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揭晓,共评出278个项目和7名科技专家。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38项,包括一等奖1项,二等奖37项。一等奖为薛其坤院士团队完成的“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国家技术发明奖有67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63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73项:特等奖2项,一等奖23项,二等奖148项。 本文以教育部公布的高校获2018年国家科技奖统计表进行分析。自然科学金、技术发明奖仅统计了第一完成人所在单位,技术进步奖统计了所有完成单位。 一、北京、江苏、上海科技实力遥遥领先 北京作为全国教育、文化中心,在国家科技奖上遥遥领先于其他省市,甚至超过了位于二三位的江苏省和上海市的综合。并且在特等奖、一等奖上的优势更大。北京共有23家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获得特等奖1项,一等奖15项,二等奖65项,共计获奖81项。 江苏省有16家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共获得5项一等奖,32项二等奖,共计获奖37项。 上海与江苏实力相当,都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上海共有9家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获得1项特等奖,1项一等奖,33项二等奖,共计获奖35项。 二、第二梯队陕西、湖南、湖北 陕西、湖北同北京、江苏、上海一样都高校众多,是传统的高教中心,理应在国家科技奖上有较好的成绩。湖南高校相比陕西、湖北,有一定差距,但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今年在科技奖上表现突出,尤其是中南大学获得一项技术发明一等奖、一项科技进步一等奖。国防科技大学虽然算在湖南高校里,但是国防科技大学现在校区分布在全国各地。 三、第三梯队浙江、四川、山东、黑龙江 今年浙江大学获得14项国家科技奖。而浙江省共有16项获奖,浙江大学仍然以一校之力支撑了浙江的高教和科技发展。 四川有5家高校获奖、山东有8家高校获奖。四川和山东有竞争力的高校数量都比浙江要多。 黑龙江也主要依靠哈尔滨工业大学,但有4家高校获得国家科技奖,超过浙江省获奖高校数量。 四、广东、安徽、河南高教科技实力有待发展 广东作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高校也众多,假以时日,广东高校实力必然会超过江苏。但现在的科技实力仍然与自身经济实力相差较远。有6家高校获奖,但总共获奖8项。 安徽、河南经济增长较快,安徽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一定优势,河南经济总量快速崛起,高等学校科技实力必将迅速壮大。 五、重庆、广西、甘肃、天津、河北获奖数量接近 重庆、天津作为直辖市,都拥有高校和科研院所,但在国家科技奖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两市同北京、上海两个直辖市相比差距巨大。 广西、甘肃、河北在高教科技实力上接近,但未来广西、河北的发展空间更大,尤其河北雄安新区的发展对河北省是个很大的变数。 六 、其他地区 山西、宁夏、香港、云南、福建都只有一两项获得国家科技奖。香港高校的实力较强,可能并没有积极申报国家科技奖。山西、宁夏科技实力较弱。云南、福建都应该有更好的成绩。 自2018年度起对国家科技奖奖金标准进行调整,更高的奖励将更好地激励科研工作者取得更好的成绩。越是在经济增速减慢的情况下,越是要重视科学技术,只有科技才能穿透经济周期,驱动经济的变革式增长。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奖金标准由500万元/人调整为800万元/人,全部属获奖人个人所得。 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的特等奖奖金标准由100万元/项调整为150万元/项,一等奖奖金标准由20万元/项调整为30万元/项,二等奖奖金标准由10万元/项调整为15万元/项。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 ,曾就职咨询公司、垄断国企与政府部门。关注财经事件与产业经济发展,一家之言,井底观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