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继文国画作品

 llssmm44 2019-01-09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莫道村居少长物 117×69cm 2017年


福建诏安,地控闽粤,素有“福建南大门”、“漳南第一关”之称,更有“书画之乡”之誉。诏安书画始于唐代,盛于明清。开元年间,“以书画入凤阁”的书法大家钟绍京首开诏安书画风气之先河,在清代逐步形成中国传统画派中的一支地方性流派——诏安画派。在诏安当代众多书画家中,高继文先生是其杰出代表。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蛙鼓兆丰年 66×34cm 1988年


高先生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大半生潜心书画艺术,既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与地域特色,又不局限于此,更呈现出人艺俱老之气象。放眼全国,当今艺坛,这样的大家也是屈指可数。眼光一向甚为挑剔的著名美术史家、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传席先生就誉之为“白石之后有此翁”!



— 高继文 —

Artist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高继文

1930 年生于诏安。又名南楼、茆园,斋号三溪草堂。现为诏安书画院名誉院长。

出版

2002年《高继文画集》

2009年《高继文画集》

2016年《高继文师生中国画联展作品集》

2017年《从艺漫谈》

— 名 家 评 论 —

Expert comment


白石之后有此翁。

——陈传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艺文载道友情长,老笔生花有妙香。

米寿仙翁齐八怪,创新天地岂寻常。

———周笃文 中国新闻学院教授,原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稻香时节 180×96cm 2012年


先生僻居海隅,远离京沪大邑,亦幸未为时风所左右。孜孜矻矻,兀兀穷年,终得大成。放眼前史,先生似于吴缶庐用力颇深,得其老辣劲道,复济之以野逸。气厚,色不掩墨,殊为难得。

———衲子 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著名书画家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此去家乡风物好 136×68cm 2016年


高先生一直在他的故乡诏安生活,也一直在故乡作画,画了一辈子,这很不容易,也很不简单。他对故乡、对世界、对时间,都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的认识与美学。看他的作品,最强烈最深刻的感受就是“朴茂”二字,朴茂之气,朴茂之美,扑面而来。视觉的感受之外,心灵上也受到深深的触动与感动,让你对生活产生更深的感受与思考。

———杜大恺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研究所所长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佛洞奇观 180×97cm 2005年


高继文先生耄耋高龄,还不断作画写字,这是他个人的福分,也是诏安的福分!

我在福建的时候,即闻其名,但无缘相识,今天看了他的画,非常高兴。他的画,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用笔洗练,可见老先生在中年下过苦功。现在老年了,他的画仍然保持青春气息,这让熟悉他的人感到很欣慰。一名书画家,到了晚年,还能笔耕不辍,说明他的心情、心思是比较年轻化的。画面整洁、明快,这也反映了身心健康。所以,从养生的角度讲,高先生的画,有百岁、超百岁的气象。这是非常令人欣慰的。

我作为同乡,旅食京华,能看到高先生的创作,非常高兴。同时也希望通过高先生,转致我对诏安的回忆跟思念。

———石开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研究员,著名书法篆刻家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耕罢 115×68cm 2017年


魏晋时期,在玄学和禅学的作用下,中国绘画实现了艺术的自觉,其特征表现为“以形写神”和“畅神写意”。禅学坚持以“心”为本,认为“心”是世间和出世间的依据,也是解脱的主体和动因。心学把整个大千世界都看作人心的延展,从而成为一种主观的意境。禅学的心本体又被称作佛性、法性、般若、如来藏等,转化到文学艺术领域则成为性灵、灵性、灵感。这种艺术本体论受到历代文人的追捧,导致中国绘画总体上朝着文人写意的方向演进。

文人写意画是中国绘画的主流,但这一香火在近代西方绘画的冲击下已经是不绝如缕。今天我们看到诏安画家高继文先生还在做这样的坚守,应当说是难能可贵的。高先生的画用墨上超逸绝尘,结构上从心所欲,坚持诗、书、画一体的发展方向,具备了典型的文人写意画的诸多要素。

———何劲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文化艺术室副主任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吹面不寒杨柳风 89×96cm 2002年


高继文先生花鸟画当属传统文人画一路,在闽南画家中独树一帜。其作品题材涉猎广泛,乡情气息浓郁,在笔墨形态上承接先贤经典,形成了一套熟练而完善的技法语言。我认为高先生的作品有三个显著特点:其一,“书韵”。画作线迹顺逆自如,色墨互渗自由,显现出放笔直抒畅快之意,因有此不凡书法功力,作品就有了高品质的骨线支撑,大大增强了灵动飘逸的笔墨韵味。其二,“画趣”。在一些司空见惯的绘画题材的处理把握方面,高先生善于以小见大,以虚见实,不似之似,从容取舍,他注重强化主观艺术感受,通过意象造型的营造和生动情景的设定,提升画中物象的鲜活品味,从而拓展了作品意趣的无穷想象空间。其三,“诗境”。人文情感的诗性注入扩充了高先生作品的容量,他的许多作品都自作自题诗文,诗画有机结合,以此抒发情愫,加深旨趣,丰富内涵,展示出其多方面的综合艺术素养。综上,奠定了高继文先生中国画作品气象正、情趣雅、品质优的艺术特色。

———郭东健 原福建省画院院长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泼墨写芭蕉 95×67cm 1995年

笔墨厚重老辣,格调淡远自然。大道同尘妙契,养怡可得永年。

———鲁晓波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芦苇仙鹤图 68×136cm 1992年

高继文先生一直生活在闽南小城,画的都是自己熟悉乃至饱含深情的人与物,他积六七十年的情感与功力,乃成自家面貌,极为不易。放眼全国,这样的画家也不多见,有必要推介到更多地方。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正需要这样的画家。

———卢禹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八闽三味 67×45cm 1998年

高先生的画,可以看出在继承传统方面下了极深的功夫,宋元以来,直至青藤、白阳、八大、石涛,都对他有很多滋养。但是,他的笔墨语言又是鲜活的,是结合自身条件而创造出来的自家面目。我也画画,故深知其中的艰难。

———刘万鸣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兼中国画院副院长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故园拾趣 68×136cm 2017年

高老的笔下,浓郁的地方特色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无论是田园风物还是妈祖庙与海光山色,闽南的生活场景顿时鲜活起来了。这是将平生功力都融入到对桑梓之地的拳拳深情中了,特别令我感动!

———买莘民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主任、教授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农家美味 45×67cm 2017年

笔墨淋漓生意满,春花秋实皆文章。高老茆园先生所作花鸟,一见俨然,再读蔼然,笔墨超逸,格高趣新,谓之南闽奇葩,当之无愧。所谓高手在民间也。

———许宏泉 著名画家、鉴定家、批评家、作家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荒溪野渚 82×52cm 2018年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重九食芋 45×68cm 2014年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数朵莲花自在香 186×96cm 2015年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门朝大海 68×68cm 1989年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山水之间 68×68cm 1989年



“继之以文——高继文中国画作品展”将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展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