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forest837 2019-01-07

新趋势温房

中国移民张先生在加拿大好不容易找到了第一份工作,拿到第一笔工资,一看工资单,却发现薪水被扣了一大截。一开始,他以为财务弄错,到人力资源部一查,却发现这些钱扣得合理合法。它们都被用作了联邦税、省级税、加拿大养老金计划和就业保险费。

相信不少新移民跟张先生有过类似的经历,即使知道加拿大是万税之国,但真的到自己要交税的时候,还是会心里一颤。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加拿大有一套累进税制,不同收入类别的税率不同。所以,了解税收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并获得适当的专业帮助,就能发现一些扣减和税收抵免措施,降低每年的税收开支。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有哪些基本税?

最基本的当然是收入所得税,无论你的收入来自加拿大还是加拿大之外,都要报告。

所得税包括你一年来各方面的收入,收入包括:薪水、租金收入、佣金、退休金、失业金、救济金、养老金、就业保险福利、津贴、资本投资收入、银行利息等等。

不包括在税项范围内的尚有彩票奖金、 礼物及遗产,以及大多数意外、伤残、患病及人寿保险所得入息。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另外,如果你在加拿大之外拥有价值10万加元或以上的资产,必须申报。

如果你有中国国内的投资项目,移民之前要估价,因为如果你移民后卖出了这些项目,需要把卖出的价格减去估价,然后给加拿大上缴资产增值税。当然,亏损了也可以报告资本损失。

每年4月30日前,你要提交上年的纳税申请表给政府。如果你在加拿大开公司,必须在每年6月15日前帮公司报上年度的税。

每个人都需要报税吗?

一般来说,学生不用交税,因为没有收入,但依然需要填报税单,并获得抵税额(Tax Credit)。比方说,留学生的学费如果在报税中体现,可以获得抵税额,以后一旦有了收入需要交税时,学费就会帮助多退税。学费的申报,无论过了多久,都是可以补报的。

没有收入要不要报税呢?也要报。上报后,你可以得到联邦税和消费税抵税额,用来获得退税;低收入或无收入家庭的孩子,也能因此获得更高的牛奶金等未成年人福利。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怎样合法减税?

加拿大有不少减税政策,虽然每一项看起来省不了多少,但几项加起来就能省不少。比方,如果你家里有老人或腿脚不便的人,或者你为了工作而搬家到加拿大,但公司没有帮你报销费用……这些情况如果在申报的时候反映,可以得到抵税额。

企业主可以有不少抵税额,这会降低他们的收入。你可以把一些花销算在公司支出上面,比方买手机、广告费、带客户吃饭。

网上报税怎么操作?

加拿大税务局鼓励大家进行电子报税。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具体在这里:

https://www./en/revenue-agency/services/e-services/e-services-individuals/netfile-overview.html

税务局网站上列有很多合格的报税软件,有的收费,有的免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这些报税软件最后都可以生成Netfile文档,并自动上传到税务局。

使用这些报税软件时,自己要准备好以下报税信息

个人基本情况,尤其是Sin卡号码;

工薪族:T4工资收入表(Statement of Remuneration Paid);

退休人士:T4A养老金退休金年金及其它收入表(Statement of Pension, Retirement, Annuity and Other Income);

有银行储蓄利息或投资收入者:T5投资收入表(Statement of Investment Income);

领EI失业金者:T4E失业保险及其它福利收入表(Statement of Employment Insurance and Other Benefits);

领补助或社会福利金者:T5007福利金收入表(Statement of Benefits)。

看到工资条的那一刻,他崩溃了!没错!这就是加拿大!

一般来说,报税软件最后会生成 后缀是“.tax”格式的电子文档,这个文档需要上传到税务局。另外,如果是为配偶或家人报税,每个人的报税文件都要单独发送。

报税文件提交成功后,屏幕会出现一个确认数字(confirmation number),建议记下来,然后到税务局网站(Canada Revenue Agency)中的“我的帐户(My Account)”中查看一下,它会显示你的当年报税状态(Status of Return)为“已收到(Received)”。

转载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