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外线脉冲治疗仪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崔万喜带你认识修下

 昵称40625166 2019-01-09

先简单介绍一下一般的红外线治疗仪,主要是将电阻丝缠绕在磁棒上(涂有远红外线原料),通电后电阻丝产生的热使罩在电阻丝外的碳棒温度升高(<500摄氏度)。发出的光线绝大多数为长波红外线,最强波长4-6um。电阻丝用铁镍铬等合金制作,能反射90%红外线。【红外线的光源温度和红外线辐射是有密切关系】

红外线又称热辐射,波长在0.76um-1000um,医用范围是0.76um-400um。医用红外线分两部分,远红外线波长在0.76um-1.5um。能引起分子旋转摆动加强,使分子动能改变,从而产热。传入人体组织较深。近红外线1.5um-400um,多被皮肤吸收,具有明显光电作用,化学作用。

红外线生理作用—温热效应。

组织吸收红外线原子→引起温度升高⇚⇛代谢加强。

红外线照射首先引起照射部分温度升高,时间长时,可引起其他部位温度升高。一方面是因为加热的血液传导;另一方面是红外线照射的组织内出现活性物质,这些物质进入血管内,随血液循环到其他部位,使远离部位的组织器官代谢和产热均加强。(有相关试验证明)

人体与红外线的关系:人体也是个热源,能够不断辐射红外线,发射的红外线波长9.3um,人体散热总量中,因辐射红外线散热达43.75%。(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代谢旺盛的人你走进后感觉很温暖,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红外线辐射源,90年代所谓的气功大师治疗疾病好像也是讲发射红外线什么的)。同时人体对红外线也进行反射和吸收作用,不同波段反射和吸收程度不同。

红外线治疗基础就是照射后产生的温热效应,进而影响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以及神经系统功能。这个进到组织具体的变化属于黑箱,很难搞清楚。不过明确的是这种温热效应产生的作用是双向的。针对不同疾病产生不同的影响:例如针对高烧,进一步加热肯定要烧坏了,针对肿瘤,增加血液循环,癌细胞活性也升高,那是助纣为虐。凝血功能异常(如缺血小板)的出血是热能越高,出血自然越厉害,不过一般没人想到用这东西去治疗出血的病人。还有试验和临床观察发现,一定强度的红外线照射眼睛,可引起白内障,因为眼内还有较多的液体,对红外线的吸收较强(主要与波长1.5um的短波红外线有关)。

同理,说说红外线的治疗作用,红外线最主要的作用应该还是改善血液循环,促进代谢,比如红外线可用于治疗慢性感染性炎症,可增强细胞吞噬能力,促进血液循环,降低神经兴奋性,达到镇痛、改善肌肉痉挛等作用。还对于防止肌肉萎缩、消除扭伤引起的组织水肿,减少烧伤创面的渗出,促进疤痕软化有一定的作用。

总之,这个东西只是辅助性治疗作用,也就是针对某些疾病,有了更好,没有也无所谓。

其实,最强大的红外线辐射源是太阳,波长0.76-2um的红外线占全部太阳辐射的70%。所以,没事去晒晒太阳,比照什么仪器都好。

最后,再次强调,红外线治疗仪可能引起烫伤有案例,千万要注意!

2.定时电路

IC2采用内含时钟振荡器的14位二进制异步加法计数器HFC4060BE。该IC属于4000系列CMOs通用数字集成电路,具有工作电压范围宽(VDD=3V~18V)、功耗低等特点,采用16脚DIP双列直插式塑料封装。它虽有14位二进制计数器,却只有Q3~Q9、Q11~Q13共10个输出端(Q0~Q2、Q10无引出脚)。12脚CR是复位控制端,加低电平时各计数器清零(即Q0~Q13均为0),加高电平时芯片工作。⑨(CPO)、⑩CPO)脚是振荡互补输出端,⑧脚为计数脉冲输入端,脉冲负跳变沿(下降沿)触法计数器进行加法计数。

C6、R9组成上电自动复位电路,由于电容C6两端电压不能突变,故每次通电时IC212脚先为高电平,对内部各计数器进行清零,随后变为低电平,IC2进入正常工作状态。C7、R10、R11用于设置时钟频率,按图中给出的元件参数,IC2的时钟振荡频率F1约为2.25Hz(按f1=1/2.2×R10×C7估算)。此时,IC2③脚(Q13)输出低电平,VT3导通,加热电路工作。IC1④脚(MR)强制复位端被R20上拉为高电平,磁脉冲产生电路工作。因IC412脚(CR)被R20上拉为高电平,所以结束声提示电路不工作(这时VT4处于截止状态)。

IC2是负脉冲触发计数的,也就是说,当计数器②脚(Q12)输出由高电平跳变为低电平时,③脚输出将由低电平翻转为高电平。此时,VT3截止使加热电路停止工作;VT4导通,将IC1④脚下拉为低电平,迫使IC1复位而磁脉冲产生电路停止工作;与此同时IC412脚为低电平,IC4工作产生具有音乐感的提示音,表示该治疗仪的一个工作周期(约1小时)结束。

3.加热控制电路

加热控制电路由双向可控硅型光祸合器IC3(MOC3041)、加热器EH、PTC热能电阻RT、温度高低选择开关S2、加热开关S3及双向可控硅VS(MAC97A6)等组成。在定时器IC2③脚输出低电平期间,VT3导通,IC3①、②脚间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光,做好热疗准备。需要热疗时,可闭合加热开关S3、IC3④、⑥脚内光可控硅导通,R14触发双向可控硅VS导通,EH得电加热,加热指示灯LED3亮。此时,若选择开关S2.置“低热”,加热电流路径为:S3→RT→VS→S2→R23→VD9→EH;若S2置“高热”,则加热电流路径为:S3→RT→VS→S2→VD8→R24→VD9→EH。由于R23(1kΩ/1W)比R24(22Ω/1W)大得多,故“低热”时加热电流较小。

4.磁脉冲产生电路

磁脉冲产生电路IC1采用双极型单时基电路NE555,接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模式,其是否工作由IC2③脚输出电平控制,当IC2③脚输出低电平时,VT4反偏截止,IC1强制复位端④脚(MR)被R20上拉为高电平,IC1起振,振荡方波脉冲由③脚输出,经VT1(VIP41C)驱动L1~L4产生磁脉冲。工作时,LED2闪烁,作



脉冲输出显示。当IC2③脚输出高电平时,VT4导通,将IC1④脚下拉为低电平,IC1复位停止振荡,完成一个工作周期。

S4为脉冲频率选择开关,当S4置“1Hz”或“50Hz”时,IC1③脚输出频率约为1Hz或50Hz,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要。

5.结束声提示电路

以IC4为核心组成。IC4与IC2一样,也采用含振荡器的14位二进制计数器HFC4060BE,其工作状态由IC2③脚控制。IC2③脚输出低电平时(治疗工作状态),IC4复位端12脚(CR)被R20上拉为高电平,IC4处于复位状态不工作。当IC2③脚输出高电平时(治疗结束),VT4导通,使IC412脚为低电平,此时蜂鸣器发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