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散曲的用韵】

 高山仙人掌 2019-01-09

【关于散曲的用韵】


 


    曲韵和词韵不同,也和诗韵有别。词韵大致依照诗韵,而曲韵则另有韵部。所说的散曲用韵,也就是曲韵。
    元代文人周德清根据当时的北曲编制了一部《中原音韵》,其内容基本上反映了当时北方的实际语音系统。《中原音韵》把“平水韵”的一百零六个韵部作了适当调整,归并为十九个韵部,它们是:
    1、东冬   2、江阳   3、支思   4、齐微   5、鱼模   6、皆来 
    7、真文   8、寒山   9、桓欢   10、先天   11、萧豪   12、歌戈
    13、家麻   14、车遮   15、庚青   16、尤侯   17、侵寻   18、监咸
    19、廉纤
    在这个十九个韵部中,以“齐微”、“鱼模”、“尤侯”、“萧豪”、“先天”等韵部较常用,可以算作“宽韵”;以“寒山”、“监咸”、“支思”等韵部较罕用,可算是“窄韵”;“桓欢”、“侵寻”、“廉纤”最罕用,称为“险韵”。
    曲的用韵和词的用韵也有所不同。曲用韵较密,几乎是句句用韵,而最大的特点是平韵、仄韵可以互押。因为北曲没有入声,原来的入声字已分别派入平、上、去三声。因此,曲韵的平、仄互押实际上是平、上、去三声通押。如: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里,鸦、家、马、下。涯押韵(属“家麻韵部”)。其中“鸦、家、涯”是平声字,“马”是上声字,“下”是去声字。
    这种平、仄通押的情况,在词中是颇为罕见的(个别情况除外),在近体诗中是不允许的;而在曲中却是普遍的现象。不过,这种平韵仄韵通押并不是可以随意安排的,而必须按照曲律的规定:哪句该用平韵,哪句该用仄韵,甚至哪句该用上声韵,哪句该用去声韵,都得受曲律的约束,不能错乱。
    总的来说,曲的用韵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曲韵以平、仄通押为常规,平仄不通押的反而颇为罕见。
    第二,不论小令还是套数,都是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即使是篇幅较长的杂剧,一折也只能押一个韵部的字。
    第三,近体诗和词都避忌重韵,而曲则不避重韵。
    第四,曲韵允许“赘韵”。所谓“赘韵”,指的是本来不必用韵的地方也用了韵。
 


 

【关于散曲的用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