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医大师王绵之妇科医案选

 山东中医竹林 2019-01-08

简介

王绵之(1923-2009),男,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2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都国医名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建和发展了中医方剂学科,组方防治太空病的中药“太空养心丸”,攻克大量疑难病症。创编、审定《中医方剂学讲义》等多部中医教材。其创建的方剂学科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学科。


01

痛经

贺某,女,21岁。

患痛经数载。主诉:经前2天即出现心烦易怒、胸胁胀满、乳房胀痛;月经来潮的第1-2天,经行不畅,腹痛难忍,经色暗红有块,痛剧则伴呕吐、腹泻,并伴腰痛。每次均需服用止痛片方能略缓解,曾服用中药汤剂治疗,效果不显。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而弦。

中医诊断:痛经。

辨证:肝郁血虚。

治则:养血疏肝,调经止痛。

柴胡3克、炒白芍18克、当归18克、制香附12克、桑寄生18克、怀牛膝10克、川续断6克、杜仲9克、茺蔚子12克、川楝子9克、制半夏12克、生姜5片

7剂,水煎服,每日1剂。

于经前5天开始服用,并忌生冷、辛辣。

患者服药第6天,月经来潮,经行通畅,未见腹痛。届时,正值王老外出,余遂按原方又开数剂,嘱患者继续服用至经期结束。

患者自此以后痛经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王老宗前贤观点,认为妇人之月经主要与肝、脾、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痛经最常见的原因为肝气不疏,故调经止痛,则首当疏肝。另外,肝郁又最易横逆乘脾,而导致脾虚,气血化生之源不足,终致血虚。因而,临床上肝郁血虚常同时出现,且肝脏体阴而用阳,故在治疗时,王老多疏肝养血并用,常以逍遥散合四物汤加减治疗。在具体用药上,王老亦独具特色,虽以疏肝为主,但方中疏肝药仅用12味,且用量亦小,如柴胡仅用35克,而当归、白芍用量则较大,其意在顺肝体阴而用阳之性,以大量养血之品养其体,少量疏肝之药以顺其性,则肝血充、肝气条达而月经凋畅,痛自愈。

02

子宫后壁脓肿


傅某,女,32岁,1987年12月1日初诊。

患者结婚6年未孕,曾因左侧小腹痛,在某医院做B超,示:盆腔左侧囊性病变,不排除巧克力囊肿,炎性可能性大。诊断为子宫后壁脓肿,曾多方医治无效。现经期腹痛,小腹凉,怕冷,月经量偏多,色红有块,伴腰冷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此为冲任虚寒,寒凝血滞而致宫寒不孕,治宜温经散寒,调经助孕。

熟地黄18克、淫羊藿9克、炒小茴香5克、制狗脊9克、杜仲12克、炒苍术12克、党参18克、制香附12克、丹皮9克、当归18克、炒白芍18克、红花9克、炙远志6克。

水煎服,日1剂,此方在非经期服用;经期以温经活血调经为主。

桂枝5克、丹皮9克、赤白芍(各)9克、制乳没(各)3克、桃仁9克、党参25克、炒苍术12克、当归18克、陈皮10克、红花9克、茯苓18克、制香附12克、生姜5片。水煎服。

复诊:经治疗半年,患者受孕,于1989年3月生一子,母子健康。

【按】该患者根据辅助检查,诊断为子宫后壁脓肿,属盆腔脓肿,多由急子宫的一侧或双侧,脓液流入于盆腔深部。妇科检查时在子宫一侧或双侧扪及稍呈囊性、触痛明显的肿块或在阴道直肠隔的上方触及肿块。中医将盆腔脓肿分为热毒瘀阻和寒湿瘀阻两种类型。该患者临床症状见小腹凉,怕冷,月经有块,伴腰冷痛,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此为冲任虚寒,寒凝血滞而致宫寒不孕。治宜温经散寒,调经助孕。方中桂枝、苍术、陈皮、茯苓温经散寒利湿。乳没、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当归、白芍、香附调经。诸药合用,散寒利湿,祛瘀调经,治疗半年,顺利受孕。

本文分别摘自梁雪芳、曹立幸、王小云主编《病专科中医古今证治通览丛书 痛经》和陈梅主编《不孕症》,特表致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