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子纵横成战国 七贤玄穆肇清流

 文山书院 2019-01-07

856

百子纵横成战国

七贤玄穆肇清流


                                      刘正平/文


       叶玉森爱好集字联,集《乙瑛碑》字成联50副、集《书谱》95副。1916年晋碑《张朗碑》在洛阳出土,这在当时金石书法界引起轰动,叶玉森购置拓本,还集字成联:“百子纵横成战国,七贤玄穆肇清流”。集字联通顺自然,不见凑泊痕迹,颇能收到意外之趣。



        葓渔款金文八言联“龢鐘久铸正月初吉;舊邦永保萬年無疆”,款题“仲翔仁兄正集郘钟铭  葓渔弟叶玉森”。



        现在人很少有通才,甚至写字,也只是局限在某一很窄的领域。而在民国时期,如叶玉森,通晓中西文化,涉猎学术多门,又潜心着述,既攻诗词文赋,谙熟外文翻译,亦善书画篆刻,尤考释甲骨文字,名盛当时。他长期活跃在政界和金融界。


      叶玉森(1880—1933),字荭渔,号中冷,江苏镇江人。叶玉森少年时代在家乡学习诗文、经史、数学、音乐。1896年16岁时,他考取秀才。1909年底—1911年,叶玉森在日本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学习法律。1913年叶玉森回国后在南京宁属师范学校(民国元年改为省立第四师范,次年与省立一中并为省立南京中学)做过教师。此后,在上海还兼过大学的课。担任镇江县立议会议员,后任苏州高等法院推事兼检察庭长。1918年任滁县县知事,1920年调颖上县县知事,1923年秋任当涂县县知事。


       复旦大学教授者陈子展在评价早期的甲骨学家的时候写下“甲骨四堂,郭董罗王”,念起来朗朗上口,这一概括现在看来似乎有点偏颇。当然,唐兰也曾评价“四堂”的殷墟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但甲骨文的早期研究者远远不只是这四个人,在众多研究者中,论早,早不过王襄;论多,多不过刘铁云(刘鹗);论广(桃李众多,影响力广泛),胡厚宣、于省吾也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叶玉森也是甲骨文研究中的早期学者。


      叶玉森甲骨文的研究始于在滁县知事任上。在当涂(古称“姑孰”)为县知事时,“劫来姑孰曳墨绶,案头山积丛簿书。金石之乐不可得,时于枕角思虫鱼”。1925年春,经柳诒徵、王伯沆介绍,叶玉森购得刘鹗后妻郑安香出售的甲骨1300片(其中精品800片),于是他选拓240片,并附考释,写了《铁云藏龟拾遗附考释》。同年12月,又写成《殷契钩沉》二卷,刊于《学衡》第24期。柳诒徵为之写骈体文序曰:“吾友荭渔,夙耽苍雅,宦游多暇,迥究益深。”评价他用“经生家法,故能契学宗师”,称赞叶氏与王国维、罗振玉鼎足而三的契学大师。


        叶玉森研究甲骨文颇有心得。补白大王郑逸梅说:“海内擅甲骨文者,罗振玉外,当推丹徒叶荭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