是其中最优秀的人,为什么也常常出现最原始的论证。”

坎梯隆的著作《商业性质概论》

在笔者看来,造成这一现象,至少在货币银行信用这个领域,可能有如下原因。首先,正如笔者在《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新框架》当中提到的,“贷款创造存款”和“存款创造贷款”,本身就是可以共存和互相转化的,如果货币的主要流通形式是纸币,那么对银行来说就是存款创造贷款。反之,如果货币的主要流通形式是银行存款,那么对银行来说就是贷款创造存款。这一点,前面提到,熊彼特也看到了。因此,随着现实的不断轮换,符合新现实的理论就会推翻旧现实的理论,但反而会和旧现实之前的旧旧现实时候的理论一致起来。

其次,不同时期的理论研究注意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变化而有所变化。最近十年货币银行信用领域最重大的事件,就是量化宽松。人们眼睁睁地看着随着美联储买入国债,美联储的存款负债是如何增长起来的。这部分存款,显然不是任何储蓄的结果,而只能是联储印钞的结果,也就是“贷款创造存款”的直接体现。人们的研究注意力,也会聚焦在这上面,而在量化宽松之前,没有这样的引人注目的实践,人们的注意力也就不在这方面。

以上就是熊彼特《经济分析史》关于“贷款创造存款”的一些讨论。除了熊彼特自己的评论之外,大量引用的著作也成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宝库,期待研究者们的进一步挖掘和探索。相信这种挖掘和探索,对人们理解今天的货币银行体系,一定会大有裨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