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联趣话(358---359)

 一片心花正放时 2019-01-09
                                                
 
 
​一日一联趣话(358)

游趣三百联第92篇:题北京景山崇祯自盡之老槐樹。

近日有好友六无居士发来《登景山題崇禎自盡之老槐樹一首》,诗曰:
高龄疏叶影斑斓,犹自无言立景山。
已是甲申悬一帝,待谁数尽再投环。

这位“诗酒狂人”的七绝诗素来锋利如匕首、柔软似秋月,这首也颇有嚼头。其深味在于暗喻历史从来没有让人们警醒、它似乎也没有教会人们去吸取惨痛的教训,于是,崇祯皇帝在走投无路时上吊于歪脖老槐树的情景或许还会重现。那么,究竟会是何人蹈此旧迹?诗人没有明说,也不可能有确指,毕竟帝制已被辛亥革命推翻了一百年,中华大地已不再有专制君王,但原来的土壤还在,变相的或暗中迷恋的也许还会继续出现,但如果一朝走到人民的对立面,就可能有类似于崇祯的下场。但作者不说这些,他仅用“数尽”二字便涵盖了一系列的内容。所以,这诗触着了笔者心中的块垒,忍不住也步韵赓和一首,题为《步韵和诗酒狂人登景山题大槐树诗》,诗云:
经霜依旧见斑斓,孑立闲观万岁山。
歪脖不知前世事,犹将一臂曲回环。

据说当年崇祯以腰带自缢于观妙亭下的是一颗歪脖老槐树,可文化大革命期间,老槐树被当作四旧砍掉,直到1981年才在原址重新移栽了一棵有一百多年树龄的古槐。其模样也有些歪脖的景象。但此“歪脖”已非原来之“歪脖”,所以余方有“歪脖不知前世事”一句。至于“歪脖”将“一臂曲回环”意欲何为,就任凭读者自己理解好了。此诗写毕,又想何不趁着诗思还在,也题上一联,并列入“游趣三百联”之中。主意一定,便下笔写道:

     此处不堪留古树;当忧他日钓昏君

一日一联趣话(359)

游趣三百联第93篇:题香山曹雪芹故居。

北京曹雪芹故居纪念馆位于香山正白旗村。1971年在老屋的西壁上发现题壁诗,其中一幅与传说中的鄂比赠曹雪芹的对联基本一致,因此部分红楼梦学者考证此建筑是曹雪芹晚年生活和写作的地方。于是,此后便以老屋为中心建立起一座小型乡村博物馆。1983年4月22日开馆,傅杰题写匾额“曹雪芹纪念馆”。

曹雪芹纪念馆是一排坐北朝南的清式平房,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平方米。
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以及名著《红楼梦》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

纪念馆门口还有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匾。原来的题壁诗,重新进行了临摹复制并按原状展出。纪念馆周围林木葱郁,绿草如茵,环境优美而清静。村内不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竹篱茅肆”、“柴扉晚烟”等景点,还有茶馆、酒肆、古墩、石磨、水井和屋后的菜地,果然好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尤其是漫山黄叶,一到秋天便黄橙橙的一大片,令人陶醉。

笔者几年前参观时,曾吟下七绝一首云:
红楼遗梦世皆知,谁识芹溪潦倒时?(注)
独有香山黄叶美,不宜青史只宜诗。
(注)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居士。

诗中的“青史”当然仅指建立功名而实现政治抱负。曹雪芹一生潦倒,仕途没有些许长进。然而,“生于繁华,终于沦落”的曹雪芹,体验了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的全过程,使他深切感受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洞察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作品《红楼梦》里。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就这一份贡献来说,又有哪一位声名显赫的政治家能与之相比呢!

今日的游趣之联,就题香山曹雪芹故居。联文曰:

    漫山黄叶皆诗意;一壁残阳是故知。
​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