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和|《德藏新疆壁画》系列赏析(二十一):峡谷窟——克孜尔第178号窟

 zdjphoto 2019-01-06

 图文版权属九璞十景所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编 者 按


本赏析将系列展示流失海外,现

藏于德国柏林亚洲艺术博物馆的新疆壁画

精品与残件。图片由摄影家丁和先生赴德

国柏林,以及新疆各地石窟拍摄整理。

邀您穿越时空隔阂,

探索西域石窟的精奇与绝美。



欲了解“德国皇家吐鲁番探险队”之背景

请点击“蓝字”参阅



21



克孜尔石窟第178号窟

(在主室与前室相接处看向前室)




第178号窟

时代:约公元7世纪。谷东区。窟口方向南偏东。中心柱窟。现存前室、主室和甬道。前室平面方形平顶,主室平面方形,主室及甬道均为券顶。




      第178号窟位于克孜尔谷东区东部小峡谷西侧的崖壁上,德国考察队定名为“峡谷窟”。该窟主室壁画全部被揭走。



第178号窟平面、剖面及主室北壁立面图

及德藏壁画复原归位标示




中心柱窟与菱形格壁画

       大约在公元4世纪中叶至5世纪末,克孜尔石窟经过初创期进入了发展期,其壁画题材及表现形式都开始丰富起来。发展期开始,洞窟形制以中心柱窟为主,它由前、主、后室组成,主室与后室通过双侧甬道相连通。由于历史变迁,现今大多数中心柱窟的前室都已塌毁。克孜尔现保留部分前室的洞窟有第178、179、224号窟。

       壁画内容的分布在中心柱窟内逐渐形成定式。主室为壁画的最主要绘制部位,此时,券顶部分出现了菱形格壁画。本生、因缘故事成为了券顶菱形格绘画的主要内容。以一个山峦为一个菱形格,形成菱格相嵌、山峦重叠的布局构造。每一个菱形格内以单幅画面绘出一个故事,打造出龟兹石窟壁画“故事的海洋”。山峦表示佛在灵鹫山说法的环境,也表示佛教世界中心的须弥山。每个菱格用不同颜色作为底色,有的同色斜向排列,整个券顶形成了数道色彩不同的辐射线,与正壁的主尊相呼应,营造佛光四射的庄严氛围。在结构上,菱格构图有三角形支撑和平行四边形的连锁结构,具有稳定性,在空间填充与利用上最为合理,将壁画容量设置到最大。菱形格构图是龟兹佛教艺术的独创,是龟兹佛教艺术的突出成就之一。



▼ ①菱格本生

(宽225cm 高170cm)

       原位于主室券顶西侧券腹。其中可辨认内容的故事有:大施抒海、月光王施头、舍身饲虎、萨博燃臂、羼提波梨忍辱、尸毗王鸽肉贸鸽、慈力王施血、大光明王本生、羼提和梵志忍辱、设头罗健宁王施血、善事太子入海、鹿王本生。




▼  局部

《羼提和梵志忍辱》


       国王迦梨入山围猎麋鹿,羼提和梵志缄口不愿向国王透露麋鹿的去向。国王残忍地依次砍去梵志的双脚、耳朵和鼻子。




《尸毗王鸽肉贸鸽》


       鸽子被饿鹰追捕而逃生至尸毗王腋下。王心慈悲,为救下它的性命,又不至让鹰饿死,用天平秤下自己身上与鸽子相等分量的血肉布施给了鹰。




《舍身饲虎》


      这是王子摩诃萨埵以身肉喂食饥饿濒死之母虎,并因其舍身之大善而上升至兜率天的故事。




《大光明王本生》


      象师散佘替国王驯化野象。大光明王骑象时仍因野象发情狂燥而受惊。散佘让野象当场吞下烧红的铁球证其驯化。大光明王觉悟,只有佛法方能调身又调心,并发誓永不舍弃菩提之心。




《月光王施头》


       这是月光王坦然把自己的头颅布施给不怀好意的邻国国王毗摩斯那的故事。




《鹿王本生》


      鹿王救五百群鹿于国王的追捕,并欲把身肉布施给国王食用。国王受感召,从此杜绝杀生,提倡仁政。




▼ ② 因缘佛传图之一

(横屏欣赏)

      这是出自主室西壁的因缘佛传图一组。




▼  局部










▼③ 因缘佛传图之二

       这是出自主室东壁的因缘佛传图。



▼  局部






▼ ④ 飞天

(宽170cm 高50cm)

      这二身飞天出自于主室北壁上方的山景画中。



▼  局部



▼ 洞窟复原归位图




▼  ⑤ 因缘佛传图之三



▼  局部




第178号窟外景



谷东区一隅



谷东区远眺




“龟兹”

“克孜尔石窟”

点击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