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智力理论

 木香草堂 2019-01-09

 智力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其定义有150多种,但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把它归属在个性的范围内,突出其两大特点,即成功地解决问题,有良好的适应性。

 近20年来,智力开发的研究以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和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为基础分化出两个研究主题。其中,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是智力的信息加工理论的重要代表,该理论在整体上超越了此前的所有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他们只从某个特殊的角度解释智力,而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方面的知识构成了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和智力经验亚理论。

 智力的情境亚理论表明,主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决定智力的内涵,智力在情境方面本质上具有独特性。情境智力在人们适应、选择、改造环境时得以体现,而这三个过程应该是放在一种层级化的相互关系中来加以理解。但同时也要注意的是,环境决定的是智力的内涵而不是智力水平的高低,此理论的实践观在于,如果需要理解和测量个体或群体的智力,就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结合他们的生活背景,这才是情境的真实含义。

 经验亚理论说明了个体对任务或情境的经验水平与他的智力行为之间的关系。简单说,当一个人开始承担一项新异任务时,他的智力(经验累积、式化的水平)就在执行过程中得以体现,并在自动化的过程中变得可以测量。

 在智力成分亚理论中,斯腾伯格认为,成分应由三个部分组成:元成分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操作成分是用于任务执行的过程。知识――获得成分则是用于学习信息的过程。成分可以将感觉输入转换成概念表征,或将一个概念表征转化为另一个表征,或将概念表征转化成动作输出。个体对成分处理的结果代表着智力实在的结果。

 在三元理论的层次结构中,斯腾伯格已经区分出了七种元成分,将操作成分和知识――获得成分各以三组成分或组合加以概括,并将元理论继续细化为更小的亚理论,使之成为一个完整体系。

 同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相对应,智力的多重理论指出,智力包括七个方面,即语言智力、音乐智力、空间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我认识(控制智力)和人际智力,后来又提出还有精神、关于存在的智力和自然智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