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件2.07亿的书法,竟藏着这些谜团!

 潇湘浪士 2019-01-07

观《局事帖》之结字,“实”字的宝盖头不展反缩;“议”字的言字旁,上下笔画左右移位、打破对称,对字体的结构处理新奇而智慧,可以看出曾巩于书法一事相当有造诣。

他竟然不是书法家

但翻看关于曾巩的介绍,“文学家”、“散文家”“政治家”,唯独没有“书法家”。

不知各位做何感想,反正小编的下巴都要掉到地上了,打破中国书法拍卖记录的人,竟然不是书法家?这不就相当于游泳冠军居然是个旱鸭子一样匪夷所思!

关于曾巩同学为什么没能混个“书法家”当当的问题,好像没有人解答过,小编大胆推测一下。

1.成也孤本败也孤本

《局事帖》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件曾巩书法作品,被称为“千年孤本”,这也是它能拍出如此高价的重要原因。

而难以想象的是,曾巩的笔墨不仅现在罕见,连他在南宋的粉丝,仅仅比他晚出生了半个世纪的朱熹,想一睹他的作品都难如登天。据说五十年间才得以一见真迹。

朱子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其中原因,有人解析说曾巩前半生勤于治学;卷入新旧党争被外放的12年中,为求自保几乎不再与人通信;去世前3年被调回京城后,又一心忙于国事,根本无暇顾及私人通信。

不管真实原因是什么,但没有作品,又何谈书法家呢?

2.《局事帖》是否真迹仍然存疑

尽管拍出了天价,《局事帖》是否曾巩真迹仍然有人持怀疑态度。

这里列举几个观点。

首先,信中说“果能遂逃旷弛,实自贤者之力”(如果能逃脱这个穷地方,全都要靠你呀),言辞恳切、姿态低下,与曾巩的名望和心境不符。

其次,“运勾奉议无党乡贤”中的奉议是个官职,为“奉议郎”的简称,因避宋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曾一度改称“奉直郎”。等恢复的时候,曾巩已经被召回京城了(曾巩写完《局事帖》后不久即被调回京城),无需再求收信人替他脱离苦海。

再者,《局事帖》最后署名为“巩再拜”,而这个“巩”具体是不是曾巩并不能确定。

唯一一件传世作品,还被怀疑不是真迹,也难怪曾巩同学与“书法家”无缘了。

不过虽然没有得到书法界的认可,但在文学界,曾巩同学的成就还是不容忽视的。

与他同时期的其他几位唐宋八大家成员,没有一个不欣赏他的才学,几乎每个人都有夸赞他的文章和诗作传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