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我的!都是我的!”

 睫毛上的风尘 2019-01-08

玺印


玺印对于中国人而言再熟悉不过。小小的一枚印章,或是名字,或是身份,或是工作单位,或公或私,形形色色。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新展览《中国文字展》中也展出了不少与其相关的文物,为了让各位在看展过程中更能读懂文物,今天小编特地给大家带来了一丢丢科普。

这次,我们就来聊一聊这“玺印”。

01

玺印的结构

玺印由“印纽”“印面”两部分组成。

“广陵王玺”金印,南京博物院藏

战国至汉代(后文称“战汉”)玺印的印纹多为阴刻,就是刻划完成后,印纹部分是凹进去的。

“景(yǒng)巷令印”,“景”与“永”同音假借,故读yǒng。阴刻印纹,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印纽的设计最开始以实用为主。在纽上穿孔系绶,系在腰带上以便“佩印”,后来逐渐成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和印章艺术装饰的重要部分。战汉的官印印纽纹饰常见有螭(chī)虎、覆斗、龟、蛇、鱼等形象,私印印纽则纷繁复杂。印纽除了只有单体之外,还有多枚组合使用的(正如“虎符”一般)。

覆斗纽

鱼纽

龟纽

驼纽

蛇纽

鼻纽

“窦绾”铜印,属于穿系印(两面印,没有具象的印纽)

三合印,由三枚组合为一枚

印面纹饰分为文字与图案两类。

文字类

图案类,此三枚玺印属于阳刻纹样


02

玺印的材质

玺印的材质有玉、金、银、铜、铅、铁、犀牛角、象牙、水晶、玛瑙、陶瓷、珊瑚、木材、竹、瓷等。

各种材质的印章(上左起:绿松石、玉;下左起:玉、水晶、玛瑙),上述五印均藏于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03

战汉时期的玺印

玺印在战国时已广泛使用,大都称为“玺”,分为官方和私人两大类。秦统一后,规定一般的印章只能称为“印”,唯帝后印才可称“玺”。此外,玺印还有诸如“印”、“章”、“宝”等称呼。

天子有“六玺”

“皇帝行玺”:封命(诸侯王及官员)

“皇帝之玺”:赐诸侯王书

“皇帝信玺”:发兵

“天子行玺”:征召大臣

“天子之玺”:策拜外国事务

“天子信玺”:祭祀天地鬼神

西汉,“皇后之玺”螭虎纽玉印,边长2.8、高2厘米,陕西历史博物馆藏,1968年于陕西咸阳渭河北岸韩家湾出土

汉武帝太初年间官印情况

西汉,“淮阳王玺”覆斗纽玉印,边长2.2、高1.6厘米,重20克,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这是现今仅存的汉代诸侯王玉玺,推测为西汉宣帝子刘钦的用印。

西汉,“长沙王玺”龟纽金印,边长2.2、高2.1厘米,长沙市博物馆藏

西汉,“滇王之印”蛇纽金印,长2.4、宽2.3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东汉,“汉委奴国王”蛇纽金印,边长2.3、高2.2厘米,日本福冈市博物馆藏

(左)“轪(daì)侯之印”鎏金龟纽铜印、(中)“利苍”覆斗纽玉印、(右)“长沙丞相”鎏金龟纽铜印,均藏于湖南省博物馆。鉴于“轪侯之印”与“长沙丞相”两枚印章制作粗糙,“利苍”印制作精良,结合汉代官印传承、私印随葬的习惯,推测前者专为陪葬而制作的明器,后者为生前实用品。

在汉代,官印主要有以下两点用途:1.表明身份。故汉官皆佩印绶,且等级不同的印的刻文、材质与绶的颜色均不相同;2.用于封检。由于检上填泥的面积有限,所以玺印不大。西汉初期官印约2厘米见方,武帝以后渐增至2.3—2.5厘米见方,即所谓“方寸之印”

“轪侯家丞”封泥,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

竹简、封泥、封检使用示意图(泥块为“封泥”,固定泥块的为“封检”)

现代的“火漆封”,其原理与封泥相似

在现代考古中,玺印已经成为判断墓主人身份最重要的物证。许多有名的墓葬都是因为发现印章而最终确定主人的。相反,大多被盗扰的墓葬因为盗墓贼的贪得无厌,印章大多丢失,墓主身份随之成谜。

“刘贺”玉印,确定了江西南昌墎墩山1号墓主人为第一代海昏侯刘贺

“妾辛追”印,确定了马王堆1号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轪侯夫人辛追

“利豨”封泥摹本(上)及其复原(下),对封泥进行复原,确定了马王堆3号墓主人为长沙国丞相第二代轪侯利豨(xī)。


04

南越王墓出土的玺印

南越王墓出土玺印23枚,属于墓主赵眜的12枚,其中9枚出于墓主人身上,分放于三个漆盒之内;此外还出土封泥35枚。这些玺印和封泥实物的出土,对确定墓主人身份和还原南越国乃至秦末汉初的中国历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帝行玺”龙钮金印,边长3.1厘米,重148.5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此为目前发现西汉最大的金印,印文中“文帝”二字与史书所载南越国第二代王曾经称帝一事吻合,是确定墓主人身份最重要的物证。

“赵眜(mò)”覆斗纽玉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此印确定了南越文王墓主人的名字为“赵眜”。

“帝印”螭虎钮玉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泰子”覆斗纽玉印(上)与“泰子”龟钮金印(下),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泰子”即“太子”,这两枚印章告诉我们南越国与中原王朝一样有预立太子制度。

关于南越国的后宫,墓中的印章也给予了我们十分多的信息。南越王的殉葬人中有四位夫人,分别为右夫人、左夫人、泰夫人和部夫人。其中,右夫人名为“赵蓝”,是诸妃之首。她的是龟钮金印,其他三位是鎏金铜印。按照历来的王后不会殉葬的传统,因此推测四位夫人应为妃妾。

“右夫人玺”龟纽金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赵蓝”象牙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左夫人印”龟纽鎏金铜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泰夫人印”龟纽鎏金铜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部夫人印”龟纽鎏金铜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

“景(yǒng)巷令印”鱼纽铜印,西汉南越王博物馆藏。该印表明南越国仿照秦汉的宫廷制度,设立了“永巷令”一职。


文字,传承了民族悠久的文明

玺印,作为文字最重要的印记

其形虽小,其义深重



《中国文字展》

2018年12月29日——2019年3月29日

西汉南越王博物馆二、三楼临时展厅

约定你~

详细请看:【中国文字展】2018年压轴展览要来了!


参考文献:

1.孙慰祖《中国印章——历史与艺术》

2.黄展岳《南越国考古学研究》

3.湖南省博物馆《长沙马王堆汉墓陈列》

4.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西汉南越王墓》

5.长沙博物馆《汉廷藩屏——汉代长沙国与中山国出土文物精品展》

6.长沙博物馆《湘江北去——长沙古代历史文化陈列》展厅

7.河北博物院《大汉绝唱——满城汉墓》展厅

8.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官网


编辑:何少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