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初夏,我们在位于天山山脉--红山山盆的21研究所试爆场、完成三级运载火箭自爆自焚保障任务后,又奉命到核试验场区--7区参与21--715试验的接待保障任务。这是我第2次进入试验场区,也是第2次参加核试验。
我们从红山里的临时营地--撤帐篷、装车辆,整装待发、直奔7区。这条进入场区的路,是我的前辈、战友们在十分困难、艰苦的条件、环境下,用血汗修建的直通4、7区的柏油路;这条路我虽已不再陌生,
但我依然激动。据说这次试验是:除了原有的搜集试验数据任务外,还有一个目的是:让有关单位的领导、人员观看核爆炸的壮观场景。
参加、参观这次试验的人员相当的多。除了各效应大队(相关部委、军兵种)外,还有很多的各大军区、兵种首长、随从、地方官员、基地职工、家属等等,各效应大队在场区有固定的住所,也可以说是房子,多在山沟里,依山旁岭修建的简易房子;也有的是在山沟、山坡修建的半地下半地上的地棚、也有俗称“地窝”的,在地下挖个类似排排房子的大坑,用杉木干、油毡、芦苇把建顶棚。在戈壁滩上、在试验场区,有这样的“房子”,已经是很好的了。其他临时来的首长、战友、地方上的人员等,大多数人与我们一样,都是住在帐篷里的,而且还是简易的,不如我们的帐篷抗热。在那夏末初秋的季节,在没有一丝荫凉的地方,在那火辣辣的太阳当头照时,那个热呀!没有体验过的人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多方准备、会战,各效应大队的效应物:通讯设备、军用设备、动物、庄稼等等,按照百米的等距分布在不同方向的一条直线上,以便测出不同的数据。观看的首长、战友、地方上的各路要员、人们,也基本到位,规模宏大、壮观,前所未有。激动的人们翘首期待,期待那闪烁的一霎那、爆后的“蘑菇云”、冲击波等。
1979年9月13日上午12时“零时”之前,就在悬挂着、当时说是最后一次的核弹的飞机从参观者的头上飞过之时,人们还是眼巴巴地期待着那一刻的到来。遗憾的是:飞行员投下核弹后,未看到期盼的结果(事后得知引爆伞未打开,核弹一头扎下了地里)。零时前在场的人们还是欢声雀跃、人头攒动、喜笑颜开、谈笑风生的,零时后,观看的人们顿时鸦雀无声、茫然失色、不知所措,非常地失望、遗憾!直到指挥部的广播里传出不良结果后,人们才豁然顿悟,不得不欢而散,并在即日纷纷撤离现场,高兴而来,扫兴而返。
这次任务,规模之大,人员之多,运进了大量的物质、必需品。我也在这次接待中开了眼界、小有收获:接触了高级首长、机关大员、各路文人,长了见识;也认识了不同军区来的老乡。同时,也选购了一些名酒、名烟,以备自用。
我们撤场较晚,沿途看到带来的、试验用的、据说是买的各种狗在到处乱跑,好心的人们将它们放生,可不曾想在戈壁滩,它们能否生存!
最晚出场的是我的战友、老乡他们,他们还要掩埋“臭蛋”--未爆之核弹,并动用了推土机、搅拌机等多种工程机械,1营4连、二营九连的部分战友亲自参战。一层混凝土、一层钢板地将之封存为凸起的半圆体,成为永久的沾染区、纪念物。他们在这次任务中,冒着被核辐射沾染的风险,及时完成了掩埋任务,基本上人人立功受奖,获得了应有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