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故乡从来不曾远去

 老鄧子 2019-01-09

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的洛阳镇,是毛庆炎魂牵梦绕的故乡。这个山间中的小镇,有过许许多多个性迥异却精彩纷呈的生命,令离乡多年的作者惦念不已。


“小册子中写到的他们早已离我而去了,但他们的从容、他们的沉静、他们的友善、他们的坚韧却牢牢刻印在我的心底。”正因为有这份浓烈得无法释怀的情意,才有这本质朴却生动的《洛阳小镇风情》。


洛阳镇小岭冲老村


《物流,曾在肩膀上进行》写的是“脚上一双草鞋,肩上一块垫肩,头上一顶帽子”的挑夫。他们每次出门担子都挂着一个鼓囊囊的小袋子,袋子里装的是足够吃上几天的干粮。“夏天顶着烈日,冬天冒着寒风;雨天一身透湿,深秋一头严霜”。


与此文有着同样原生态描写的《驼铃摇醒山间的黎明》,写的是行走在山山水水之间的马帮。马帮也好,挑夫也罢,在毛庆炎朴素平淡的笔下,成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中最活泼的元素,展现的是浓烈的烟火气,刻画的是芸芸众生的坚韧与隐忍。


“他们脚下的路像一张网,这张网联结着远远近近的城镇——就像血管组成的网确保了人体的永不衰竭一样,这张物流的网则确保了物资流通和社会繁荣。”这句话彰显的是底层民众默默无闻的付出对于整个社会的深远意义。


或为文化繁荣打底,或为经济发展出力,或为社会进步献出心和力。正如被许多城里人看不起的农民工,如果没有他们,那些看不起他们的人哪来的居可安业可乐?


洛阳镇街景


“我记录了一个街坊,就等于走近了一个街坊;我记录了一件往事,就等于离小镇近了一步。待我记录完了,街坊和小镇就跟我在一起了。”在毛庆炎看来,他的写作只是“记录”而已。


但是在我的眼里,他的写作却无意中变为替故乡的小人物与故乡这个小地方树碑立传。身在万丈红尘中,谁个不是小人物呢?自以为有点学识就以为他人愚昧,自以为有点权力就以为他人卑微,自以为有点聪明就以为他人蠢笨,这是多么可笑的不自量力。


鲁迅先生早已在《祝福》中把“我”在祥林嫂面前的尴尬处境揭露得淋漓尽致。在《洛阳小镇风情》的写作中,毛庆炎不是游离于风情之外的,而是有置身其中的享受。马帮中年纪最长、资历最深的途正照大爷,肚子里有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想当年,作者也曾在途大爷的故事里流连忘返吧。


他出于平等视角的写作并不是有意为之,而是源于内心的自然而然。因为洛阳小镇是他的故乡,因为小镇的乡亲们组合成的气场呵护过他的成长。戏剧节开唱以后,小镇的孩子们最开心了。“开唱之后我几乎场场都到——平心而论,也不是因为我喜欢台上演唱的内容,而是喜欢那个闹哄哄的气氛。”


看戏


随县古县志上的洛阳店位置


打闹台的时候,是小镇最热闹的时候。小伙子们追追打打、你推我搡地走着,乡下来的姑娘们文静躲闪地走着,头发上抹了菜籽油脸上抹了雪花膏的女人们也在走着。大家一路走着,一路香着。“戏场上那种菜籽油和雪花膏的混合味儿,经过秋后阳光的蒸腾,弥漫得满场都是。”说白了,毛庆炎就是小人物中的一个,他甘于当小人物,乐于享受小人物这个身份带来的快乐。


穿着洁净、文静潇洒、眉目清朗的文丐,肩上总有一个鼓鼓囊囊的褡裢,里头是他们或写或画的东西。他们会把字画取下让人观赏,靠收取观赏者所付的费用谋生。记忆力极佳的刘义存,对他参与过的丧事记得清清楚楚。“哪一次有哪些人参加,祭文是谁写的、谁读的他都如数家珍;如果祭文是他主笔的,他还能当下一字不漏地背诵几段。”


家财万贯、金银无数的老郭家,从外头回来一到家乡马上下马下轿步行回家,还会先拜见老师然后再拜见父母。开着鞭炮小作坊的姜家,对于谁家殷实谁家窘困,他们心中自是有数,“真正到了窘困人家的门前,他们就不再问,直接掏出烟花就放起来”。放过就好,并不收费,图的是给人送上吉利。


等人前来抽签的算命先生


每一个生命都是自我世界里的主角,其安稳、康健、幸福无不需要周围人的帮衬与成全。在他或她欢腾蹦跳跃动的时候,周边都有露脸或不露脸的配角。每个人在担任主角的同时,也必然是别人的配角或过客。清明节时年轻人是主角,可以缅怀先人,可以聚会热闹。


而老年人中,腿脚走不动的就坐在自家门口与人搭话,眼睛不好使的只能听音辨人。“小镇人有成人之美的本性,常常把别人的不幸当成自己的不幸,也常常把别人的喜事当成自己的喜事。”


从外地来的西医史亚东先生年年带着家人背着药箱到处给孩子们打针抹药,预防天花和麻疹。他一个孩子一个孩子地进行预防,不会漏掉任何一个。


最重要的是“所有这些都是免费的,一切开销全由史先生自己负担。”因为相处怡然融洽,连打牌也带上几分柔和无争的色调,仿佛可以全然不在意输赢,而是在与时光做着长长久久的周旋。


洛阳镇银杏谷 


毛庆炎记录的是一个个生命,描绘的是一幅幅风俗画,这些生命是风俗画中最动人的一缕亮色。有了他们,画面才动感、鲜活起来。这便是游子频频回望故乡的缘由,现实中梦境里、风里雨里、顺境中逆境中,少年时中年时老迈时,故乡从来不曾离去。


与许多人的故乡一样,毛庆炎的故乡洛阳小镇其实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地方。小地方因为有这么多小人物,小地方也就不显得小。它往往蕴含着无法言传的深与无比辽远的大。“我只愿去体味、去寻觅其中的‘情’和‘义’,以及相伴而来的‘真’和‘诚’。这是赖以兴旺和发达的‘生命’——当我回溯小镇历史的时候,尤其感到了这一点。”


毛庆炎先生


对成长于故乡的人来讲,小小的故乡就是大大的世界。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的边界也许就是村口的那株大榕树。心有多小,故乡就有多小。心有多大,故乡就有多大。


心中尚无世界之概念的时候,故乡就牢牢地矗立在天地之间。故乡不仅不会随着人的年纪变大而扩张,反而会因为人的眼界不断开阔而日渐缩小,在日渐缩小中拥有更多被言说被讨论的可能。


正因为如此,毛庆炎的《洛阳小镇风情》对于那些牵挂着故乡的人来说就有了品鉴的意义。


《洛阳小镇风情》


《洛阳小镇风情》拉页


海天出版社“地名古今”文丛三种


罗雪村画张家鸿肖像


这是六根推送的第1578篇文章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