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可不可以像银行那样赚钱?

 老桃枝 2019-01-10


15

理财辞典:息差


俗话说,近水楼台先得月。要想赚钱,首先要靠近钱,离钱越近,越赚钱。


银行就是离钱最近的地方,当然也是最赚钱的地方。据统计,全球十大赚钱企业当中,中国上榜最多的就是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还有建设银行。

 

那么,不禁就有人问了:银行这么赚钱,它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答案是息差。息差是银行利润的源泉,是银行最重要的赚钱方式之一。


什么是息差呢?


息差主要是指银行贷款利息收入与存款利息支出之间的利息差。


打个比方:


我有一笔10万元的存款,放在银行定期一年,根据银行的利率1.75%来算,一年后我能得到的利息为1750元;


当然了,银行不会白白帮你存钱又给你利息的,银行会利用这笔10万元的存款贷给其他有资金需要的人。


根据银行的贷款利率标准,一年利率为4.35%,也就是说其他人向银行贷款10万元,一年要付给银行的利息为4350元。那么通过计算,这次的存贷行为,银行能获得的息差为2600元。


当然这只是打了一个比方,实际上银行的息差会更高。


事实上,银行的赚钱模式,它并不是直接创造价值,或者说,并不是直接创造“利润”的,而是间接参与价值创造的过程,从中获取利润。


 拓展 


01


“躺赚”的银行


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于息差,或者叫利差,也就是各类进入银行的钱,和流出银行的钱的利息差收入。


比如视频当中提到的最普遍的存贷利差,就是:


银行在吸收了较低利息的存款之后,不会白放在那里,而是把这些钱再贷款出去,借给其他有资金需求的人,同时收取较高的利息。银行收回来的贷款利息,要远高于付出去的存款利息,银行赚的就是这里的差额。


银行的这种经营模式,可以说是真正的“躺着赚钱”。它间接参与到价值创造的过程当中,从中获取利润。


这不禁让小巴想起一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


一个银行家的儿子问他爸爸,他是怎么赚到这么多钱的?银行家笑了笑,让儿子把冰箱里的肉拿过来。


儿子拿过来了,银行家让他再放回冰箱。儿子把肉放回冰箱后,觉得莫名其妙,就问他爸爸,拿猪肉和这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银行家笑咪咪地说道:“猪肉原来在冰箱,现在还在冰箱,但是你的手上是不是沾上了些猪油?”



02


普通人如何像银行那样“赚钱”?


不过,银行是依法成立的金融机构,它的资本运作模式,是受到国家授权和保护的。任何组织或个人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都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赚钱,否则就是非法集资……


虽然我们普通个人无法像银行那样

通过经营存贷来赚取收入

但是我们可以模仿银行的赚钱模式

来积累更多的财富~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银行获利的关键是现金流,在于资金的流动。(所以我们常说,钱要流动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比如在存贷差这种模式当中,由于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利率是不一样,所以银行才赚钱。


而对于个人或家庭来说,我们的日常生活实际上也是资金流入流出的模式。


所有我们平时收到的钱,就是资金流入,就像是银行拿到手的存款;


所有我们平时给出的钱,就是资金流出,就像是银行发出去的贷款。



一般情况下,

我们的资金流入方式

可以分为以下3类:


1、 主动收入。也就是依靠工作,用时间换取金钱。这一块不需要支付利息,但你会有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而且如果选择不慎的,往往成本还不低。


2、 被动收入也叫“躺赚”,就是不需要主动工作也能获得的收入,比如金融市场的投资收益,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等等,都属于被动收入的范围。


另外还有一种被动收入,常常被忽略,那就是付费课程、出版书籍以及音乐版权等等。这些作品传播出去之后,人们会持续购买,就算你因为某种原因不再继续创作了,之前发表过的那些作品,仍然能在网络上或其他地方销售,产生源源不断的收入。这一块也不需要支付利息。


3、 融资收入,比如向亲戚朋友借钱、使用信用卡分期付款、向银行贷款等等,这一块就需要定期支付一定的利息成本。


而资金的流出方式,

也可以分以下3类:


1、 单纯的消费支出,不带来资金收益。比如日常的生活支出、娱乐支出等等。


2、 投资支出,会带来资金收益,就像上面提到的被动收入。


3、 自我投资支出,不直接带来资金收益,但是可以降低主动收入的其他成本,提高事业和工作的成功几率,获得更多的主动收入。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来看,要想扩大利差,增加收入,就要在合理的范围内,降低存款的利息支出,提高贷款的利息收入。


类比到我们个人,想要积累更多的财富,就需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利用更低的成本获取资金,而花出去的钱,能得到的收益越高越好。


那具体要怎么做呢?



1、 通过合理的投资获取被动收入“躺赚”,同时,在主动收入的这一块上提高工作效率,使自己的投入产出比放到最大,以抵消自我投资的支出,甚至可以大于支出。


关于如何增大自己的“投入产出比”,请回顾我们的文章《聪明的投资者,如何将自身利益最大化?》


2、 尽量降低自己的融资成本,并且控制风险。这一块如果控制得不好,就会使自己陷入财务危机。就好比说银行贷款出去,如果经济不好企业还不上贷款,又遇上储户们挤兑取款,自己没有新的资金注入的情况下,就会面临破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央行才会商业银行设立存款准备金机制,不让银行把钱全放贷出去。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平时在生活中也要为自己储备“紧急备用金”,一般是3-6个月的生活开支,以备不时之需。


3、 尽量降低自己的消费欲望,减少非必要支出。这点咱们已是老生常谈,但却很重要,值得反复提醒。大家要记住,资源是有限的,你得做出选择和分配。


当然,延迟满足也罢,坚持记账也好,实践起来还需各位咬牙fighting!


总的来说,模仿银行的赚钱方式,也就相当于间接把自己打造成一家“银行”了~



其实,无非就是提醒大家建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整体来分析自己的资金情况,看看有没有可以提升的地方,开源节流,风控投资,放大资金收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