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掌握演讲三四六手势,轻松做到自信的传递,情绪的转移!

 永不言弃a3j9hd 2019-01-06

演讲口才学习者都知道,由西方学者雅伯特·马伯蓝比教授研究出来的“7/38/55'定律是人类传达情感、语言的一个公式。

'7/38/55'定律,证明了外在的整体呈现有时比内容文字还重要:

在整体表现上,旁人对你的观感,只有7%取决于你真正谈话的内容;而有38%在于辅助表达这些话的方法,也就是声音、情感等等;却有高达55%的比重决定于,你外在的整体呈现,如:精神面貌、肢体语言,能量等。 接下来跟大家分享在当众演讲中肢体语言的一些具体使用事项和禁忌。

演讲肢体语言三四六肢体语言

1. 三大区域:

上位——肩部以上,代表激情,多用于大场合,分享梦想、目标计划等;

中位——腰部至肩部,代表积极、力量,多用于正式商务各种场合;

下位——腰部以下,代表决定,多用于会议发言;

2. 四点注意事项 :

① 不夸张

② 不频繁

③ 有力量 (手直)

④ 同步协调 (三到: 眼到、手到、声到)

3. 六种常用手势:

① 对称

② 数字

③ 指引、吸引

④ 力量

⑤ 节奏

⑥ 点缀

学习重点:

1) 演讲是自信的传递,情绪的转移,肢体语言要有力量,手直才有力量。

2) 不为做肢体而做肢体,要做到同步协调。

3) 手势要高于第三颗纽扣。

肢体语言禁区

在舞台上做的肢体语言得体,能够为我们演讲的表现力加分不少。但如果做的肢体语言不当,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给听众留下负面印象,妨碍演讲信息的传达和演讲目的的达成,这些不当的肢体语言包括以下几种 :

掌握演讲三四六手势,轻松做到自信的传递,情绪的转移!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欢迎收藏转发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