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 24 近期窗口,总会被家长问及一些关于儿童扁桃体炎的问题。冬季是一年中气温最低的时期,天气异常干燥,人体抵抗力相对于其他季节要弱,尤其是儿童,对环境的适应力差一些,更容易患病,诸多家长反应,孩子一生病就容易扁桃体发炎,嗓子疼,咳嗽,无法吞咽影响日常饮食,严重时还会高热。 那么儿童扁桃体炎到底有哪些症状,我们又该如何治疗呢? 扁桃体,是一个淋巴器官,属于免疫系统,对抗疾病,因其形状像扁桃,所以叫做扁桃体。 扁桃体分为好多种,我们经常提到的扁桃体发炎指的是“腭扁桃体”。 我们时常看到大夫让病患张开嘴,并让其发出“啊”的声音,来观察扁桃体发炎的严重程度,这时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上咽部两侧有两块小肉肉,犹如两位门神守护着扁桃体,这就是“腭扁桃体”。 急性扁桃体炎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一种类型,多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咽部黏膜和淋巴组织的急性炎症。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病原体繁殖增多,泛滥成灾,超出了扁桃体的工作强度,扁桃体就会遭受病原体感染而发炎。 扁桃体通常在1岁时才开始发育,所以1岁以内的孩子很少发生扁桃体炎,4~10岁扁桃体发育达到高峰,14~15岁时逐渐缩小。由于儿童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容易受到病原体的侵犯而导致扁桃体感染发生扁桃体炎,所以,扁桃体炎常见于学龄前期和学龄期儿童,即4~10岁的儿童。 一图了解扁桃体炎的分类 以上图片仅供家长朋友参考,不能作为自行诊断的标准 我们平时所说的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指急性滤泡性扁桃体炎和急性隐窝性扁桃体炎。 单纯根据临床症状及体征很难区分是细菌性扁桃体炎还是病毒性扁桃体炎。 一般而言,病毒性扁桃体炎常表现为扁桃体充血肿大等,同时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卡他样症状。而细菌性扁桃体炎一般较少出现感冒样症状,多伴有扁桃体渗出物,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脓肿或假膜。 扁桃体炎的症状可总结为四个字:红、热、肿、痛。 扁桃体炎的并发症 局部并发症为急性炎症直接侵犯邻近组织所致,可导致深部的感染,如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扁桃体周围脓肿等,还可向上蔓延,引起急性中耳炎、急性鼻窦炎,向下蔓延引起急性喉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甚至肺炎等。 儿童扁桃体炎的药物治疗包括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包括对细菌、病毒、支原体等的治疗。 对症治疗是针对扁桃体炎的症状的治疗,如红、肿、热、痛等。 药物治疗-对因治疗 A组β溶血性链球菌为本病的主要致病细菌, β内酰胺类为抗菌药物治疗的一线首选药物(包括我们熟悉的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及其他类药物等),在实验室病原学检查结果出来之前,口服青霉素类抗生素是较好的选择,如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相对来说疗效佳、治疗费用低。 友情提醒: 青霉素类药物,无论口服还是注射,使用前都需做青霉素皮试! 对青霉素过敏者,初始可选用头孢类药物(头孢类药物由于抗菌谱更广, 也可以作为一线药物治疗),亦可选用林可霉素类药物,如克林霉素。 抗菌治疗应以清除病灶治病菌为目的,疗程一般为10天,根据病情轻重, 决定给药途径(口服或者输液等)。 对青霉素过敏考虑为肺炎支原体感染者, 建议使用阿奇霉素等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一般3~5天为一个疗程疗,具体疗程视病情而定。阿奇霉素治疗疗程会相对缩短,这与该药的特性有关,首先阿奇霉素的血浆半衰期较长,超过60个小时,也就是说停药后在体内消除较慢,在感染组织中的浓度能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其次阿奇霉素具有抗生素后效应,简单理解为停药后的3~4天依然存在药理效应,对病原体依然有抑菌和杀菌的作用。 扁桃体炎一定要用抗生素吗? 当然不是。 扁桃体炎的最常见致病菌为病毒,约占50%,而病毒性扁桃体炎常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痊愈,而且目前没有针对扁桃体炎的特效药,不推荐使用抗病毒药,也不推荐使用抗生素。 那么细菌性感染引起的扁桃体炎就一定要用抗生素吗? 细菌性扁桃体炎最重要的致病菌是A组溶血性链球菌,该细菌易引起并发症,目前由于抗生素的规范使用,这些严重的并发症已较少见,所以需要使用抗生素时不要抵触。 另外,为了明确细菌感染的证据,需要病原学检查,也就是细菌培养,而大约2%-20%的儿童口咽部存在A组链球菌的定值,也就是说细菌一直存在口腔定居繁殖,但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无需治疗,只有当人体免疫力低下的时候,这些定值细菌才会趁虚而入而引起感染,因此,临床上并不会常规做这个病原学检测,而是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作出初步判断,并经验性的进行抗感染治疗。 药物治疗-对症治疗 对症治疗是针对扁桃体炎的症状的治疗,如红、肿、热、痛等。 对于高热和咽痛剧烈而影响睡眠的,可以考虑短期使用解热镇痛药物: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这两种药物可以抑制环氧化酶的合成而产生解热镇痛的作用,即在退热的同时又起到减少疼痛的作用。 ![]() 患儿在扁桃体严重肿大影响呼吸时,可短时间使用糖皮质激素,有效缓解急性炎症,减轻扁桃体肿大,家长不要谈激素色变,医生会根据患儿的病情衡权利弊使用,但家长不要自行使用。 药物治疗-局部用药 局部用药如含漱液、局部含片和喷剂等,可直达病变部位。 较大儿童可以使用复方氯已定含漱液、复方硼砂溶液等进行漱口,但需注意,含漱液不可吞咽。另外含片和喷剂的使用也只是起到局部清洁和消毒的辅助治疗作用,在病情需要使用抗生素时,不能代替抗感染治疗。 一旦医生诊断为细菌性扁桃体炎,并开具了抗生素,就应该坚持一个完整的过程,尽管大多数情况下症状会在治疗的最初几天内就得到缓解,但是为了达到咽部相关细菌的最大根除率,应该每天按时按次服药,还要保证足够的疗程,切记盲目断然或稍微好转就停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