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缘来是你9520 2019-01-08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刚洗漱好躺在床上看着书,放在床头的手机突然响起了熟悉的特别关注声,我赶紧放下书本,因为我的扣扣里只有爸爸一个是特别关注,拿起手机,按住指纹识别,弹出了爸爸发来的消息,简单的几个字,却让我内心无比不安……
  “唉,家里闹的鸡犬不宁”
  我看到这冰冷的几个字,瞬间感受到了爸爸内心的无奈和难过。
  想都没想,赶紧拨通了爸爸的视频,刚拨过去爸爸就接通了,我想他发消息的此时,一定在等待我的回音,我迫不及待的询问着家里的情况,爸爸说,弟弟和妈妈刚刚吵了一架,我再问,具体怎么回事,爸爸却不愿多说,时不时传来妈妈唠叨的声音,我让妈妈接视频,爸爸又不愿意。
  妈妈进来了,跟爸爸在哪里理论,好像责怪爸爸什么,爸爸说:我什么都没说,又说妈妈太唠叨,惹毛了弟弟,总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本来妈妈和弟弟间的矛盾,瞬间又转化成了爸妈间的争论不休。
  我劝说半天没人理我,手机这头我焦急万分,嗓子都喊哑了,十来分钟没人听我一句,无奈之下我挂了视频,又拨通弟弟的电话,可始终没人接。
  我着急的在房间走来走去,始终也没想到一个办法。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后来我又忍不住拨通了爸爸的电话,这次他一个人坐在厨房,也没吃饭,妈妈已经准备睡了,我听闻结束了争吵声,内心算是平静了。
  又给妈妈拨通了电话,安慰安慰,顺便又询问下事情的经过,妈妈倒是很爽快的跟我讲起来,没说几句就听到弟弟远处传来争辩的声音,妈妈和弟弟的吵闹声再一次覆盖了我的声音,任我怎么歇斯底里的喊叫,没一个人理睬我,继续他们的各自有理。
  再一次无奈的挂断了电话,又给爸爸拨通了,让爸爸去劝说,爸爸说他也不动,我只能作罢,真是有心而不能为。
  
  吵架这种事可谓人之常情,所谓“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
  小时候弟弟特别乖巧,深受大家的喜爱,特别是深得妈妈的宠爱,而我从小脾气倔强,又不会甜言蜜语。
  妈妈则是一个刚烈的女汉子,要强好胜,让我不得不敬佩,也不得不畏惧她的严厉。
  我和弟弟几乎都遗传了妈妈的性格,不过小时候的弟弟真的很乖巧,很讨人喜欢。爸爸的温文尔雅倒是被淹没了。
  我一贯如此,所以从小没少受训挨打,小时候我是讨厌妈妈的,那个时候我心里也住着一个“人家的妈妈真好”。
  长大后我渐渐的不再和妈妈顶嘴,不再与她吵架,不过偶尔也还是忍耐不了她的严厉,唠叨,会吵一架,但我不再记恨她,埋怨她。
  弟弟越长大反而越任性,小时候的乖巧一一退去,越来越倔强,越来越喜欢较真。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两个倔强的人相撞,免不了一场激烈的战争。
  我和妈妈的争吵越来越少,直到现在几乎没有了。
  然而弟弟和妈妈间的争吵越来越无休止,谁也不让谁,谁也不屈服,谁也劝不动。
  爸爸每次夹在中间里外不是人。
  弟弟这么大了不可能骂他,也不可能打他。
  妈妈已经四五十岁的人,性格几乎定型了,人家都说“江山难改本性难移”跟爸爸一起相处二十多年,爸爸没让她改掉这唠唠叨叨的倔性子,身为子女我觉得更没权利。唯有多一点忍耐,多一些包容。
  可是每次吵起来的时候,彼此六亲不认,得理不饶人,这种局面真的很让人头疼。
  只能事后开导,当局者倒是吵得尽兴,可不知旁观者多难受。
  所以我很能理解爸爸昨天那短短几个字里行间的感受。
  妈妈那个年代的女孩,条件不好的都没钱上学,像妈妈姐妹三个都没上过学,留给一个最小的弟弟上,在那个重男轻女的年代,女孩子是可悲又可气的。
  出嫁后,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丈夫在外的,还的挑起种田种地的重担,从一个少女瞬间演变成妈妈,保姆,管家,劳动工……总之哪里需要跑哪里,哪里紧急赶哪里。
  没文化,没见过大世面。自力更生。是她们活灵活现的特征。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她们的认知是有限的,也是没法改变的。
  我越是长大越觉得不应该和她们计较。
  一则,体谅父母的不容易。二则,好歹我也是个知识分子,怎么能和她们计较。三则,父母是长辈,即使不对也尽可能的理解。四则,天下父母一个心,这世间唯独父母永远都不会害你。
  纵使她们有千万种不讲理的言语,有千万种不能接受的道理,有千万句唠叨的话语,可她们的用心始终如一,都是为了我们好。
  一个年龄的代沟,思想觉悟跟我们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二来我们毕竟还年轻,心理还不成熟,受不住父母的啰嗦。
  其实我很能理解妈妈,也能理解弟弟。
  妈妈确实不像很多“妈妈”那样温柔体贴,对孩子细心呵护,妈妈就知道讲大道理,就会教我们为人处事。
  做不好就批评,做好了也不会表扬。
  她教会了我们自强自立,做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却总是忽略了一个母亲的慈祥模样。
  不懂她的人,是很难理解的,以为她只是心直口快,大大咧咧,争强好胜,雷厉风行,就像我小时候觉得她不是一个好妈妈,倒像一个严厉的师傅。
  后来我渐渐的明白,尽管妈妈从来不夸奖我,从来不会温柔细心的对我嘘寒问暖,可是这么多年她一直在努力的奋斗,不管是之前在农村,还是如今出来工作,一切都是为了我和弟弟。
  从前陪伴我们长大,养育我们成人。后来陪着我们一起工作,为我们挣钱养家。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不管她说过多么尖锐的话语,多么的无理取闹,可她的心始终在为这个家,这个家里最需要她的也就是我和弟弟,说来说去,她就是为了我们,没日没夜的工作,加班,努力赚钱,舍不得吃,舍不得花,到后来都大手大脚的用在了我们身上。
  尽管气头来了会噼里啪啦的骂弟弟一通,可我很明白她内心的挣扎,内心的无奈。
  因为爱,所以才要惩罚,因为爱,所以才会得罪人。
  这世界有一种爱,是舍不得大声说一句,舍不得半句伤害的言语,舍不得骂,更舍不得打,我想这种只有情侣间的溺爱吧。
  这世界有一种爱,明明很心痛却还要违心的说出来,即使知道不会被接受还要义无反顾的去说,宁可不被理解,宁可承受着误解,还要继续,这就是父母的忠言逆耳。
  弟弟毕竟还年少,又是男孩子,好面子,不喜欢啰嗦,这是许多男孩子的通病。
  女孩子越长大越懂事,男孩子越长大越叛逆。
  慢慢的女孩子越来越体贴人,男孩子越来越有责任感。
  总会有那么一天,成家立业,为人父母,一切都懂了。
  他还没到承受能力比我强的时候,最主要是他经历的还不够多,无法深入的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

与最亲的人,吵最深的架……

脾气来了就像开了阀门的水龙头,哗啦啦的停不下来,有几次我看到他都气的眼睛发红,眼泪在眼眶一直在打转,哽咽着使劲的说着自己的委屈,好像妈妈从来没理解过他,看的我又心疼又生气。
  他的一根筋伤害了自己,又伤害了妈妈,我心疼。
  生气他为什么要和妈妈计较,不好听的话可以避而远之,为什么要认真。
  可惜他不明白,有一种刀子嘴豆腐心的人,可惜他不懂,世上的父母有多么爱自己的孩子。
  两个人吵架不管谁的对错,反正彼此内心都是难受的。
  特别是亲人,像妈妈和弟弟这样的争论。
  妈妈心里肯定自责自己不该对孩子过于苛刻,同时也生气儿子不听话。
  弟弟心里肯定在想自己不该冲撞父母,同时也生气不被妈妈理解。
  然后两个人使劲的吵架,用力的嘶吼,最后彼此都累了,越想越难过,越想越呕气。
  越亲密的人,越知道彼此的软肋,各自说了许多伤感情的话,最后两败俱伤。
  钱钟书和杨绛感情那么好的一对夫妻,曾为一个法文读音大动干戈,杨绛说钟书带乡音,钟书不服。
  又邀请法国夫人公断,事实证明杨绛对。
  钟书输了,自不开心,杨绛赢了,却觉无趣。
  两人平静下来后商定:“以后遇事各持异议,不必求同,没有争吵和彼此伤害的必要。”
        此后几十年,他们再也没有吵过架。遇事两人商量着解决,也不全依钟书,也不全依杨绛。
  相爱总是简单,相处太难。
  年轻时,我们对最亲密的人歇斯底里,以为撕扯的、纠缠的、疼痛的才是爱。
  但真正的爱,是好好说话,是能在愤怒时,忍住脱口而出的伤人的话。
  爱是忍让,是妥协,是舍不得。
  我们余生还很长,希望在父母有生之年尽所能,好好爱她们。
  他们陪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变老。
  
            10.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