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缘来是你9520 2019-01-08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林语堂说“一个天生自然的人爱他的孩子,一个有教养的人定爱他的父母”。
  
  小时候父母辛辛苦苦的把我们拉扯大,为我们无私奉献。长大后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孩子,父母的爱没有减退,然而我们却离父母越来越远。

    父母爱孩子,孩子孝敬父母,永远无法持平。前者可以倾尽一生,而后者最多就是尽力而为。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今天无意中刷到一条短视频,标题是《我的母亲很平凡》泰国广告。

  我一看这标题感觉好像一部感人的电影,可写的明明就是广告,忍不住打开看了看。

  不出我所料,确实很像电影截选,同样也感动了我。同时我也很佩服泰国广告竟然拍的如此牛X。

  这是一则小小的广告,却散发着大大的爱。

  讲述的是一个小学老师与他的母亲。

  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得了老年痴呆症,儿子是唯一的亲人,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每天得去学校上课,又放心不下家里的母亲,于是每天用绳子把母亲捆在自己身后,骑着车子带到学校,上课的时候就让母亲坐在教室的最后面,儿子则在一边上课。

  时间久了,很多家长开始议论纷纷,尽管家长们同情老人、理解老师的不易,可是他们更在乎自己的孩子,担心在这样的环境下不能好好学习,于是他们向校长反应了此事。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校长找来了老师谈话,善良的校长连照顾老人的保姆都物色好了,老师谢绝了校长的好意,他说:“这是我自己的妈妈,我是绝对不肯让别人代替我照顾的”。

  就在谈话间,母亲突然不见了,他吓傻了,疯狂的、拼命的、歇斯底里的,到处寻找……

  他的学生们看到后,也和老师一起寻找母亲,到处呼唤“奶奶”、“奶奶”…

  其中有个学生坐在回家的车里,突然发现了走在路上的老人,他赶紧让母亲停下车,下来拦住了老人。

  后来,老师找到了母亲,那一刻,他泣不成声,单薄的身体在风中不停的颤抖,他激动的抱住老母亲,此时的他好像个无助的孩子,找回了自己心爱的玩具

        而这个学生此刻也被震撼了,伸出自己小小的手掌,紧紧的握住妈妈的手,目光相对间,母子俩好像明白了一切……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后来校长召开了家长会,并真诚的讲述了老师家里的情况,家长们终于也泪崩了……

  母亲的吃喝拉撒,洗漱穿戴,都是他亲力亲为,他没有半点怨言,没有丝毫松懈,总是在尽心尽力的照顾母亲,让母亲可以在病痛中依旧活的体面。

  其实他完全可以请一个保姆,以至于自己不用那么累,可是他没有。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母亲,宁可自己在工作与孩子间劳累奔波,却不愿意请个外人来照看自己的孩子,她们放心不下,她们宁可少睡一会觉,少看会电视,少逛一次街,都要把时间挤出来,用在孩子身上。

  有人说:如果有下辈子,我愿意和父母交换身份,换我来照顾他们。因为这辈子太多遗憾,太多亏欠,可是谁又知道,真的有下辈子吗,就算有,还能相遇吗?

  今生能成为一家人就是最大的缘分,我想,珍惜眼前,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回报。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他给我们的启发,不仅仅是善良,孝敬,还有一个人的修身,素质。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你还相信他会爱其他的人吗?

  一个孝敬父母的人,必定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因为他懂得感恩。一个好的父母必定会教出一个特别的孩子,因为他们本身修养好。

  视频中母亲就说过两句话“开头和结尾“你不去学校吗”?她虽然痴呆,可是她始终惦记着儿子的学校,好像生怕儿子为了自己耽误了上课,耽误了那一群孩子。

  母亲如此善良,明事理,她的儿子又怎么差呢?

  为人师表,他尽职尽责,为人子女,他孝敬父母。

  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一个有素质,有修养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品学兼优的学生。

  老师身上的优良品质,不知不觉中,已经感染了学生,他们不仅学会了课堂知识,更是懂得了“善良的意义”。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孟子说“ 惟孝顺父母,可以解忧”。只有父母安好,我们才安心。

  经常听到有人呼吁,父母养育我们长大,我们陪伴他们变老。

  可是真正又有多少人做到了呢?你有多久没给父母打电话了,你有多久没陪伴家人吃顿饭了,有多久没配父母谈谈心,又有多久没回家看看了……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工作,因为自己的家庭,因为生活中的琐事,总有各种理由,推不了工作,放心不下孩子,抽不出时间,更别说为了父母放弃什么…… 

我的母亲很平凡:我愿意,什么都愿意,只为你……

         有人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归,人生尚无归途”。

        父母就是我们的家,我们的栖息地,永远的港湾,有了家我们才觉得自己不孤单,有了家我们才能感受到温暖,我们的心才能找到归宿。

  “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就怕我们还没能力赡养父母,还没攒够钱给予他们优渥的生活,还没来得及陪伴,还没有让他们安享晚年,父母就不在了,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此。

  所以,在父母有生之年,尽所能多一点陪伴,多一点关心,多一点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