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兴鲜杂粮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晓明坚信: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会有好的市场

 源源不断 2019-01-07


常晓明坚信: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会有好的市场

《新商务周刊》 记者 吕丽丽


常晓明告诉记者,打绿色牌、走加工路、创名优品是推动杂粮产业实现提档升级的方向


宁夏兴鲜杂粮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晓明原来做的是装饰工程行业,积累了一些资金。常晓明认准小杂粮是宁夏南部山区的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在做大做强产业的同时还能带动老乡增收致富,为家乡做贡献。

 

2016年回到家乡西吉县二次创业从事小杂粮产业。常晓明从零开始,发展种植基地、建设加工厂、组建电商平台。常晓明干事情全力以赴,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将兴鲜杂粮公司建成了西吉县首家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小杂粮企业。

 

瞄准市场打造杂粮全产业链

 

走近位于西吉县吉强镇芦子沟村的宁夏兴鲜杂粮开发有限有公司,丰收在望的小杂粮基地吸引了记者的目光。


谷子种植基地

 

西吉县小杂粮以糜子、胡麻、荞麦、谷子为主,主要分布在海拔1900~2600米的区域,这里年平均气温只有5.3℃,高寒冷凉的气候条件适宜小杂粮生长,生产的小杂粮品质优、产量高。正是依托家乡小杂粮产业的种植优势,常晓明在一年时间里便发展小杂粮种植基地3000亩,其中流转土地2000多亩,建设技术试验示范基地200亩。

 

“今年,公司引进小杂粮新品种90个,大力推广穴播、膜侧沟播、配方施肥、绿色防控、适时精量播种等技术。专家介绍,新品种亩均增产20%左右,新技术亩均增产在60%以上”。常晓明介绍道,公司为农户免费提供“三包”服务,即免费提供新品种、新技术,高于市场价收购原粮。目的就是为了带动周边农户种植小杂粮,扩大小杂粮产业规模,实现提质增效,增收致富。目前已有38户农户500余亩杂粮接受了公司提供的“三包”服务。

 

在加工方面,宁夏兴鲜杂粮开发有限公司斥资上千万元建成小杂粮加工厂,年生产能力可达2000吨。有糜子、荞麦、胡麻生产线各一条。在加工工艺上引进了传统的石磨工艺、低温烘培等技术。目前,加工厂已进入试生产阶段,生产杂粮面粉系列、杂粮颗粒系列、胡麻油等初加工产品。“在固原农科院与西吉县小杂粮推广中心的悉心指导下,下一步,公司计划与高校对接小杂粮深加工项目,把小杂粮产品做深做精。”常晓明说。

 

在经过多次外出考察学习后,兴鲜杂粮公司采用“线上+线下”销售模式。与成熟的电商平台淘宝、公益中国合作的同时,创建了自己的微信小程序“宁夏兴鲜杂粮”,并打算以直播的形式,做一个完整的小杂粮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溯源。“从今年5月份试投产到现在,我们采取线上推广,线下免费铺货的模式进行销售,目前,线上共销售1000余单,线下已开始给西吉县2家超市铺货,并与宁垦8家直营店供货。”常晓明说。


宁夏兴鲜杂粮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常晓明

 

在常晓明看来,只要有好的产品,就会有好的市场。宁夏兴鲜杂粮公司全力打造“常兴鲜”品牌,就是想要把产品做的如品牌名称一样,常新鲜!产品常新鲜,市场就会常新鲜!

 

“合作社+ 贫困户”模式初显成效

 

吉强镇芦子沟村现有农户395户,1360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72户。自宁夏兴鲜杂粮种植加工有限公司成立以来,结合自身发展优势,探索出一条“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帮扶模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年初,兴鲜杂粮公司下属合作社流转土地2000亩,带动137户小杂粮种植户提产增效,增收致富,其中建档立卡户73户。带动方式分为两种,一是土地流转方式,合作社直接承包农户田地,按照70/亩/年付费,因为流转费用比较优惠,农户热烈响应,纷纷出租自家田地。二是劳务方式,基地常年吸收务工60人,其中贫困户38人,贫困户每年收入4500元以上。

 

“我们还给种植户免费提供各种技术服务,从杂粮种植技术到病虫防控,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有效解决贫困户的生产困难。”常晓明告诉记者,最重要的是,合作社提供原粮收购服务,对贫困户种植的小杂粮一律按照高于市场价0.1~0.3元进行收购,实行统一品牌,统一质量,统一包装,统一经营,打造优势品牌,形成系列产品,扩大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打造西吉小杂粮精品品牌,使小杂粮效益最大化。


兴鲜杂粮加工厂

 

兴鲜杂粮带头开设农民田间学校,以“农民”为中心,以“田间”为课堂,由经过专业培训的农业技术员担任辅导员,在作物全生育期的田间地头为农民开展培训,希望能启发农民,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共开展培训三期,50 位农民参加了培训。

 

面对困惑,在摸索中前行

 

当记者问起对小杂粮产业前景的看法时,常晓明信心十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粮食品种要求日趋多样化。而小杂粮因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具有保健功能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但当说到兴鲜杂粮的发展前景时,常晓明满怀期待的同时,略有些担忧。

 

“要想发展壮大小杂粮产业,仅靠公司的力量着实有限,很大程度上还是需要依靠农户来实现,尤其是小杂粮种植基地的建设。”常晓明告诉记者,大多数老百姓还是习惯沿用传统的“一年种地两头见”的种植方式,生产技术薄弱,田间管理粗放,生产的杂粮品种不一、品质不等、杂质含量较高。要想解决此难题,就要让老百姓都统一运用新品种、新技术。公司如今已经在为农户提供”三包“服务,但即使这样,一些农户依然持质疑态度,甚至有部分老百姓因为小杂粮产量低,效益低,宁可让地撂荒,也不愿意种植小杂粮。

 

这种情况就需要政府加大引导力度。

 

“目前,兴鲜杂粮各个环节都还处于投试状态,规划方向有了,具体实施方案还需要边走边摸索。但有一点很明确,要想让西吉县的小杂粮走出去,就必须打造优质产品。”常晓明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