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禹锡——落花时节又逢君(一)

 旧时斜阳 2019-01-07
 
今天有书友问我,该写的人差不多都写的,故事是蛮好看,就是不知下一个人会是谁。

我看你选的都不是大热的人物,比如曹操、诸葛亮、周瑜、韩信,勉强算一个也就是司马迁。

王之涣、杨炯之流名字是听过,但要说多熟悉,也谈不上,勉强能说上一句两句诗而已。
别人问的时候,也就知这诗是他写的而已。

所知仅此而已。

想要写,还得是热门人物最好。

流量多,资源好,钱还好赚,喜欢的人还不少。

这个建议毫无疑问是好的,但我这人总有点后知后觉,明知写大热的会好点,就好像我写历史小说《逍遥江山》,明知奇幻与都市孤鹜起飞,写好就能赚大钱,仍执意留在历史堆里,守着那一亩三分地。

 有时候不是没想过改,但最终还是放弃了,性格如此,再改也未必能改好。

 何不就这么破罐子破摔下去。
 
 就好比这次,先是选了和珅,跟着是范蠡,最终下笔还是落在了刘禹锡的身上。

 冷门算不上,但绝对与大热沾不上边。

 但这个人值得写么,当然值得。

公元772年刘禹锡出生,这个年份并不好,因在这之前老一辈的武林高手张九龄、贺知章、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都已经远去了,成为了永远的绝响。

剩下的刘长卿、王昌龄、王之涣、韦应物多半是老的老,病的病,已没多大的影响力,后起之秀,韩愈还是个孩子,白居易与他同年,终于后来统领江湖的按李商隐、杜牧两个小辈,这会儿还未出世。

本来热闹的江湖,忽然变得沉寂了下来。

毫无疑问,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高手。

这人必须会写诗,还要写得比前人好,最关键还得站得比前辈更高才能比世人认可。

这个条件不低,勉强能达到这个地步的人并不多。

李贺算一个,杜牧、李商隐也算,但这些人差不多都晚生,唯一能合适的人选,只有刘禹锡。

刘禹锡也不负众望,很小就会吟诗作赋,聪明又勤奋,比白居易十六岁才获得顾况一句“居大不易”,他做诗方面,很早就获得了当时著名诗僧皎然、灵澈的赞誉。

十七八岁的时候名头已经响彻整个长安城。

二十一岁(793年)他参加高考,也就是这一年,他认识了一个叫柳宗元的同学。

当时他在看皇榜,见自己的名字在榜首心里一时高兴,便扭头看了一眼身边,就见身旁站着一个身材高高,肤色有些苍白,神情有些忧郁的年轻人。

他不知道的是这张脸,让他今后的人生充满了期待。

“你好,我叫柳宗元”。年轻人率先说话。

“柳宗元就是你”。刘禹锡吃了一惊,他认识的人不多,但也不算少,柳宗元的名字他还是听过的。

此人能诗善文,算是他之外的学霸。

没想到今日竟在这儿碰上了,说了声:“久仰久仰。”刘禹锡就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大大红纸来,红纸的中央画着一个大大的微信二维码,一脸期盼的冲着柳宗元道:“快,扫扫。”

柳宗元一笑,掏出手机打开微信扫了扫,一看微信签名好家伙,致大康于民 , 垂不灭之声。

“这言论太过了吧,哪怕朝廷追究么?”柳宗元看着眼前的刘禹锡问。

“嗨,这算什么,更大胆的言语我还没说呢,怎么样你觉得这话可以做口号么?”刘禹锡笑眯眯的问。

“大胆了点,露骨了点,不过够刺激。”柳宗元赞了声说道。

“这么说你也是赞成改革了?”刘禹锡继续追问。

柳宗元道:“你说的我基本上都赞同,改革嘛就是快刀斩乱麻。”

"好一个落花时节又逢君!”刘禹锡大喊了声:“从此以后请你多多指教”

“岂敢岂敢,你我当携手度难关。”柳宗元恭维的道。

两人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次相遇,命运就将两人紧紧地连在一起。

这一年,刘禹锡22岁,柳宗元21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