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1.“任务驱动法“结题报告
2019-01-09 | 阅:  转:  |  分享 
  
"任务驱动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结题报告赤城二中王建军一、课题的提出现代信息技术是学生进行学习、开展研究、了解世界的工具,
通过计算机、互联网的教学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性、探索精神、研究能力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信息技术课
与传统学科课程相比淡化理论知识传授,更多地关注学科之间的联系。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在中专学校计算机教学中提出了“任务驱动”
的教与学的方法。目前,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普遍采用了“任务驱动”这一教学模式。“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
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郭善渡教授把它称为“单刀直入法”或“黑箱方法”。也可以说“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
理论基础之一就是“黑箱方法”。黑箱(BlackBox)是只知其输入和输出,知其内部结构的系统,或者说黑箱是内部结构一时无法直接观
测,只能从外部去认识的系统。从外部观测那些具有某种功能而内部结构不清楚的系统,通过输入变化所引起的输出响应,分析系统的状态过程,推
断系统的行为,这就是黑箱方法。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研究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中专学校人才培养的需要,是解决本校实际问题的需要,是发
挥中专学校课程资源优势的需要。。“任务驱动”教学法便于实现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教学意图。为此,我们提出了“在中职课堂教学中实施‘任务
驱动教学法’”课题,计算机科学技术内容十分丰富,专业名词和术语很多,中专学生学习这些枯燥的高深理论,他们往往会望而却步的,产生厌学
的思想。而利用“黑箱方法”,可以将一些复杂的、专业性特别强的专业知识封装起来,使其看起来表面化,简单化,把封装起来的部分视为黑箱,
可以先知其然,而暂不深究其所以然,不必要为了了解所谓的系统而在原地踏步,裹足不前。“任务驱动“的学习方法,符合计算机课程由浅入深
的层次,这样,为教师在这方面提供了教学依据,针对中专学生的特点和科目的特点,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计算机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能力4口将“
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常规教学方法贯彻到日常教学工作中去,并将此方法推广到其它学科教学中去,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
使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发生根本改变,实现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目标,拓宽本校教研的视界。二、课题的解
说(一)任务驱动:“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
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在中专计算
机教学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
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优势,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操作计算机,通过不断地实践,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掌握知识,提高了操作技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二)计算机教学:计算机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驱动
”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在信息技术
课中体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
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一)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
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的。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
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动机
;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挑战和激励学生前进。(二)“任务驱动”与探究式
教学“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
习。“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
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英国教育家斯宾塞曾说过:“坚持一
个人无论怎样也不过分的事情,就是在教育中应该尽量鼓励个人发展的过程,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而引导
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任务驱动”
教学法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
验提出并解决问题,学生不再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有了自我建构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来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四、研究目
标(一)促使师生改变传统的观念和角色,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引导、促进、控制、咨询的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
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通过“任务驱动”的研究,改善计算机课堂的教学设计。通过“任务”的设
计,转变教学方式。改变常规的教师手把手地灌输知识,学生依样画瓢似地囫囵吞下这些硬灌进来的内容的传输方式,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和
实践能力,把静态的教学变成全体学生主动参与的开放式教学,尤其重视个性化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有尝试成功和创新的机会。(三)通过“任务
驱动”的研究,探究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相对独立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总结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教学中
的经验和教训五、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文献研究法查阅并学习与本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类书籍等资料,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理论修养
,借鉴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提取其精髓,为自身教学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2.问卷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信息技术课的心理特点,
掌握学生信息技术的水平和能力,搜集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意见、建议和要求,有针对性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3.个案研究法:通过个
案研究法,在学生中间确定几个学生个体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认真研究学生个体学习心理的变化,分析共性和个性,做好研究
记录。4.行动研究法:通过行动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了解“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效果六、研究内容在中专计算机学科中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
,以此为突破口将“任务驱动教学法”作为计算机教学的常规教学方法,并将此方法推广到其它学科教学中去,形成新型的教学模式。?(一)探索
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任务为驱动”的教学策略。(二)在计算机教学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三)“任务”设计
要细分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小“任务”体现总目标。七、实施步骤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
17年11——20017年12月)选择研究方向,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撰写研究方案,申报立项,成立课题组,进行课题研究分工。第二
阶段:实施阶段(2008年1月——20018年8月)1、对学生电脑技能进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水平差异,形成调查报告,以便为平
时的任务设计明确目标。2、注重收集研究过程中的教案、课件及任务的设置与效果,形成文字分析材料,以便使用和研究。3、在一定范围内
开设公开课、示范课,进行课堂教学评价,并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作出详细的分析,组织课题组人员讨论、支流,在教学实践中把教学反思、研究
心得形成论文,收编成论文集,以便交流。第三阶段:结题阶段(20018年9月-11月)9月份,课题结题自审完善工作,召开课题总结会
议,整理结题材料10月份,拟定结题报告,编印《优秀教学案例集》、《优秀教学论文集》11月份,专家组做终结性评估、结题。做好成
果的总结、应用、推广工作。八、课题研究的成果(一)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采用“任务驱动
”教学模式,一节课就是一个具体任务,学生的听课是围绕着“任务”主动参与的。学习过程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
会遇到很多问题,有的可以通过阅读教材、参考书解决,有的可以同学间相互交流、讨论,有的则需要教师加以点拨指导。这样的教学,完全打破了
“教师一言谈”的局面,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改变以往“要我学
”为现在的“我要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围绕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将教学内容融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把知识
的学习和知识的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灵活变化、自由发挥,不断创新,在学
习中展示自己的才华。(二)任务驱动”教学法,改变教师教育理念的更新,提高了新课改的教研水平。使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我们一大批教师在课题实施过程中,是指导者,也是参与者,他们和学生一道操作,一起讨论,一起攻克电脑操作难关,其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有效
提高了自身的计算机应用素质。通过课题研究,我们的教师树立了正确的人才观和教学观,理解、掌握了计算机应用教学的理念和方法。从而真正成
为新课改的实施者、推动者和创造者,提升了我校计算机应用技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促进教师树立起新型的人才观和教学观,培养了教
师的教研素养,全体课题组的教师每人每年都在校内开研讨性的公开课,互相研讨交流,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在课题研究活动中,课题组成员在省、
市的教育和教学论文评比中获奖共有十多人次,还有多篇文章在校内交流。课题组教师掌握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理念和方法,真正成了新课改的实施
者、推动者和创造者。在课题研究中不断实践、总结、升华。在课题研究活动的带动下,课题组成员的多篇论文在各级各类教育和教学论文评比中获
奖,为课题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课题研究活动,促进了我校计算机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使教师业务素质再上一个新台阶。(三)通过课
题研究,解决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关键性问题,探索出了适合中专计算机教学的“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其总体模式如下:①创设任务情境②提
出具体学习任务③学生以任务为中心进行自主探索学习④学生通过小组协作讨论学习完成学习任务⑤学生成果展示和评价检查利用“任务驱动”教学
法实施课堂教学一般可分以下几步走:1、设定课题、提出要求、明确目标,创设情境。这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第一步,是基础的一步,关键的一步
。学生对这节课有无兴趣,能否以“快乐学习”的心态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这一步起着关键作用。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基础上,把总目标细分
成一个个的子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教师在设计“任务
”时,其应知(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重复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
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或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和处理新环境下的简单问题
。应会(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
上机操作;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发现问题并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总之,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统筹兼顾
,同时要体现“任务”的层次感,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操作性“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2、分析任
务,突出重难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在任务确定之后,为了能让学生发现完成任务所用的知识点,找到完成任务的突破口。教师就要帮助学生分析
任务,整理出任务中所包含的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然而,任务给出之后,不能老是由教师来分析任务,对于低年
级的初学者,首先是带着同学一起分析任务,发现任务中所包含的问题。然后告诉他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解决这些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
开始从带着学生分析任务改为引导学生分析任务。找出任务中所含的问题,让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以后就可以开始放手让学
生自己分析任务,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坚持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统一学生分析完问题后,他们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
的突破口,此时他们在“任务”的驱动下会对学习产生很浓的兴趣。在这样的情境下,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
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指导他们就学习方法、操作技巧进行介绍、交流、讨论,认识自己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这样不仅发挥
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把协作学习和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
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
作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队精神。4、注意评价反馈,对任务进行扩展和细化学生在自主学习时总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走入知识的
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时要注意观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走上求知的正轨。任务的完成不等于学习的结束,对于学生来
说,求知欲的强弱与教师的引导有很大的关系。学生的水平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任务的设计是有弹性的,那么完成的好坏也是有差距的,所以“不能
让学生吃得太饱,也不能让其饿着”,这就是教学过程结束前对任务的扩展和细化。(四)“任务驱动”教学法,培养了学生的计算机素养和自主探
究性学习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来接触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对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有了更深的了解,并更熟练地掌握了应用计
算机应用技术操作的基本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操作水平。课题研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主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根
据确定的主题自主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分析、归纳、概括,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获取及处理的能力。让学生知道在网络上怎样有效地
获取所需的信息,这比让学生掌握多少知识都重要。通过课题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得到了充足的发展。因而使得我校在省、市等各
级应用计算机应用技术应用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五)“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了学校的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通过课题研究,学校一大
批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明显提高,这批师生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成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研究的有力推动者,让新课改理念成为
学校校本教研发展的标向,从而全面带动了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九、存在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任务驱动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虽然取得一点成绩,但我认为对于课堂教学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如:在设置“任务”时,偶尔会使一部分同学感觉简单,而另一部分同学感觉较难;作品展示和评价环节,因时间关系,没有及时选取好的作品展示等。为了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我们要继续研究下去;通过不断学习教育理论,提高个人的理论素养和研究水平,不断虚心向同行学习,向专家学习,我们后面将继续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为推进学科教学全面整合、促使新课改向纵深发展作出一定的理论贡献。中专教学研究成果相对较少,可以借鉴的经验和模式不够,必然会给研究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否大范围推广应用,还有待后续课题的继续研究。参考文献:论“任务驱动法”在中专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张宁?-?《数码世界》
献花(0)
+1
(本文系般若33845t2...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