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美术当代紫砂中青年陶艺家精品系列专辑

 沙漠紫藤 2019-01-09



八集专题艺术片《壶开生面》王福新摄影

中国传统工艺大师,国家级助理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196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1983年即开始从事紫砂创作。由于天性聪颖,加之勤奋好学,触类旁通,静心感悟紫砂艺术之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紫砂语言。作品深厚淳朴,典雅大方,做工细腻,线条流畅,极富神韵。1998年进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深造陶瓷造型设计,2011年进入清华美术学院进修,使作品更富学院派气息。2002年创办“兄妹陶斋”工作室至今,制作设计了诸多黄龙山大红袍朱泥壶系列作品,这些壶精工细致,红艳玉润,深受海内外紫砂收藏家的青睐。


鼎朴日记

八集专题艺术片《壶开生面》之王福新


二十多年前,在研究茶文化时,总会听到友人提到的一句术语:“孟臣淋漓。”孟臣是指朱泥小品壶的统称;淋漓是指泡茶前,先用温水冲洗壶内外,是洗壶欲热的过程。朱泥壶烧成后结晶度高,外观亮丽呈玻璃相,不经温润洗壶的过程,直接用开水冲泡,很容易使壶在骤冷骤热辗转之间,惊开破裂,甚至炸开。孟臣是明代宜兴紫砂大师惠孟臣的名字,他一生以做朱泥小品壶最多,后朱泥小品壶就以“孟臣壶”来称,谓朱泥壶。传世的孟臣壶以“胎轻壁薄、壶轻体丰、形朴质厚、小巧灵秀、红韵富贵”等特点而著称于世,这类朱泥壶之底款刻有“惠孟臣制”楷书印款。孟臣壶款最适用于泡台湾茶系、武夷岩茶、铁观音、凤凰单枞等乌龙茶,深受台湾八闽及潮汕地区饮茶人喜爱,并与茶一起远销到欧洲、日、韩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国。这些跨洋出海的远销壶大都以朱泥或红泥为主,于是欧洲曾一度把紫砂壶译成“红色的瓷器”,由此可见“孟臣壶”在紫砂发展史上有多么重要的地位。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是这样评述孟臣壶的:“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酌无一两……”袁枚是清代大文人,美食亦是他平生一大爱好。随园是居所,说明袁枚先生日常所用孟臣壶居多,他如此评定孟臣壶,可见孟臣壶在泡功夫茶时的重要性。

台湾,大中国地区中,重要的乌龙茶产区,著名的福寿山茶、梨山茶、阿里山茶、冻顶茶等名品,均为优质的乌龙茶。冲泡乌龙茶(或称功夫茶)时,朱泥壶是绝配,常听台湾朋友说:喝乌龙茶唯一不可缺少的壶,就是朱泥壶。用朱泥壶泡台湾乌龙茶,茶香四溢、茶水甘冽、润喉回甘、爽滑细腻、壶助茶香、茶润壶质、茶与壶两者互为相益。台湾地处亚热带,常年暑热潮湿,茶就成为每家每户最好的祛暑纳凉的生活必需品。80年代台湾经济腾飞,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喜茶爱茶的台湾人,自然争相来宜兴购买所喜爱的朱泥壶。王福新当时在宜兴紫砂界,特别是做朱泥壶、朱泥大红袍壶,已是赫赫有名,许多台湾人都知道他,也热衷收藏他的黄龙山大红袍朱泥壶。福新说:现在国内市场发展起来了,台湾藏家来的少了,但还是会有许多台湾收藏家来做客。虽不买壶,我依旧如往昔,热情招待,别让人家心里不舒服。福新如是说。

这次在筹拍八集专题艺术片,约谈王新妹时,新妹说她有哥哥,也有妹妹,哥哥王福新,妹妹王小妹,他们三人一起建立了,在陶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兄妹陶斋》,新妹说:她哥哥一直从事朱泥壶的设计与创作,特别是黄龙山朱泥大红袍壶,是她哥哥的紫砂壶被众多收藏家们追捧和青睐的壶品。

黄龙山朱泥大红袍,曾是多少收藏家们梦寐以求品茶的挚爱。我来宜兴十多年,也曾有许多友人托我寻求黄龙山朱泥大红袍,这种的紫砂臻品,可一直没寻到。记的,曾有位天津紫砂藏友问起朱泥大红袍时,我回答说:黄龙山朱泥大红袍古书曾有记载,现早已绝迹,市场上流行的无非是掺和了化工氧化铁以及硅化物,而形成红褐的假大红袍。那时的回答是对是错,我也不得而知,毫无底气可言。在现在紫砂界,做朱泥壶者,大都以赵庄朱泥,小煤窑朱泥为主要泥品,当问及朱泥壶艺家们大红袍壶之事,或说没见过,或说早已绝迹,或有甚者说大红袍本就没有,这种深红色是茶水养出的,专家们都如此多说法,我只得把疑问暂且放下,但心中的悄然,却时时浮现,心想如能寻到踪迹,一定要探问究竟。

     今天听新妹说,她哥哥是黄龙山朱泥大红袍壶艺家,一定要探问究竟。如约而至,我今天上午到了王福新工作室,福新用才出窑制作的朱泥大红袍笑樱壶,泡上一壶浓醴的宜兴红茶,飘逸出诱人的茶香,浓如血珀的茶汤在玻璃杯中格外迷人,我们就由这把笑樱壶开始谈起。福新说:“笑樱壶是传统经典壶款,端庄典雅、稳重古朴,我把这壶款嘴、把稍作改良,更适宜朱泥大红袍制做成型,这壶有450cc容量,应该是大红袍的大品壶了,也是大红袍朱泥壶手工制作的极限。”呷了口茶,他又说:“朱泥大红袍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它烧成后外观红艳亮丽,不用养护,就有自然的玻璃光泽。外观壶红色如血、有生命活力,具有吉祥富贵寓意,大众都会喜欢;二、黄龙山朱泥大红袍是属朱泥矿类,是朱泥类中最为稀少的矿源,是紫砂原矿中极珍贵原矿之一;三、朱泥大红袍烧成后极易发茶,透气性好,结晶度高,最适宜泡乌龙茶,同时又适宜泡红茶、普洱茶等各种茶品;四、朱泥大红袍制做成品难度高,烧成难度大,所以朱泥大红袍正品较低,所以也是大家心仪于追的目标:五、朱泥大红袍敲击有金属般铿锵之声,说明这种矿料含铁量高,又富含各种微量元素,长期用这种壶饮茶,有益健康。”是的。正因为朱泥大红袍有如此诸多优点,所以它让人一壶难求,朱泥大红袍由于收缩比例在25%至30%之间,它烧结的温度越高,收缩比例就越大,在烧成时也就越容易变形损坏,一般来说朱泥大红袍烧壶成温度约在1100摄氏度。前人在成型工艺,烧成技术不完善时,制成的朱泥壶十有八九都有瑕疵,于是在行内 传术语:嘴、把不歪、口盖不翘,不是真正朱泥,由这一说法可见,一把朱泥大红袍壶成型难度之大。可以说历古至今,流传下来的原矿朱泥大红袍壶都能找出毛病,只是多与少而已!

王福新中学毕业后,就进入江苏省陶瓷公司下属的正新陶瓷厂开始工作,由于他工作认真负责,在诸多技术问题上刻苦钻研,很快被厂领导看中,培养成最具技术含量的烧窑师傅。以前正新厂中有多种窑类,如:梭式窑、隧道窑、辊道窑、推板窑、截面窑、方窑等,当时正新陶瓷厂主要煅炼陶瓷耐火材料器物,窑炉温度都要在1360度高温。每种窑温要求不一样,控制技术也不一样,当时电子控制设备不多见,对窑温掌握完全靠经验和长期实践。要全面掌握各种窑的烧成方式,实在不易。福新肯探究,又能虚心好学,许多老师傅都倾囊相授,经过多年努力他全面掌握各种烧窑技巧,也是厂内全面掌握各类烧窑技术的不多几人。谈到当初厂中学习烧窑功夫,福新不无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当初在厂中细统学习和磨炼各种烧窑技术,我的朱泥大红袍就烧不出这么好的水色,朱泥大红袍做壶功夫是手艺,烧窑更要水平。这岂是一朝一夕能学是的会的。”王福新烧成的朱泥大红袍,不用茶养就润泽如有数年养护的包浆,真让许多人大开眼界,福新这些壶正是他自己在窑炉中,亲手烧成。

从1984年起,福新在工作之余,开始和大妹王新妹一起做紫砂壶,上手快又好学的福新,很快就熟练的掌握了成型技术,以及各种创新手法。完成基础修练的他,开始把目光投入制壶难以成型的朱泥壶的制做。朱泥料应归属于红泥类,细分有黄龙山朱泥、黄龙山朱泥大红袍、小煤窑朱泥、赵庄朱泥等,矿产区不同,朱泥的特性就有所区别,都呈现红中泛黄色,之深浅稍有区别。朱泥未烧成前大都呈黄褐色,烧成后色泽都呈红艳中泛桔黄色。不同点是,未烧成时黄褐色深浅稍有不同,比如小煤窑朱泥呈土黄色、赵庄朱泥呈桔黄、黄龙山朱泥大红袍呈深黄兼金黄。这几种朱泥质感、功能性各有千秋,如单以烧成的色泽以及使用功能性而言,黄龙山朱泥大红袍更胜一筹。它光洁如镜,色润而饱满,细腻而柔滑,红艳迷人。

在谈到朱泥大红袍成型工艺时,王福新说,朱泥大红袍泥料很难成型,需要长期摸索才能掌握。在做朱泥大红袍时,首先要打泥条,泥条要打的用力均匀,使它服帖又泥门收紧。在做壶围身筒时,一定要一气呵成的做完,不能中间停顿。一旦停手必须放入套缸内,使它干湿一致。如不这样,烧成时。一定会有问题。

平时在把玩摩挲大红袍泥壶之时,自然会有温润的包浆,用茶水养护更能加速包浆上色。以我个人经验而言,在摄影棚下,拍摄大红袍泥壶光线极难调节。它的光洁面犹如瓷器拍摄一样,会多面反光,产生许多亮高光点犹此如可见黄龙山大红袍玻璃相更为光洁。

当谈到如何会得到这些黄龙山大红袍朱泥料时,福新回忆说:在1990年前,我还是以赵庄朱泥料来做壶。当时我做的壶大都以传统朱泥小品为主,因为做的朱泥小品做工精致,造型追求传统,选料精良,煅烧讲究等特色而受到台湾、香港、及东南亚等各国壶友们的喜爱。大约在1990年,有一次到练泥高手许师傅家喝茶,许老师神秘的从茶盘上拿出一块泥料试片给我看。我一下就被这试片吸引住了,经过茶水养护过的试片,红艳华贵、皮相润泽,已明显形成包浆,把试片放在手中抚摸,有油脂的滑润感。”福新回忆着以往二十多年之事,如数家珍,可想这大红袍朱泥对他印象之深。十多年朱泥壶制壶经验告诉他,这就是大家传说,却不得以见到的黄龙山大红袍朱泥。福新认出泥料,也得到许师傅的证实。当问及许师傅这料多少钱一斤时?许师傅的报价吓他一跳,一斤矿料50元,要想当时人均工资也就100多元一个月。当时矿料加工还是用不磨加水研磨,再用石膏磨具吸水后,锤炼,这样加工后的一斤泥料也就能用到四两。深谙这些泥料加工方法的福新说考虑考虑,就告辞许师傅。回到家已很晚,睡下后怎么也睡不着,那些刚看到的大红袍朱泥,一直在他眼前闪现,让他辗转反侧,一夜未合眼。想想自己如不早早下手,在高手如云的丁山紫砂界,肯定有其他人会下手的,因为许师付练的泥,当时是紫砂界公认的好料,一定会被其他明眼人拿下。第二天一早,福新带上定金,一下子在许师傅家订了3.8吨泥料。事后他凑上所有积蓄还不够,于是就把自己心爱的摩托车卖了,才算补上空缺。当说完买泥料的故事,福新说:当时如不是下狠心,买下这些大红袍朱泥,我的朱泥壶就不会被这么多国内外的收藏家认同。看得出福新到现在都为当初的决定,而感到庆幸。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勇气和果断,正因为当初的决定,成就他在黄龙山朱泥大红袍的地位。材料决定了制壶工艺,稀缺黄龙山朱泥大红袍是福新扬名的依托。

福新做人低调而平和,不追求浮华,从容的坐在泥凳完成着一把又一把的朱泥大红袍壶,大红袍壶在他手上得到拓展,他从新诠释、传承者“孟臣壶”。壶在他手上,承载着道,承载着瑰丽而富贵的中国红。

 

                                                                   2015.9.4 晴 子夜鼎朴写于文造馆


平乐古镇景点  有宅荷香

     莲花,荷叶青翠,荷香飘逸;花香悠远,沁人肺腑。夏日骄阳似火,蝉燥炎暑之时,居室庭院种上一池荷花,亦是盛夏中的一份清凉,一种品正气定的雅趣。古镇有宅客栈,虽偏于小巷里弄,客栈设计布置却古朴典雅,清幽宜居。特别于庭院之中深栽净莲,亦是主人一种追求莲品的格调。荷花素有高古、坚贞、纯洁、清心、素雅等花语品性。在庭院中种植,亦有富足吉祥的寓意。



平乐古镇景点  绿意红辉

    平乐古镇,古称“平落”,现代改为“平乐”。史前蜀王开明氏时期,平落四面环山,山上植被茂盛,古木参天,平落镇也就形成盆地。平落近临成都,水利四方,白沫江由西向东顺流而下,乘舟数时能至成都。此地土地肥沃,四季分明,气候温润,农牧桑蚕业都很发达。古代平乐是宜居的富庶之地,亦是当地居民安居乐业的“福地”。古镇新建的“平沙落雁”景区,景色宜人,透过茂密的藤蔓深处,具有蜀西民俗特色的吊脚楼映入眼帘,绿意衬出的木结构建筑,古色古香,迭现古镇的人文风貌。



平乐古镇景点  石头通灵

   文明是从石头而起,我们祖先燧石取火,得到火种后,就结束了茹毛饮血的原始人类生活,而进入新石器的时代。石头有坚定、稳固、不屈不挠的精神。当我们在平乐古镇白沫江岸畔,到处可见经过千万年浪波逐流,被自然打磨成的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鹅卵石。放眼不远的江心中,也以各类高大坚实的巨石,筑成分流或防洪的水利设施。这些江心中的巨石,任由巨浪拍打或暗流汹涌,它都屹立力不动,真是“坚如磬石”。我为这些古镇石头而感动,以石为鉴,更能使人奋发向上,坚定信念,清心明志。



平乐古镇景点  莲池芬芳

    古德曾写下咏莲的诗偈:直饶热得人流汗,荷池莲蕊也芬芳。夏日三伏酷暑难当,却正是荷叶展开,莲花盛开,莲蕊吐露芬芳之时。四季更迭,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个季节各有它的优点和缺点,无有孰好孰坏之分。我们如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每个季节,因为冬天的寒冷才显现夏日的酷热,反之夏日的酷热也迭现出冬季的寒冷。季节的变换,时空的转移,唯有空出心念,感受自然中一点一滴之美,心境就会变得更好。当我们感受古镇莲池芬芳,享受莲清心的韵味时,只有夏的暑热才会造就莲花粉艳动人,淳朴高雅。我们在古镇欣赏莲池时,一点一滴之美,都是炎热酷暑赐予的。我感悟古镇之美,正如这莲花沁入身心,放下尘念中的执着。

 



平乐古镇景点  清静智慧

   平乐古镇以金华山天宫寺诸多摩崖造像,及观音寺等佛教文化而闻名川西,故来此游历拜佛问道亦是一段心路历程。佛教文化在古镇随处可见,正如代表佛文化的莲花在古镇诸多水畔池边盛开。在炎夏,走遍古镇街头巷尾,举头投足间就能觅到它的芳踪。莲花劲枝挺立,逾热逾艳;荷叶碧绿舒展,不沾水渍;茎枝宁折不弯,虚心向上;莲蓬育盈多子,苦心颐人;藕出污泥,洁白玉清。以莲为师,亦是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莲花与佛教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悉达多太子出生后的七步莲花生,以及在莲花座上,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佛和菩萨修行打坐,冥思静修时,皆在莲花宝座上等等,都是以莲为清思出尘,妙悟性空的寓意。莲花在佛教中,有去除烦恼之意。淤泥寓示着我们生长的五浊世间,由浊世中生出清净高洁的莲花,一定要通过学佛修行来做到。莲花生于夏日炎炎之时,人在炎夏最宜烦恼,它却在烈日炎炎下更为艳丽,盛开的莲花亲近碧波,碧波有清凉世界的寓意,荷花能克服炎夏之烦恼,生于清凉世界,这也是人生理想的家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