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廊桥

 来来永胜 2019-01-10


文、图/瞬间风过


假期里去浙江泰顺看了几座廊桥。这些廊桥有数百年历史,但它们外人所知却是因为一部美国电影《廊桥遗梦》。

 
北涧桥,位于泰顺县泗溪镇下桥村,为叠梁式木拱廊桥。始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嘉庆八年(1803)修建,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修。桥长 51.7米,宽5.37米,净跨29米。北涧桥是中国四大古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誉为“世界最美的廊桥”。

 
溪东桥,位于泰顺县泗溪镇溪东村,俗称溪东桥,实际上应称东溪桥,因其横跨东溪水而得名。该桥始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年),乾隆十年(1745年)与道光七年(1827年) 重建。桥长41.7米、宽4.86米、高10.35米,单孔跨径25.7米,中国科技史话丛书《桥梁史话》刊载图文,视之为全国桥梁典型之一。溪东桥和北涧桥相距不远,系同门师徒所造,样式风格极其相似,故并称为姐妹桥。因为溪东桥比北涧桥略晚几年修造,两桥分别在溪的上下游,后人又分别称它们为“上桥”和“下桥”。

 
永庆桥,位于三魁镇下溪坪,始建于清嘉庆二年(1797),是泰顺屋式木平桥中造型较为优美的廊桥,桥长33米,宽4.5米,高5.2米,二孔跨径19.12米,桥屋12间,桥中有神龛。

 
刘宅桥,又名仙洞虹桥,是泰顺众多屋式木平桥中造型最为精巧别致的一座。位于三魁镇刘宅村,始建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重建于康熙五年(1666年)长24.8米,宽 6.15米,跨径9.2米。


 
薛宅桥,又名锦溪桥,位于三魁镇薛宅村。始建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清咸丰七年(1857年)重建。长51米,宽5.2米,高10.5米,单跨29米,桥屋14间,此桥梁长而斜度大,桥头坡度30多度,造型古朴,被载入《中国桥梁史话》一书。

 

毓文桥,位于泰顺西部的洲岭乡洲边村。始建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1986年村民自筹资金重修。全长23米,高4米,单跨7.6米,三屋楼阁,二楼为文冒阁,系石拱木廊桥。桥与周围古松,溪水溶为一体,是现存造型最丰富优美的廊桥。



三条桥,泰顺历史最久远的木拱廊桥,位于洲岭乡和垟溪乡交界溪上。由原先三条巨木跨河为桥而得名,建于宋绍兴七年(1137年),重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为叠梁拱式木廊桥。长26.63米,宽4米,离水面高10米,建桥屋11间,明间五架柱梁,柱头有蝶形莲花瓣头拱座。该桥精巧秀丽,历史悠久,被编入《中国古代科技成就》。

    

 

    廊桥不是无语,而是沉默,

    枕着清流,让溪声去絮叨、去倾述、去抒情。

    白天,阳光下映入水波,

    夜晚,月色中淡出梦境。

     

    最难忘的还是黄昏时分,

    年久了尚留有多情的芳菲、的涟漪、的神驰。

    时间带走的只是时间,

    故事流传了还有故事。

 

    老者闲坐在桥堍细数着回忆,

    情侣牵手走过神龛祈求了祝福。

    鸟啭蝉鸣将喜悦悠扬在云间,

    古松滴翠是否仍然衔恨于幽谷?

                              

    雨来了,此时男儿可作恸情一哭,

    热泪满面却说凉霖浇头。

    雁归了,悄悄愁蹙了几家人妇,

    颊上又泛起心碎前的红羞。


 

20108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