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大热的电影《火星救援》,男主在一次登陆火星的任务中,经历了一场恶劣的风暴,事后幸存下来,却成了火星上唯一的人类。在缺水缺食物的环境下,男主凭借丰富的植物学知识,在火星上种植土豆支撑了500多天。 马特·达蒙的演技固然精彩,电影的热映也引发了相关话题的热议。如果我们真的登上火星生活,我们能够做些什么? 电影《火星救援》,马特·达蒙在火星上种土豆 2010年,被誉为“宇宙之王”的物理学家霍金,在接受访谈时,称地球将在200年内毁灭。 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基因病毒,的爆发,乃至外星文明的入侵,这些绝非科幻小说的危言耸听,而是这颗星球运转的终局。 霍金认为,人类要想继续存活,只有一条路可走:移民外星。而火星,是人类目前所能想到的最完美的目的地。
中国和美国,世界经济的两大领头羊,不约而同地将火星探测提升为国家战略。2016可以说是火星移民探险元年。 移民火星,这件在十点君小时候听起来还是匪夷所思的事,即将成为我们这代人需要面对的现实。 十点君今天要为大家推荐的这本书,就是我们了解未来火星移民和自己人性的最好的著作。是一本真正的火星移民生存必备指南。 金·斯坦利·罗宾逊,《火星三部曲》作者。世界顶级科幻大师。《纽约时报》说他开创了一种崭新的科幻小说写作形式。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里,他累计获得了1次世界奇幻奖、2次雨果奖、3次星云奖,并且史无前例地摘得了6次轨迹奖的桂冠。 《红火星》作为罗宾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可以说是关于火星移民的奠基之作。火星的自然景观、开拓者的雄心壮志,人与人的纷争,天和地的巨变,罗宾逊通过无与伦比的想象力,让这些气势恢宏的场景一一展现。 《红火星》讲述的是2026年,人类为了生存,派遣一支百人登陆队来到火星,他们撒下地衣种子制造氧气,在火星轨道上架起反射镜溶解冰霜,挖掘深入地幔的超深井释放热能。然而在这壮丽的背景下,潜藏着巨大的阴谋变动。 有人为了保持火星的本来面貌揭竿而起,有人为了开采矿产的利益武力相向。科学与政治、爱情与背叛、谋杀与革命……这是一部没有绿毛怪物的火星小说,罗宾逊把艰涩的硬科学,化为一场2026年上演的未来冒险。 中国天文台行星科学家,中国首位卡尔·萨根奖获得者郑永春认为:“火星是太阳系里面,跟地球最为相似的行星,也是唯一一颗经过改造有可能实现大规模移民的星球。我们希望登陆火星!移民火星!” 《2001太空漫游》 原著作者,科幻巨匠阿瑟·克拉克盛赞:“令人震撼的著作……有史以来关于火星移民最棒的小说!21世纪的火星探索者们一定要读读这本书。” 中国科幻史上里程碑之作《三体》作者,雨果奖得主刘慈欣说:《火星三部曲》把人类最空灵的想象写得有如新闻报道一样真实。罗宾逊仿佛历史的见证者,忠实地记录下了一部未来必将发生的史诗。 15年底,《火星三部曲》的简体中文版权正式开放。经过激烈争夺,最终被北京华章同人文化出版公司拿下。十点君第一时间联系到出版社,并且请罗宾逊先生为十点读书的读者准备了《火星三部曲·红火星》独家限量签章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