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盒
发文工具
撰写
网文摘手
文档
视频
思维导图
随笔
相册
原创同步助手
其他工具
图片转文字
文件清理
留言交流
练太极拳时怎样练精、气、神。
1.内家拳不外“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三种境界。若能练精化气,则体魄坚刚,外力不入,若能练气化神,则飞腾变化,意动形随,若能练神还虚,则人我两忘,形神俱选至此境界,虽不能粘而亦能制人矣。 2.太极拳之开合,鼓、呼吸、进退、即练其气于周身,使其能由“体觉”、“筋觉”、“触觉”,以敏其神也。或谓太极拳十三势行动心解。内经有云: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有气若无力,无气者纯刚。乍视之气为无用,知该节之所谓气者,乃人身“呆滞气”、“浮躁之气”,或发怒时之“暴气”。此种滞气、浮气、暴气,在发时,双足虚浮,重心必失,故谓无力。太极拳所谓之气,乃丹田之气,此种气清而平,能平而和,则通畅无阻,故与滞浮暴气绝不相同。拳经论气者甚多,如: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又:意气换得灵,便有圆活之趣。又: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又:气以直养而无害。又心如令,气为旗。又:腹内松净气敛入骨。又:气动往来气贴背。又:气遍身躯不少滞。又:腹内松净气腾然。又:意气君来骨肉情,皆言气之重要,全在学者能否辨别其清平与滞浮暴耳。故清平可贵,滞浮暴不可有也。 3.太极拳之呼吸,随体式之开合, “吸为开”、“呼为合”。呼则自然提得起,亦孥得人起,呼则沉得下,亦放得出人。吸本为人气而反为提,呼本为出气,而反为沉,盖太极呼吸之升沉,实为先天羔之消息。初练太极拳,气之呼吸:专尚鼻而不尚口,与普通鼻吸口呼者不同。艺高者胸腹中之气(出自中焦),可分为上下层气(谓称先天后天之气),呼时上层气(后天气),由鼻呼出,同时下层气(先天气)反降人丹田,吸时上层气由鼻吸人,同时下层气反由丹田逼上,此种境界俗称气通,凡练习正宗杨式太极拳术相当程度时均能达之。初习者不必过分以求免妨碍拳式姿势,只求动作和缓,呼吸自然,周身舒适而已,否则屏压抑制勉强使气沉丹田,势必易人歧途,以致发生痔疝等病,反而有害。 4.取名太极究为何意 太极本一圆形,为阴阳浑合之一体,太极处处求圆满,分阴阳虚实,故以为名。然此形容其外之体用也。不知人体中间一穴,为立命之处,名为大中极,大者太也,此穴即为人体之太极中点,“立炉安鼎一‘坎离交媾”即在此处。太极运转先天之,凝神入气穴,不久则丹田生焉,故太极能通小周天之气,较之其他练法来得快一点。 5.前辈练拳最高境界 练拳致柔,务先专气,专气以止至善之地者,丹田也,气能沉于丹田,即易经所谓“水火相济”,相交即坎离也。离心火,炎上,坎肾水,润下,背道向驰性各刚强,与柔弱正复相反,人之腹中水独多,在十分之七,火二也,君相而已,易经后天卦,离为君火,即心火,为实火也。内经,命门火,即相火,为虚火也.因君相二火之煽拂,无一处非火之所不能到。火盛则病,国医所谓某处有火,西医所谓某处发炎。可见火虽散于周身,亦不减水之力之聚也。如身缺少水分,则便干枯,缺少火了,则消化不良,水火既不可缺又不可过于刚强。专气致柔,即气沉丹田与心相守之法,丹田者。丹鼋也,心在鼋中,水在上,是以水火相济也。 6.练拳浅识 练“立炉安鼎”、“水火相济”、“阴阳平衡”尚无很透彻的好老师指导,那么运用“静思悟拳”的方法,默默地弄懂它,锻炼它,逐步逐步地掌握它,达到练太极拳的目的。第一:修身养性,健康长寿。第二:继承祖国古老文化并发扬光大。 方法:先练精液,舌抵上颚,精液自生,源源不断咽人丹田,假设丹田处有一个很薄的锅炉,水在锅中,火在锅底下,先咽精液5次或7次于锅中,锅中有水,即点锅下之火燃烧,锅内才有蒸汽沸腾,源源不断,蒸汽上升,又变成精液,持久地上下往来,这属“练精化气”,“练气化神”。“血、气、精、神”,是生命活动的根本,亦是有形的阴质,气为生命活动的根本,亦是有形的阴质,气为生命的动力,“神”,是“精神意识”,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不可分离的,精为神之宅,有精则有神,精血又为神之母,气为精之用,而神又是生命活动最高主宰。“精足”,“气足”,“神足”,做工作就不觉乏力,精神饱满有劲头。笔者曾测验练拳一套,有125次精液咽人丹田(锅炉中),使离心火燃烧沸腾蒸汽上升,发现口中甘露玉液津津有甜味,那时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其乐无穷,乐在其中。笔者年高79岁,练拳61年,无慢性病,身心健康,40年未感冒,劳保医药费2001年尚余448元,健康来源,感谢太极拳,赐给我健康长寿快乐。但愿天下人都来学太极拳。
来自: 知足是福qto7s4 > 《文件夹1》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太极内功的特点及功理
李经梧传梅墨生整理 摘要: 欲习练太极内功,首先要了解太极内功及其道理。太极内功是太极拳术的深化与补充,它既是太极拳经过套路学习、...
浅谈《太极授秘歌》中的“尽性立命”
从人体新陈代谢的生理过程来看,水入于胃,由脾气上输于肺,肺气下降则水下流而归于肾,下降于肾的水液通过肾阴的气化作用,再使清者上升于肺,而布散周身,浊者下输于膀胱成为尿液而排出体外。二是肾...
杨氏内功太极拳的三步功法
结合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并吸取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的三乘功法,总结出太极拳内功修练的三乘功法,即"以身变手"、"以气变手"...
来丹田炼内功 哼哈二气妙无穷
来丹田炼内功 哼哈二气妙无穷。太极拳通过走架或站桩以及“刻刻留心(意)在腰间”的各种动作锻炼,把下丹田根基扎好,使丹田之气(真气)...
武当太虚拳-邹强
武当太虚拳-邹强太虚拳为武当内家拳种,由广东新会伍德文先生广传于世。【武当太虚拳宗师伍德文先贤小传】伍德文(1884年~1974年),别字柏,号雪波,祖籍广东新会县外海镇南山乡人,出身书香世家,崇尚...
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
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杨式太极拳为何强调内功训练 关于杨式太极拳为什么要强调内功训练的理由,首先,太极拳作为内家拳,必须以内功修练为宗旨。结合并吸取道家的“练精化气”、“练气化神”...
“三丹田”理论在太极拳中的体现
“三丹田”理论在太极拳中的体现。拳术有重技击之实质要务,这样一方面要追求内气充盈的丹田内功之力,一方面还要追求技击上的方式技巧...
一代真仙,张三丰当年是怎样修行的?
拳术有重技击之实质要务,这样一方面要追求内气充盈的丹田内功之力,一方面还要追求技击上的方式技巧,因而不得不减弱在丹田内功上的深...
流传在安徽蚌埠的心意开合太极拳
流传在安徽蚌埠的心意开合太极拳。一九七二年刘凤呜老师在安徽省蚌埠市收授以周少学为首的近千人的武术习练者,传授了他自己融合了心意...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