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阳明病固基篇

 醒真 2019-01-09
古法经方,科原中医原创课件。

阳明病
解说:太阳主寒水,故太阳病为风寒郁表,腠理肌表不利,水液代谢的开散失常,以有汗无汗为治疗的分水岭;阳明主燥金,故阳明病为实热病,热伤津液,治疗上重在泻热润燥,存津液;《内经》:两阳相合谓之阳明,合是聚合收敛阳气的意思,代表阳明正常的功能是肃杀收敛阳气,光明正大不能容于邪祟,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正邪交争较为剧烈,化热伤津为之特征,阳明不降,既是阳明病。

阳明的病位:以肠胃、肺系实热为特征。
解说:阳明病分为经热与腑实,经热病位在肺与胃,以弥漫性的实热为特征;腑实病位在肠,以大便难、燥热特征;经热的形成主要来源于太阳病的表郁不解,邪气入内,内热不得宣散,心肺同居膈膜之上,心为火,肺为金,肺金以收敛下降使心火下移为用,宣发向外输送为助,同时心火温助使肺金不至于过寒,且心主血、肺主气,气血互助互用,以达心肺寒热平衡;也有本来肺就热的,外热又感受了风寒表证。以具体当下诊断为主。如今肺失向外宣发不达,向内肃降不及,郁久化火,火旺灼肺,发为阳明经热;其中医内科学认为的风热感冒,也为阳明经热,如银翘散之郁热,用荆芥、牛蒡子、豆豉、薄荷、桔梗相伍辛凉发散其热,肺主皮毛,宣散肺热于表而出,竹叶、芦根清泻肺热,与经方麻杏石甘汤之用法甚为类似,只是银翘散其热较轻;腑实大便难的形成,多为出汗太多,或利尿、或素体津亏,损失津液太过遂成。


阳明的病机:气分郁热,伤津耗气,合降不利。
解说:气分既指肺胃肠的实热证,热邪伤阴耗气,故阳明病以存阴液为主要治疗目的,在上的经热,以辛寒宣散,直折其热,如白虎汤,石膏辛寒清泻其热为君,知母泻热滋阴为佐,甘草、梗米生津助胃为养其正,且有护胃之效,津气耗损重渴者加人参生津化气;在下的大便难,以行气、泻下、润燥,直撤其燥实,肺与胃肠以降为顺,阳明为燥金,通降不行,则郁化燥火,伤津耗气;承气类方,腹胀用厚朴、枳实行气以推动腑气之壅滞,大黄泻下通便与之相佐,既是小承气汤,若是燥热之甚,潮热多汗,气滞之甚,腹大满不通,加重行气再加芒硝润燥软坚,就是大承气汤;若气滞不甚,以燥热为主,大承气汤去枳实、厚朴加甘草既是调胃承气汤。

阳明的诊断:
①发热多汗、怕热喜冷、口渴喜冷饮。
解说:里热熏蒸,迫汗外散,以汗出能带散其热,里热则喜冷为助,热盛则伤津,津不能上承于口舌,则口渴且喜冷,人体以冷饮救其热,热在肺其痰多黄且稠,舌尖红(舌尖为心肺)、苔黄。

②潮热、便干、腹胀拒按、尿黄。
解说:津液亏少,大便坚难,恶性循环则见外散潮热多汗,以下午3-5点阳明金气盛,收敛当令时多见潮热多汗,若人体迫津下泻以散其热,则见腹泻清水,口干舌燥等;大便不通,不通则滞,气滞则腹胀,有燥屎滞塞形成压力则拒按,按之腹痛,热多津液不足,则尿黄而少,要有整体观念,有喝水少的,尿也偏黄,夏天出汗多,尿则偏黄,变中要知常。

③脉大,右寸关有力为主。
解说:阳明为实热病,热则脉洪大,滑数,按之有力,六脉都可以受影响,阳明以肺胃部脉按之最有力带热为主,故脉象之辩重在右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浮取为大肠的气化位,热虽在肺,实为归于肺与大肠之上下不畅,气化不利所致肺热,热盛津液耗损,胃肠腑实土燥,火灼炼肺,肾为水,主封藏,津液耗尽,水枯未有不及肾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