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九香虫!

 台湾伴手礼 2019-01-08

九香虫

九香虫为兜蝽科九香虫属下的一个种。是一种会飞的青黑色昆虫,指甲般大小,状如水龟。春夏季节,爬在农作物的茎叶上吸食浆液,不留心碰上它,便放出一种奇臭难闻的气体,使人避而远之,因而落个“臭板虫”,“屁巴虫”或“打屁虫”的臭名。屁巴虫含有九香虫油,一经炒熟之后,即是一种香美可口、祛病延年的药用美食,因此,它又赢得了“九香虫”的美称。




药材名:九香虫

拼音:Jiǔ Xiānɡ Chónɡ

别名:臭板虫,屁巴虫,打屁虫

来源:本品为蝽科昆虫九香虫的干燥体。11月至次年3 月前捕捉。置适宜容器内,用酒少许将其闷死,取出阴干;或置沸水中烫死,取出,干燥。

性状:本品略呈六角状扁椭圆形,长1.6~2cm,宽约1cm。表面棕褐色或棕黑色,略有光泽。头部小,与胸部略呈三角形,复眼突出,卵圆状,单眼1对,触角1对各5节,多已脱落。背部有翅2对,外面的1对基部较硬,内部1对为膜质,透明;胸部有足3对,多已脱落。腹部棕红色至棕黑色,每节近边缘处有突起的小点。质脆,折断后腹内有浅棕色的内含物。气特异,味微咸。

化学成分:虫体含脂肪、蛋白质及甲壳质。脂肪中含有硬脂酸、棕榈酸、油酸。脂肪酸一部分是游离存在。其臭味来源于醛或酮,但未能分出。

性味:咸,温。

归经:归肝、脾、肾经。

贮藏:置木箱内衬以油纸,防潮、防蛀。

禁忌:阴虚阳亢者慎服。

九香虫的功效

理气止痛,温中助阳。用于胃寒胀痛,肝胃气痛,肾虚阳痿,腰膝酸痛。

九香虫的作用



抑菌试验

九香虫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及福氏痢疾杆菌均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



九香虫的用法



内服:3~9g。--《中国药典》

内服:0.8~1.5钱。--《全国中草药汇编》

内服:煎汤,1~2钱;或入丸、散。--《中药大辞典》



九香虫附方

注意:以下配方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1、利膈间滞气,助肝肾亏损

九香虫一两(半生半熟),车前于四钱(微炒),陈皮四钱,白术五钱,杜仲八钱(酥炙)。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钱五分,盐白汤或盐酒送下,空心服,临卧仍服一次。--《摄生众妙方》

2、治胸脘胁痛

九香虫三两,炙全蝎二两。研末,蜜丸,每丸一钱重。每次半丸,日服二次。--《吉林中草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