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权村出土大铁疙瘩,它不仅是重要文物,上面还刻着秦始皇的诏书

 历史解密坊 2019-01-08

小编一提到文物,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都是一些珍珠、玛瑙、翡翠和金银等宝贝,可是在山东烟台博物馆内却陈列着一个不一样的宝贝,这个宝贝看起来似乎并不值钱,它只是一个大铁疙瘩。但为何偏偏它又能在众多珍宝中占据一席之地呢?它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真相?今天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1973年5月,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县蔄山公社新权村的几个村民,起了个大早,驾着驴车扛着工具来到了后山。由于其中一位村民要翻盖房屋,这几个人便在后山取土,一锹一锹的扔在车上。本想着赶紧干完,回头还要去生产队赚工分,可没想到,就在马车快要装满土的时候,一个村民的铁锹突然碰到了个“硬家伙”。这是个啥东西?几个人带着疑问赶紧加快了铲土的节奏。

没过一会儿,一个大铁疙瘩,被几个人合力抬了上来。只见这个大铁疙瘩足有五六十斤重,呈“小山”状,顶端还有一个铁环鼻,锈迹斑斑的铁块上依稀还能看到字迹,可惜,几个人没有太多的文化,读了半天硬是一个字都不认识。几个人二话不说,干脆将这个大铁疙瘩抬到车上运回了生产队,让生产队长拿主意。生产队长还算念过几年书,看到上面的字迹才知道原来这并不是简体字,而是古代的繁体字。他马上意识到,这可能是一件古董,于是他马上打电话联系了当地的文物局。

文物局的领导接到这个消息后,马上重视起来,开始组成专家组,前往进行调查。当专家组来到生产队的时候,一些村民还在围着这个大铁疙瘩指指点点。专家们分开众人后,就开始研究这个造型极为单调的大铁疙瘩,可是这个大铁疙瘩长得太没有特点了,基本没有可以让专家们找到它来路的线索。而且上面的字迹,也是模糊不清,看来只有将其运回文物局,再做进一步的研究了。

这个大铁疙瘩被运回文物局后,工作人员马上对其进行了专业的清理,随着铁锈被逐渐擦拭掉后,铁疙瘩上的字迹也逐渐清晰了起来。经过古文字专家的专业解读,最终将它身上所有的字迹全部辨识出来,其内容大概是:“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经过专家的进一步研究,这个大铁疙瘩背景还真的不简单,这是2000年前秦朝的古物,它叫作“权”。“权”,其实就是杆秤的秤砣,杆秤是根据杠杆原理而产生的衡器,其中的秤砣叫做“权”,秤杆叫做“衡”,“权衡”一词也是由此而产生的。这件后来被山东博物馆收藏的“铁权”,就是秦始皇时期国内变革意义深远的产物之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周天子无法控制诸侯势力的增长,最后导致了当时分裂的战乱局面。百年的纷争,各自的发展,让战国七雄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除文字语言不同外,六国的度量衡(长度单位,重量单位等)也各不相同,故而六国无论是从文化,经济等方面,沟通、交易起来都是难上加难。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秦国专门制定了统一度量衡的制度,废除原六国的计量单位,而改用秦国原有的计量单位。在颁布此项制度时,都会在衡器上刻有这道诏书,以昭告天下。此项举措不仅促进了当时经济的发展,让国家税收快速走向统一,更给秦国的中央集权提供了有力保障。

它最后被定名为秦嵌铜诏版铁权,它的出土,不仅让史学界了解到,秦朝统一六国后的政治制度变革,也让后人对秦朝一统,治理天下的决心,感到由衷的敬佩。谁也想不到,这块粗糙的大铁疙瘩,竟是精致的衡量用具,想一想,它在秦朝一统天下后,所产生的巨大作用,真是让人激赏不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