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刘永坦、钱七虎获得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刘永坦,男,汉族,1936年12月生,82岁,江苏南京人,中国共产党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雷达与信号处理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刘永坦长期致力于我国对海远程预警技术研究和装备发展。自力更生研制了我国首部全天时、全天候、超视距、海空兼容的海防预警装备,创建了我国新体制超视距探测理论体系,实现了国家海防预警科技的重大原始创新,培育凝聚了一支掌握海防科技主动权的战略创新力量,铸就了捍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海防重器,极大拓展了我国的海防战略纵深,为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了突出贡献。 钱七虎,男,汉族,1937年10月生,81岁,江苏昆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教授,岩石力学和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钱七虎长期致力于我国防护工程研究与应用。系统建立了从浅埋到深埋、从单体到体系、从常规抗力到超高抗力的工程防护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钻地爆炸以及新型钻地弹侵彻爆炸等关键工程防护技术难题,培养造就了一支防护工程领域铸盾强军的国际一流科技创新队伍,确保了我国首脑指挥工程和战略武器洞库等地下工程的安全稳定,对我国国防和人防工程各个时期的建设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据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99年国务院发布《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首次设立,至2017年度,共有29位科学家登上了我国科技界的最高领奖台。其中,2004年度、2015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两次空缺。 29位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分别是: 2000年度——吴文俊,中国数学机械化研究的创始人之一;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 2001年度——黄昆,中国固体物理学、半导体技术奠基人之一;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 2002年度——金怡濂,中国巨型计算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2003年度——刘东生,中国环境学专家、地质学家、“黄土之父”;王永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 2005年度——叶笃正,著名气象学家;吴孟超,“中国肝胆外科之父”。 2006年度——李振声,著名遗传学家、小麦育种学家。 2007年度——闵恩泽,石油化工催化剂专家;吴征镒,著名植物学家,植物区系研究的权威学者。 2008年度——王忠诚,我国神经外科的开拓者之一;徐光宪,著名的化学家和教育家、“稀土之父”。 2009年度——谷超豪,享有国际盛誉的数学家;孙家栋,“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著名的航天技术专家。 2010年度——师昌绪,被誉为“高温合金之父”;王振义,内科血液专家、血液研究的领军人物。 2011年度——谢家麟,我国粒子加速器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吴良镛,被誉为“人居环境科学创建者”。 2012年度——郑哲敏,国际著名物理学家、力学家、爆炸力学专家;王小谟,“中国预警机之父”。 2013年度——张存浩,我国高能化学激光、分子反应动力学开拓者和奠基人;程开甲,我国核武器发展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2014年度——于敏,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核武器研究和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 2016年度——赵忠贤,我国高温超导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屠呦呦,在青蒿素发现上做出科学贡献。 2017年度——王泽山,我国著名火炸药学家、发射装药理论体系的奠基人;侯云德,我国分子病毒学、现代医药生物技术产业和现代传染病防控技术体系的主要奠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