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的第二部分介绍了安纳托利亚历史上另一个重大转折时期。11世纪,中亚的西突厥部族在塞尔柱家族统率下侵入西亚,建立了塞尔柱帝国,随即又占领了小亚细亚。在塞尔柱突厥的统治下,安纳托利亚的本土文化中又融入了中亚和东亚元素,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安纳托利亚从此步入了突厥化、伊斯兰化的进程。
突厥化、伊斯兰化的安纳托利亚:11世纪,中亚塞尔柱家族率领的一支突厥部落联盟侵入西亚,建立了庞大的塞尔柱帝国。帝国鼎盛时期的疆域东至巴尔喀什湖和伊赛克湖以及塔里木盆地,西至爱琴海和地中海沿岸,北抵里海、高加索、黑海,南抵阿拉伯海。1071年,塞尔柱帝国的第二任苏丹阿尔普·阿斯兰在曼齐刻尔特战役中打败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侵入小亚细亚。从此,安纳托利亚成为突厥人的故乡。

在文化上高度波斯化的塞尔柱突厥统治下,早已融入基督教元素的安纳托利亚本土文化又逐渐吸纳了突厥人带来的中亚和东亚元素,尤其是伊斯兰文化。带有突厥人游牧文化痕迹的艺术风格对建筑装饰和手工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突厥人带来的诸如波斯风格的伊万清真寺、带有帐篷痕迹的陵墓建筑和马赛克等艺术形式并不是一成不变地在安纳托利亚重现,而是在结合当地的材料与传统技术之后形成新的艺术风格。装饰艺术也经历了类似的转化。在塞尔柱艺术中具有特定意义的狮子、雄鹰、犀牛、孔雀和鹰身女妖、海妖塞王、人头狮身兽、龙、天使等神话造物,在新的文化中被赋予了多重象征意义。

带流容器 (塞尔柱时期公元12或13世纪)
赤陶
该容器的颈部和手柄已丢失,器身刻印环形和团花图案。

建筑构件 (公元12或13世纪) 石
该构件上刻有一只狮身鹫首的怪物,怪物的翅膀上刻有塞尔柱时期的经典图案,称为“鲁米”(rumi)。

陶罐 (公元12或13世纪)
赤陶
罐身的宽边图案由独特的花形图案和螺旋纹构成。

研钵与研杵 (公元12或13世纪) 青铜
八角形青铜研钵的器表饰有浮雕图案,口沿外侧饰有圆形玫瑰花图案,器腹及底沿处重复饰有狮子图案。

烛台 (公元13世纪)
青铜
该烛台上饰有金银镶嵌图案,烛台的表面刻有圆形图案、娱乐场景和音乐家。

手持镜 (公元14世纪)
铁
背面略凹的这枚圆镜刻有装饰图案,纹饰中心刻画的是正在搏斗的公牛和狮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