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技能向 | 如何拍摄和剪辑一部自己的旅行短片?

 行喜 2019-01-08
大家好,我是@Alex大表哥,「趁早」读书会&跑团全宇宙大总管,这些想法和攻略,从2019年起除了写在“趁早手册”上,也想分享给所有人。

看完Morgan Freeman的《The Bucket List》后,我设计了一本真实版的《Bucket List》,为的是“不忘记那些对你重要的事”。人们通常对刻骨铭心的事情产生一种永远不会忘记的错觉,想着我现在如此为之幸福、痛苦、悲伤、深爱的事情,大概终此一生都不会忘记吧,但终究还是在某个不起眼的日子忘记了,说不清是在哪一天,更让人难过的是,你甚至不会意识到忘记的过程,但一切就变得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如果按照追梦环游记里的“终极死亡”设定来看,你的那些“珍贵回忆”在那一天变成了“终极过去”。

并不是这些记忆失去了本身的重要性,而是随着时间的推进,我们到了更大的世界,我认为世界就是渐次对我们开放的,在这里新的回忆堆积把旧的挤到边缘,跌落深渊,很多时候都悄无声息。

所以我决定,要么写下来,要么拍下来。现在刚刚从冰岛回来,打算正式开始我的记录&分享生涯...

所以把先前零碎写的几篇也搬运过来。

去新世界冒险和你做伴

毕竟我们一生只有这么长,要用力给人间留下一些印象。
引言 & 视频BGM | 华晨宇 《寻》

2012年,我看过一个TED演讲,叫《每天一秒钟 One Second Every Day》,简单来讲就是一位住在纽约的导演,发起了一项个人挑战项目,在“接下来的人生中的每一天”,拍摄一秒钟的视频来记录当天一个“时刻”,用这些一秒一秒的画面,为自己创造了通往过去的“记忆开关”。


10年,就是1小时;如果能活到80岁,那接下来的人生就是5小时,这个项目让他每一天都生龙活虎,想着今天要做哪些事才好。


“I hate not remembering things that I've done in the past.”
我讨厌那种“忘记自己曾做过”的感觉。
——Cesar Kuriyama





这段视频记录了我和@littlekk小金金2017年一起去到的几个旅行目的地,用回顾的方式做了整理。在整理素材和剪辑时我才发现,原来很多细节,你都会在不经意间慢慢模糊,画面和画面重叠,时间线变得暧昧,原本清晰的点与线在记忆中纠缠在一起,混为一谈,慢慢成为“那一年”。


如果你也厌倦了忘记,想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一些专属的回忆,今天的内容可能帮到你。我这次会以一般旅行视频为例,从前期准备,拍摄须知,剪辑后期三个部分,告诉大家怎样可以完成一部自己的旅行短片。


PART 1 前期准备



在这一部分介绍一下,如果你想以个人记录和分享为目的(非专业),拍摄一部自己的旅行短片,需要用到哪些工具,做怎样的准备工作。


STEP 1 行程篇

既然我们是说旅行短片,那就假设它不是一个我们常居住的城市/国家。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我不喜欢那么刻意,我就喜欢随行地走到哪算哪。我不反对,但是有过几次经历你就会感觉到,你虽然去过那个城市,却总是游走在表面,除了感受到当地天空晴朗,气候温和外,对文化没有任何了解,你会觉得自己似乎和世界绝缘。相反,当你试着刻意的去挖掘一座城市,你会发现你正在和世界建立更深的联系,你开始真正地了解更多的表达方式。


所以,说有人真的打心底里热爱一座城市,我是信的。


了解的方式也很简单:


a. 在各种社交媒体、交流论坛(如 vimeo,Youtube、DJI论坛、各类旅行论坛)上搜索:看看别人都从哪个角度看,从哪条街区走过,哪里是你想要的画面,列在你的清单里,基本就心理有数;


b. 除了知道景点的名字,你要去了解城市的文化:看关于那里的电影,读关于那里的书(文化差异比较大的国家),当你亲身抵达那里时,你会发现一切变得特别有意思。


c. 制定详细的行程安排并完成预约,这关系到你想要的画面是否有机会实现:比如,迈阿密到Keywest可以自驾最美的跨海一号公路,那你就要做好租车的前期工作;卡帕多西亚,你就要提前预定好热气球的行程;这些你都不要指望顺其自然的搞定,你会抱着一大堆将就和遗憾结束行程的。


STEP 2 工具篇(影片中用到的)

➊ 佳能G7X
这款机器最值得说的三大优点是:轻便小巧、光学防抖、180度翻转屏,另外拍摄人像时的皮肤表现也更细腻,非常适合用作日常和旅行拍摄(适合vlogger)。超快的开机速度,可以与OSMO+互补,捕捉偶然遇见或稍纵即逝的画面。



➋ DJI 灵眸OSMO+(最近换成了Osmo Pocket 下方更小的那个)
配备22-77mm等效焦距镜头,4k画质的手持云台相机,最值得推荐的就是:真的很稳。甚至在奔跑时使用,画面的稳定性都可以保证,让你可以专心的构图、移动和拍摄。


➌ DJI MAVIC PRO

无人机有它的使用规则和危险性,一定要在对自己和他人安全负责的前提下才能使用,最好的方法就是多练习。但是,航拍画面的确能很有效的提升旅行短片的品质,换个角度看世界,让渺小的人置身于自然的伟大中,很容易拍出大片级的画面。

有人说,人生三大事后感觉没发挥好的事件是:考试,跟人撕逼,和喜欢的人聊天,现在追加一个——“航拍”。

在空中你需要同时控制飞行高度、飞行方向、飞行距离、拍摄镜头角度、拍摄画面景别、拍摄镜头运动等n件事,前期经常发生的情况就是——飞的很完美,忘记按拍摄按钮。除此之外,无人机还会因为磁罗盘干扰、卫星信号遮挡、炸机后被邻居捡走不还等各种奇奇怪怪的方式结束它的一生。


每一次落地都由衷的想对自己说一句:大难不死,必有后福。选用这种设备,请一定放宽心。

推荐大疆的Mavic Pro, 应该是便携性最佳之一,折叠后体积比一瓶矿泉水稍大,并且4k画质真的超赞,甚至夜间的成像效果都让人非常满意。

装备清单:

☑ 手机:OSMO与MAVIC都会用到的监视器/遥控器
☑ GR2:用于拍照
☑ G7X Mark II
☑ DJI OSMO+
☑ DJI MAVIC PRO
☑ 三脚架:拍延、双人自拍需要使用。
☑ 存储卡:32G、64G,因为4K视频真的很大,如果对画质要求没那么高可以调整为1080P拍摄。
☑ 足够备用电池
☑ 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用于每天把素材导出和编辑
☑ 所有以上的充电器
*如果还有水下的部分建议带Go Pro或者其他防水运动相机。

PART2 拍摄须知

原则:
不降低旅行的品质。记住拍摄永远是次要的,用眼睛、耳朵、身体去感受的,你永远不可能透过电子屏感受到。


➊ 尽可能多的拍摄;

因为你不知道你将遇到什么,旅行视频最精彩的部分,往往是未知和突发的部分。
这也是为什么你的器材要轻便易携带,那么拍摄怎样的画面呢?


a. Film Action,拍动作。
我剪辑中发现,想要一个短片活起来,要么镜头运动,要么人运动,尤其是人,旋转、跳跃或是行走、奔跑、转身,都会让整个画面充满活力,所以滑板短片的画面拍出来那么好看;

当然,如果你可以做一些高难度动作...


b. Shot Types,各景别。
大全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从不同的景别对故事进行叙事,在剪辑时你会非常感激自己。


怎么描述景别呢?其实就是取景框取到内容的范围大小。


c. 典型画面。
我在这里列举一些大家可以参考的拍摄内容,抛砖引玉,希望当你下次在旅行中的某个瞬间,看到某个画面,本能的觉得太美了,必须要记录下来。


或者,还有一个清单爱好者的专属方式,你可以从下边的镜头列表中选择喜欢的,加上自己的想法,比如一共5-10个镜头,在每个地方都按照这5-10个镜头来拍,拍一个打勾一个,那你将会节约很多的思考时间,并且得到不错的旅行素材。


1. 好看的静物

2. 路边遇到的人

3. 标语牌

4. 小动物

5. 当地特色

6. 清晨和日暮, 摄影是光的艺术。日出日落的前后半小时就是所谓的“Magic Hour”,这个时间段几乎是怎么拍怎么好看。

7. 行进在路上,还有比较典型的就是公路上行驶两旁的风景,街边路过的店铺等。

8. 景点,看的多了你也慢慢对风景画感到视觉疲劳,这时候,独特的视角就变得很重要。

9. 任何绽放、动态的一瞬间,火苗燃起、一捧沙洒向空中、一只草泥马像你奔跑过来

10. 任何细节特写


d. 把握长度。
素材类画面,每一个镜头都不需要太长5-10s即可。

➋ 稳

这么说吧,它的重要性排在任何构图、色彩、有趣之前,因为如果你晃成鬼一样,是不会有人有耐心看完的(包括你自己),所以稳定器就格外的重要。


a. 相机选择:除了上面推荐的手持云台相机外,其他相机最好选择带光学防抖功能的,自身对抖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b. 使用稳定器:使用单反拍摄,是极力推荐稳定器的,如星云,智云,魔爪等;


c. 后期稳定:推荐插件 ProDAD Mercalli,FCPX 、PR都可以使用。


➌ 人才是重点

故事好听,是因为塑造了不同的角色,你的短片一样。


千万不要把旅行短片拍成城市宣传片,你的镜头里需要有主角。当然本篇拍的是小金金,因为所有角度都好看,降低了很多拍摄难度,你也可以拍自己啊,拍朋友、家人、途中遇到的人、路上见到的小动物和你看到任何有趣的事物,你的影片将变得更鲜活,而且专属于你。


如果你是独自旅行,有人带个玩偶,哪怕你带个效率手册呢


➍ 换个角度看世界

为你的视频增加一些奇特的视角和拍摄方式,让它更具可看性。


a. 航拍
上天入地,因为独特的视角和4K画质,你很轻松可以捕捉到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画面,最重要的是,航拍机有智能跟拍模式,可以用第三人称的视角拍自己,使用娴熟的话,完全就是一个私人摄影师。


b. 慢镜头
一般我们拍摄的画面每一秒有30帧画面,如果我们的相机支持高帧速率拍摄,比如60帧/秒,我们在回放和使用时,用正常的30帧/秒的速度播放,这样原本1秒的画面,就会被延长到2秒播放完,也就形成了慢动作的效果。当然也可以通过后期完成,不过效果不如拍摄佳。



c. 延时摄影
这个教程一大把,大家可以自行搜索,值得一提的是,OSMO+让移动延时变得特别简单,只需要设定好初始取景框和结束取景框,机器就会预估出成片时间,自动移动镜头完成所有的拍摄和合成,非常方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