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进入新时代,教师要合上鼓点踩准节奏

 飞华个人图书馆 2019-01-08

不久前,一段教师路上被扇耳光的视频在网上劲爆。河南栾川33岁男子常某路遇20年前的初中老师,将其拦在路上,扇了老师耳光,并发视频显示“本领”。目前,打人者已被警方控制。

看罢视频,气愤不已!

20年前的学生,偶遇老师,不但不感恩,反而殴打,且如此嚣张。扇耳光过程,常某还似乎很解气地怒骂:“以前咋削我你还记得不记得?……”这是记仇啊,昔日学生,今日偶遇,不是师生相见,而是仇人重逢,滑稽而愕然!

从目前网上公开的信息看,这个20年前的学生,今天“报复”老师的原因,是他13岁上学时,因家里既没钱有没权,被老师欺负,多次把他踩在脚底下连踹十几脚并踹头。单看字面,被打老师似有“活该”,哪有当老师的这样对待学生的呢?

可问题在于,一是现在公开的述说只是常某的一面之词,没有看到被打老师的片言只语。所以,事实如何不能仅凭一方言辞做出判定。二是即便常某所说确有其事,也未免有夸大之嫌。作为老师,再气愤不过,骂骂打打有可能,因为20年前对教育上的体罚问题还不像今天这么重视。但“多次把他踩在脚底下连踹十几脚并踹头”,不可信。一个13岁的孩子,在如此重殴之下,还不非伤即死?

然而不管怎么讲,20年前的积怨,在心里埋了这么久,一有时机即刻爆发,这多少还是要引起我们教育的警觉。教育不是现世报,教育是指向未来的,教育的好坏得失都会在未来以不同形式呈现给社会。

今天的教师再也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了。如果教师不更新教育观念,不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形势的变化因时而化,那么,类似常某怒扇老师的悲剧还会上演。

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教师是合格的,其中不少优秀甚至卓越教师,这从几十年来的教育成果上得到了充分印证,中国教育成就斐然,举世瞩目。

然而,我依然坚信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老师的话:教师队伍中不乏滥竽充数者,更有极少数害群之马。因为这些少数,影响了教师声誉,也败坏了教育形象,社会各界对教育的不满意,多与此有关。

不久前,我有机会参与了全区初中教育教学调研工作。调研中感受很深,乡村教师虽然条件艰苦,但饱满的教育热情,认真的工作态度,谨严的教学作风,大家为乡村教育坚守,令人动容。

但仍有少数教师的做法离教师的职业要求有一定距离。

有的教师课前没有准备。随机抽查的备课笔记,居然有2016年的陈旧教案。教案只有形式不同,详略之分,没有有无之说。教育的复杂在于动态,每个孩子都是动态的、变化的,即使同一个孩子每一分钟的状态也是不同的。教师不备课就进入课堂,能用什么办法对付一个个动态的孩子呢?除了懈怠工作,糊弄孩子,别无解释。

听课发现,有的教师照本宣科,照搬教师用书,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课堂生成,更没有教学创新。教学过程,漠视孩子,从不考虑教育对象的感受和接受程度,讲台上教师自说自话,自娱自乐,铃声一响,下课走人。至于教学效果,老天才知道。

教学后续工作跟进不到位。学期即将结束,有的布置学生作业很少,不仅基本数量得不到保障,而且批改极不认真。有个教师截止调研之日,只布置作文一篇,而且连眉批都没有。即使有总批,却连教师自己的批语都有语病。

…………

教师在教育教学上的问题,暴露出一个教师的职业态度和职业精神,这个问题不解决,不仅教师个人素养得不到提高,而且会给教育埋下隐患。

全国高规格教育大会已于今年教师节召开,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已于2018年11月8日实施。教育进入新时代,教师必须赶上时代步伐,否则,就经不起新形势的大浪淘沙。

教师要坚守良知和本真,低头看孩子;教师要瞩目未来,放眼看世界。

第一、倾注教育之爱,尤其是职业的爱。教师若对孩子满怀深爱,爱孩子的一切,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有此,教育必定成功。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当教师的最起码要有职业的爱。教师的爱可以有所选择,有的教师甚至可能不喜欢某一个孩子,或者不喜欢某个孩子的某一方面,这没关系,因为强求所有教师爱每一个孩子,现实是做不到的。但是,你不能放弃、丢弃甚至嫌弃任何一个学生,尊重孩子,理解孩子,关爱孩子,帮助孩子等等,这就够了,这就是职业的爱,也是教育的底线。没有这个底线的教师完全可以另谋职业了。

第二、修炼专业素养,提高职业素养。最该读书的群体——教师,在现实环境中,已沦为远离读书之人。朱永新说过: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教师只有通过读书,读专业书,读经典作品,读百科群书,只有终身学习,才能永葆自身教育活力,才能提升内涵,从而顺应形势。

第三、不断探究,勇于创新。互联网、云平台等智能终端的发展。教师再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霸主,也不是过去简单的知识传授者了。孩子们接收海量的信息,完全可以绕过课堂、老师这一路径。此时的教师单纯从知识角度看,都没有多大优势了,颠覆课堂已然到来,所以,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需要从新定位,这就要教师反思自我,做到常思常新,方可保证教育最佳状态。

今天的社会,没有人能确保一劳永逸。风险随处可见,教育也不例外。教师只有不断修炼,筑牢根基,教育人生才会精彩纷呈!

作者简介:汪帮胜,六安市裕安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