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儒家心法】孟子: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智能人做超人 2019-01-08

 【原文】 


《孟子·尽心上》: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


【解读】

-1-


尽心者何以知性?知性何以知天?因为心、性、天,本就是一物!


程子曰:心也、性也、天也,一理也。自理而言谓之天,自稟受而言谓之性,自存诸人而言谓之心。


心、性、天,只是同一物、同一理在不同层面的变化和功用。


天是源头,性是生心之处,心是人之所存、人之所用。


天与心无隔,天与人本来合一。


明此理者,知人心懂大道。


明此理者,皆当慎其独。


明此理者,知晓转命转运之真方法。


-2-


以上只就会通言,仅是理,仅是知。


知可得一,行则实难……


故就工夫言,尽心、知性、知天,实为跃升之次第、进化之顺序。


“心-性-天”是“从人成长为天”的整全过程。


以下针对孔子境界提升的各阶段,作最为简略的对应例解。《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孔子之“尽心”大略实现于“四十而不惑”;“尽心知性”大略阶段于四十至五十之间;“知性知天”成就于“五十而知天命”。自五十岁起,孔子登阶为圣人。


(附:孔子之六十、七十境界,幽矣、深、远、至,语不可陈、言不可述;天之至天、圣之至圣,其境其界,人不可测。)


孟子入位“尽心知性知天”之标志大约于“我四十而不动心”(《孟子·公孙丑上》)。不动心即是尽心而入性,即是不惑。


“尽”(繁体:,器中空也(《说文解字》)


“尽心”,儒家之心法。能知天之所予我者,能明生心之机制。此处是紧要、是工夫,是笃实之工夫,非徒用意识者、思维者可知!


“不动心”、“尽心”,观心之生、明心之源,故能不惑。此心已入贤圣之途。


尽心决非易事,非贤与圣无以能之,与年龄无关。


十之八九者,说“而立”、谈“不惑”、论“天命”,实为无稽之言,无凭之断,自说自话。误也,谬也。


“心”尚不知,何言“尽心”?“道”尚不求,何言“学习”?


孔子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十之八九者,至于夫子之十五岁“志道问学”,听而不闻、见而不识、误而解之,又何谈四十五十?


故尽心、知性、知天,实为步步之、步步之、步步之化。行之为切!


证此理者,会心印。


证此理者,悟天人。


证此理者,透生死。


【相关推荐】


【一言一道】心灵成长的次第与境界


原创丨【经典解读】论语: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原创【经典解读】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 求仁莫近焉。


原创【经典解读】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点赞”是最好的支持  “分享”是最好的利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