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一年四季在于春。春天是最美好的季节,万物复苏,春暖花开,总而言之,“万紫千红总是春”。因此,关于春天的诗,多得数不胜数哦。绝好的诗词,也是不胜枚举。 最好的五言绝句诗当属《春晓》: 孟浩然《春晓》一出,浑然天成,妙趣横生,正可谓“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对于其经典之美,简析如下: 春 晓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恰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传神地再现了诗人刹那之间感受到的一种不期而遇的惊喜,以及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珍惜之情。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诗人笔锋一转,无奈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无限感伤和惋惜之情。尾句戛然而止,余味无穷。 此种伤春惜春心境,正如历代文人经典诗词所云: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 “昨夜雨疏风骤……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 《春晓》传唱了一千多年,升华为中华民族千古流芳的伤春惜花之大美记忆,成为春天早晨鸟语花香的诗意绝唱,大哲学家李泽厚曾高度评价道: “尽管伤春惜花,但所展现的,仍然是一幅愉快美丽的春晨图画,它清新活泼而不低沉哀婉。” 师从田园诗人孟浩然,并参悟陶渊明的恬淡和王维的禅意,抱朴陆续出品了数十首《春晓》、《夏晓》、《秋晓》和《冬晓》,传神地定格在“天人合一,物我两忘”的美妙片刻,养心安神,韵味无穷。现摘录几首,分享如下: 春晓(平水韵) 微醺不觉醒,处处鸟相鸣。 醉看春山秀,心空尽忘情。 夏晓 雨噙花欲落,石恋水还匆。 醉望空鸣鸟,移足清水中。 秋晓 脉脉闲云远,悠悠逸鸟闻。 鸟飞黄叶落,日现树出神。 冬晓 凝神吟《老子》,意会悦心痴。 大道藏天地,心空尽自知。 开眼初阳见,悠悠闻鸟啼。 此外,最美的七言绝句: 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抱朴《夏晓》 昨日金阳碧草丛,一枝花艳恋蝶浓。 今朝再看红颜老,不见蝶来独对空。 刘禹锡《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乌衣巷》 ·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叶绍翁《游园不值》: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 古木荫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最美五律: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岳阳楼》 ·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王湾《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李白《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抱朴《秋》 千年黄叶地,万里雨风天。 自古悲生易,从来乐命难。 孔丘乘马累?老子坐牛闲。 何不活当下?自强还自然。 《秋》首次把孔圣人和老真人信手入诗,同时把禅宗“活在当下”作为前提,并表达出一个深刻思想(儒释道互补相参),为人们追求幸福人生指明了一条人间大道。 最美七律: 崔颢《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杜甫《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西塞山怀古》 【唐代】刘禹锡 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刘禹锡的这首诗,寓深刻的思想于纵横开阖、酣畅流利的风调之中,诗人好像是在客观地叙述往事,描绘古迹,其实并非如此,刘禹锡在这首诗中,把锋芒指向在历史上曾经占据一方、但终于覆灭的统治者。当然,“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这个六朝覆灭的教训,对于当时骄侈腐败的唐王朝来说,也是一面很好的镜子。 抱朴《夏晓》 金阳初上月高圆,飞鸟华云共长天。 三妇成行轻舞乐,两翁对坐畅聊闲。 华光缕缕穿千树,湖水滴滴影万山。 坐看心空随性悦,佛经如缕耳蜗边。 但是,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认为: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如此看来,欧阳修“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是有我之境;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无我之境,“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是有我之境;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则是纯粹的无我之境。 最后,请问,王维诗: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属于哪一种境界?还有抱朴“鸟飞黄叶落,日现树出神”呢? 1评论 谢谢邀请!我们的古诗词在全世界所有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唐诗与宋词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其中涉猎范围极广,但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景色与人文的最多,那么有哪些古诗在这几个方面写的最好呢?下面就说说我心中的那些古诗词吧! 1、诗圣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是他在公元761年于成都草堂居住的时候写的,此诗虽然主要写雨,但是却写出了只有春天的雨才有的那种细腻以及对春雨滋润万物的那种极大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诗情画意相结合,非常完美,可以说是出神入化,更是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向往! 2、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是辛弃疾在去上饶途经黄沙道的时候写的一首关于夏天的词,“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这首词里在前两名分别用风、月、蝉、鹊等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事物经过特别巧妙的组合,给我们描述了一副夏日晚间美丽的田园风光! 3、关于秋天的古诗词,自然是王勃的《滕王阁序》,王勃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所说才十四岁,可见少年天才,只可惜他走得太早,要不然在文学史上会给我们留下更多精彩的篇章,而其中最有名的一句则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是流传千古的不朽名句! 4、关于冬天的古诗词,首推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把冬天的那种寒冷写绝了,没有一点烟火气,显得非常孤独,而天地之间在白雪覆盖之下,显得一切都那么安静,这种意境不是谁都有的,谁都能写得出来的! 不知道小伙伴们关于春、夏、秋、冬的古诗词还有哪些,一块说出来讨论讨论吧! 南宋无门慧开禅师在《无门关》中写道:“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再美的季节,如果没有好的心情,一花一叶皆是泪,一草一木总关情,春恨秋愁,夏殇冬怨,绵绵无绝期。 每个人眼中的四季轮回皆不同,要说最好的四季诗词也是个人的心头所好,列举一二,仅供参考。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让多少人为江南烟雨而迷醉。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将盛夏西湖的绚烂写到了极致。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小桥,古道,夕阳,寥寥数字,勾勒出秋思的多少泪,断肠人在天涯。
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冬选取了两首,《问刘十九》胜在自然清新的意境,《江雪 》胜在遗世独立的情怀。难以取舍,有了这两首,冬日的温情与高洁,尽诉诸于笔端。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在璀灿夺目的诗词大观园里,很难说那一首最好。每个人有自己的审美观点,自己的角度,自己的领悟。一首诗的喜好,不光看对事物的描写,对生活的临摹,更多地要看它对事物的慨括,集中,提炼,给人共鸣,感悟,从而升华到艺木美。 就春夏秋冬写得最好的诗词而言,我的推荐是: 春:贺之章的《咏柳》图上有诗句,不再重复打上。 这首《咏柳》妙就妙在以“点”带“面”,通篇只写了柳树一个景物,没有绿草,没有鲜花。但通过对柳枝,柳叶的状态描述,用比喻的手法又写出柳树的风姿,最后一句用比拟手法:“二月春风似剪刀”切入主题,原来是借柳树在咏春,借一颗柳树写活了一个春天。 夏:苏轼《阮郎归,初夏》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 碧沙窗下水沈烟,棋声惊昼夜。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 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这首诗就是一幅夏夜闺秀生活情趣图,画面清新,淡雅,浪漫。诗人写了很多景物,有槐,柳,雨,荷,石榴花,蝉,还有棋声,琴声,闺秀戏水的水声和荷叶上的水珠,面对如此烦多的景物,诗人信手拈来,用白描手法,细致入微,毫不零乱。把一个初夏描绘得栩栩如生,在诗中,环境和人物交叉运用,写出了初夏的宁静,清新,反衬人物淡雅,愉悦的生活情趣。 秋:马致远《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的《秋思》和杜枚的《山行》,很是让我纠结,两个我都喜欢,只好任选一首。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写秋,诗人们总离不开个“愁”字。可展现在我们面前的《秋思》,却是一幅充满坎坷,艰幸,凄凉的“秋天浪迹图”。参天的古树缠绕着枯藤,暮色里乌鸦凄惨地哀叫着,描写出秋天的肃煞,让我看到了一个孤单的游子在余辉中无助地,茫然地漂泊,那残阳,瘦马使人心里产生一种悲凉。于是对漂泊者的一种同情心,怜悯心油然而生。共鸣强烈。 雪: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娇饶。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来;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这首诗就是大气,豪气,霸气。 写雪景时,大气磅礡,景象厚重。立体地描述了北国的雪景,通过对长城,山河夹叙夹议,寓义于伟大祖国的象征,为下半阕的议论,抒情作铺垫。下半阕笔峰一转,纵横上下几干年,对古代帝王的议论,评说,抒发了诗人冲天的雄心壮志,和中流抵柱的信心。“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舍我其谁,真是霸气。 这是一首写景,议论,抒情浑然一体的典范之作。 古语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春季最美的诗:朱熹的春日 古诗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 早春 土脉阳和动, 韶华滿眼新, 一只梅破腊, 万象渐回春。 夏季纳凉, 凤阁黄昏雨, 开轩纳晚凉, 月华当户白, 何处递荷香。 秋凉, 一雨初收霁, 金风特送凉, 书窗应自爽, 灯火夜偏长。 冬初, 帘处三竿日, 新添一线长, 登台覌气象, 云物望中祥。 春夏秋冬写得最好的四首古诗词?[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是二十四个节气套在这四句,顺理好记,读背起来不费气,农民就靠它来作根据。 春~立春,雨水,惊蛰 春分 清明,谷雨。6个。 夏~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6个。 秋~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 冬-立冬,小雪 ,大雪,冬至,小寒,大寒。6个。 《春》春夜喜雨一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夏》绝句漫兴一杜甫。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花叠青钱。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秋》《夜雨寄北》一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冬》一《沁园春,雪。一毛泽东。因为毛主席的这首诗,字数多,篇幅长。我仅摘录了其中的上篇。下篇就有好友去慢慢地细读,体会吧。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襄,分外妖娆。我个人认为,春夏秋冬这四首诗写一得最好。由其是毛主席写的一《沁园春,雪》这首诗。毛主席写出了冬日的雪景。千姿百态,风景迷人。置身于雪景中。江山秀丽,雪景如歌。给人一种投身于大自然中,美的享受,如醉如痴。 ![]() ![]() ![]() 谢悟空邀请。 我个人喜欢的是如下: 《春晓》 【唐】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小池》【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荫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秋词》 【唐】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 便引诗情到碧霄。 《别董大》【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若只选四首,应该选这四首! 1.写春天的首选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2.写夏天的 为杨万里的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秋天为杜牧的《山行》 山行 唐 ·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4.冬天为高适的《别懂大》 别董大 唐 ·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四首,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小编喜欢,不知大家是否喜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