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莲光 | 由“人彘”引发的因果故事

 柳家李红 2019-01-08

阿弥陀佛

说起“人彘”这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历史故事,可谓是家喻户晓,每每谈及,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芸,唏嘘不已。

这个故事中有两个重要的人物,一个是汉高祖刘邦的发妻吕雉,一个刘邦的宠妃戚懿。吕雉不仅是刘邦的结发妻子,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司马迁在《史记·吕后本纪》中对她的评价是“政不出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如此“刑罚罕用的一代明君”,实在无法想象“人彘”竟与她相关。戚夫人本名戚懿,刘邦称帝后被封为夫人。戚夫人出身寒微,父母均为人奴,十八岁时偶遇刘邦,始得百般恩宠,富贵加身。史载,戚夫人美貌过人,擅跳“翘袖折腰”舞,且长于鼓瑟,可以说是当时著名的歌舞名家。

刘邦得到戚夫人之后,渐渐冷落了曾与他生死与共的结发妻子吕雉,这令吕雉对戚夫人心怀恨意。几年后,戚夫人生下一子,名叫刘如意,后被封为赵王。刘邦先立吕雉之子刘盈为太子,后又对刘如意钟爱有加,欲改立太子,这使得吕雉对戚夫人更加恨之入骨。刘邦死后,虽然在吕雉的全力辅佐之下,刘盈得以继承大统,但吕雉对戚夫人的恨意却难以消减。于是,吕雉将戚夫人关于永春巷舂米。戚夫人悲痛欲绝,作歌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吕雉得知此事后,以此为把柄,毒死了刘如意,砍断戚夫人的手脚,挖去她的双眼,熏聋了她的耳朵,灌了哑药,关在茅厕之中,取名为“人彘”,还特地安排皇帝刘盈去看。刘盈生性柔善,得知“人彘”就是戚夫人时,不觉大惊失色,泪流满面,从此一厥不起,天天借酒浇愁,不理朝政,只当了七年皇帝就病死了,年方二十四岁。

关于这段故事,史料中多有记载,可以说是铁案一桩,人们读到这个故事,不免感慨万千。孰不知,到这里,这个故事远远没有结束,被称作世间第一善书的《安士全书》为后人呈现了这个故事的因果本末。

《文昌帝君阴骘文》开篇便说:“帝君曰,吾一十七世为士大夫身”,由此展开了文昌帝君十七世轮回的画卷。

其中有一世,文昌帝君见秦朝暴政,视民如草芥,他便奏请天帝,甘愿下凡为人,拯济百姓,不想天帝却命他投胎去做刘邦的儿子。文昌帝君虽心有不甘,却不敢违命,于是被临生天神所挟,来到修复一新的阿房宫上空。在空中,文昌帝君看到刘邦正与宠妃戚夫人亲昵晤语,不觉被天神推了一把,坠入戚夫人怀中,生为夫人之子,由此便成了刘如意。刘邦见刘如意风骨非凡,与自己颇为神似,便生了改立太子之心。书接前文,刘邦死后,戚夫人母子因此先后被吕后杀害。

刘如意死后入中阴身,心中愤恨难平,往世所积阴功顿作烟云,暗发毒誓道:来世我愿化身毒龙,生吞了吕后方解心中之恨!人常说“好的不灵坏的灵”,没想到,文昌帝君这个毒誓果然应验。

话说吕后死后,投生邛池县,名叫吕牟,成年后做了县令。戚夫人也投生到邛池县一户贫苦人家,长大后嫁与张汉为妻。两人一生穷苦不堪,且无子嗣,以割草为生。这一天,老夫妻来到野外割草,想到平生之事,老妇人不觉涕泪双流。哭泣中,老两口儿割破手臂,两臂相交,让血流入一块石头的洼处。老妇人说道:“假如石头下有任何的生命,我都会把它当做我的儿女。”

此时此刻,文昌帝君的中阴身正凝视着她的一举一动。见到前世母亲如此伤心,文昌帝君的心头一阵酸楚,瞬间融入血中,化作了一条小金蛇。第二天一早,老夫妻来到石头旁,搬开石头,发现了这条小金龙,无比爱惜地把它捧在手中,带回家中喂养。一年后,这条小金蛇头上长角,腹下生足,已经长成了一条龙,并能神通变化,助力风雨。随着龙的长大,它的食量也不断增加,它便开始偷吃别人家的猪马牛羊。有一天,这龙吃了一匹马,不想却闯下了滔天大祸,原来这马乃县令吕牟所养。

县令吕牟得知自己的宝马被恶龙所食,勃然大怒,下令将张氏老夫妇绑到县衙,说他们饲养恶龙,祸乱乡里,如果三天内不交出恶龙,就要把他们开刀问斩。这龙得知消息后,化作一位翩翩儒生,来到县衙,对县令说:“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你的马被龙吃了,这都是宿世的因果使然,你怎么能杀了这可怜的老夫妻,给你的马偿命呢?”县令当然听不进他的话,下令左右把他轰出去。这时,儒生又说道:“我看你的面相,你已经离死不远了!”话音刚落,身形顿消,在场的人无不吓得魂飞魄散。

恶龙离开县衙后,马上向天帝上疏,说明戚夫人母子被吕后所害的前世今生,表示定要报此深仇大恨大可!还没等天帝答复,恶龙已经怒火中烧,飞身腾空,入狱救出张氏老夫妇,又返空中,吞云吐雾,呼风唤雨,借来海水,水漫邛池县四十里,这就是孝宣帝在位时著名的陷河之事。

读罢这段血雨腥风的故事,人人心中自有一番感叹,笔者亦然。正欲借笔抒怀之时,忽忆安士先生“邛池化龙”文后按语,莫如以此附后,供养诸君,善自斟酌。

[按]帝君虽以累世孝友,积功励行,然毕竟是人天小果,未修出世大法。是以一生帝王家,忽然立脚不住。幸得后来遭遇释迦,终成解脱耳。不然,怨怨相报,正无已时。所以菩萨苟欲救度众生,必得先乘般若之船,而后可入生死之海也。

内容来自腾讯新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