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魏风云 丨 河北起义:3.2两路北讨

 思明居士 2019-01-09

 北魏孝昌二年(公元五二六年)正月,鲜于修礼率领流民在定州左城(今河北省唐县)起兵,改元鲁兴,向定州(今河北保定一带)州城进发。

定州城人心惶惶,定州刺史杨津兼任北道行台,他组织军队欲出城迎战,长史许被坚决反对,以为贼兵势大须要坚守待援。杨津大怒,以为大敌当前、人心浮动,必须一战而速胜,方能稳定人心。遂执剑要杀许被,许被赶紧躲逃。此处或许是刺史杨津与长史许被所演的双簧戏,借长史许被之口说出一些人心中所惑,刺史杨津再以雷霆之怒镇压,好封住他人之口,以求暂时得到统一的方略。杨津果然达到了效果,军队再无异议。杨津出城迎战,斩杀数百人,鲜于修礼稍退,杨津回城坚守,城内人心稍定。

守城

同月,北魏朝廷以扬州刺史长孙稚为大都督北讨诸军事,与河间王元琛一起北伐,征讨鲜于修礼。四月,长孙稚到了邺城(今河北省临漳)接到朝廷诏书,罢免了长孙稚的大都督衔,以元琛为北讨大都督,总督诸事,长孙稚受元琛节制。元琛立即上疏朝廷,称自己与元琛曾有过节,北伐事大,难以受河间王节度。胡太后不听。长孙稚前锋行军到滹沱河,长孙稚不欲出战,元琛坚决主张出战,鲜于修礼在五鹿(今河北大名县)大败长孙稚,元琛不去救援。北魏朝廷下诏,罢免了长孙稚和元琛。

滹沱河

五月,魏孝明帝以诸将皆各怀心思,遂下诏御驾亲征河北,内外戒严。然而这只是孝明帝的态度而已,其实并没有准备亲征。随即以平定破六韩拔陵的广阳王元渊为大都督,讨伐鲜于修礼;以章武王元融为左都督,裴衍为右都督,二人皆受广阳王元渊节度。二次掌权的胡太后,对在外领军的大将有着天然的猜忌,她派谴大将总会暗中再指派制衡之人,这虽是朝廷的无奈,却是行军的大忌,必将会误了大事。

广阳王元渊在剿灭了破六韩拔陵之后,就镇守在北地,任恒州刺史。两个月以后柔玄镇的杜洛周在上谷起兵,尚未迁徙往河北三州的六镇降户们纷纷眼前一亮,他们暗中串联要拥护元渊为首领,再次起事!元渊听到这个消息,内心极度恐慌,他深知朝廷胡太后猜忌大将、手段强硬,元渊就向朝廷申请要调回洛阳,逃离这是非之地。胡太后立即批准,元渊回到洛阳担任吏部尚书。但北镇的降户和流民又拥立了鲜于阿胡,鲜于阿胡率众南下,一直攻下了平城,北魏的北部大片土地彻底丧失!

此时,刚过了几个月清净日子的元渊再次被外派领兵,担任北讨大都督,讨伐河北的鲜于修礼。元渊带着十六岁的儿子元湛一同出征河北。

出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