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作家瓦尔泽的小说,讲述 72 岁老人遭遇背叛和寻觅爱情

 昵称535749 2019-01-10

寻找死亡的男人

寻找死亡的男人

  • 作者:[德] 马丁·瓦尔泽
  •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 年 10 月
  • 这是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创作的一部关于一位年迈的成功商人遭遇背叛和寻觅爱情的故事。在一封写给不具名的“作家先生”的信中,72岁的成功商人兼畅销书作家特奥·沙特讲述起自己遭遇唯一的挚友背叛和公司一夜之间...

    本书简介

    这是德国作家马丁·瓦尔泽创作的一部关于一位年迈的成功商人遭遇背叛和寻觅爱情的故事。在一封写给不具名的“作家先生”的信中,72岁的成功商人兼畅销书作家特奥·沙特讲述起自己遭遇唯一的挚友背叛和公司一夜之间破产的经历。绝望之际,特奥登录互联网上的自杀论坛,诉说自己寻找死亡念头的“不可逆转”;而与此同时,特奥在妻子的探戈舞商品店认识了西娜,被西娜的光芒击中;他疯狂地爱上西娜,并打算放弃一切,投奔爱情。然而西娜和他的背叛者之间却存在着出乎意料的复杂关系……

文化

曾梦龙昨天


瓦尔泽的文字,机智而富有哲理,我深深佩服。——莫言

作者简介:

马丁·瓦尔泽(Martin Walser),德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 1927 年生于德国博登湖畔瓦塞堡,是当代德语文坛中与西格弗里德·伦茨、君特·格拉斯等齐名的文学大师。瓦尔泽是一位主要以现实主义方法进行创作的作家,擅长描写人物的内心世界,往往通过心理分析、借喻、细节描写和讥讽反映社会生活的变迁和社会真实。主要作品有《惊马奔逃》(1978)、《迸涌的流泉》(1998)、《批评家之死》(2002)、《恋爱中的男人》(2008)、《寻找死亡的男人》(2016)等。他曾于 1981 年获毕希纳文学奖, 1998 年获德国书业和平奖,另外也曾获黑塞奖、席勒促进奖等重要文学奖项。其作品数度在德国引起强烈争议。

书籍摘录:

第十七章  论老年(节选)

如果一觉醒来又不觉得哪里疼,他如何接受一个事实: 他不再是三十岁或者四十岁,而是更加靠近死亡?他肯定担心自己到时不想死,跟三十岁的时候一样。对死亡的接受度或者说死亡的能力不会与日俱增,死亡依然是一场灾难,是灾难本身。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

他不接受死亡。他做过许多的准备,对老年生活进行过预先体验,现在一切都不同。

镜子里: 一道深切的皱纹,昨天还没有。腮帮要往下垂。咬紧牙关,进行抵抗。到此为止,别再往下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每个人最终都必须翻越地平线。他佩服每一个翻越过去的人。每个人都能通过。别问以什么方式。他为这最后的翻越训练了好长时间,他知道自己的学习能力太差。

如果一听说谁刚刚死去你就立刻自动计算死者比自己大几岁或者小几岁,你就老了。

人,要么属于年轻,要么属于年老。他想起自己当初见到老者就心生怜悯。现在他知道: 二者彼此不理解。老年人很难理解年轻人,反之亦然。青年和老年之间没有共同地带或者过渡地带。只有落差。

刹不住。紧急制动,避免翻滚。

一个四十岁的人没了,不会受人责备。如果是七十岁,人人都说: 他干吗这样?

没人说: 我老了。人们喜欢说: 我不再年轻。

假装自己不是正在死去那个人。事不关己。世界想给你制造痛苦,但是你把痛苦骗走。

准备死亡,这意味着减少生活内容,就是说,慢性自杀。思想准备无济于事。所以,活下去,假装长生不老。

他最喜欢待在这个房间,直至永远。在黑暗中摸索,直到他倒在地上爬不起来,没有语言,没有知觉。

我们的跌落和树叶飘落可没有任何区别。

只是你嘴里没有冒出任何欢快的语言,只是万物都在萎缩,这点你要承认。如果你的兴趣是想跳舞,你就会哈欠连连。如果吐出嫩芽的榉树看着你,你就闭眼。你憧憬地下的存在,铅球一样沉重的狡猾……活得像行尸走肉,但可以活得很长久。

如果你至少做一个谁都看不见的幽灵。你参与生活的欲望无比强烈。生活拼命挣扎,想甩掉你,想摆脱你,不管在什么地方,你却死不松手。

活这么久是可耻的,沉重的。

自杀是坚强的明证。早死的,人们会念叨他的好。好死不如赖活的,只会遭人耻笑。

早晨开怀大笑,晚上唉声叹气。

一男一女在火车上议论一个同行的旅客:

她: 这又是一个老蔫儿。

他: 没错,五十岁,五十二岁。

人若不服老,事情就会变得很残酷。他奋起反抗,乱打一气,感觉自己可以不管不顾。他根本不认为自己肆无忌惮,他只是不想死。因为不想死,他需要譬如一个或者多个年轻女人。不管结果是什么。

你在体验怎样一个法则?你拥有的生命越少,你把生命拽得越紧。令人吃惊的是: 道德观念烟消云散。你忙于苟且偷生,没给价值判断留下空间。

报上写着:

在 T 城,一个八十五岁的男人拿着斧头走向八十三岁的妻子,后者躺在床上。被害人被砍成头部重伤。随后他在电话里告诉女儿自己做了什么并且准备做什么。随后这个八十五岁的男人试图在自家二楼上吊。结果,砸穿地板,跌落到一层,躺在地上爬不起来,受伤,无助。女儿赶来,发现这对受伤的夫妻。

报上说,一个身体严重残疾者给德国铁路打电话。他宣布将对五列火车发动袭击。

有人死了。然后又死了一个。这是意料中的事情。还是令我们措手不及。死亡是割草机,我们是想要四处疯长的草。

发现自己没有必要再阅读之后,他首先把这视为一种缺憾。一开始他不知道应该如何给这种缺憾命名。老了。萎缩了。原本不言而喻的事情陷入瘫痪……他的职业离不开阅读,犹如鱼儿不可能不游动。保持消息灵通。掌握更多信息。现在他不必再阅读,他不能再阅读,他不想再阅读。他反省自己。他不能泛泛地说自己再也不必、再也不想。他只是发现自己不再阅读。而阅读没有被任何别的活动所取代。

他初次意识到这点,是在坐火车从韦斯特兰德国最北端的小镇。到汉堡转车再到吕贝克的途中。在穿越石荷州的辽阔大地的时候,他想起自己带的杂志、报纸、书。带在身上就是为了看。他去吕贝克做报告,是当地商会邀请的。他把报告题目表述为“等待发明还是订购发明?”。他带了一篇讲稿。他本应拿出来再浏览一遍。在基尔做报告的时候,有句话引起了不太愉快的讨论。吕贝克的演讲需要将它删去吗?那是一位知名作家讲的话: 德国工业界的利益是通过抽打赤贫者的脊梁获得的,用政治家的话来说,这叫低薪产业。有听众因为他断章取义而愤愤然。这立刻引起一阵喧哗。他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脑子里一片空白。云,草地,羊,发电风车。他知道自己在车上可以永远保持这种状态,不会分心。他心里甚至想,他一辈子都在通过阅读转移注意力。对什么的注意力?生活。别的还有什么!但这种感觉也消失了。一切都已烟消云散,只剩下他自己。如果不阅读,他会永远待在他刚才所待的地方。你有生命。你的眼睛在看,但什么也没看见。你在干什么?没必要说这么多。你在。这就够了。和从前的区别: 从前你总是让其他事情分心。不关注自身。不关注你自身的存在。没发现你存在于世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情。你会把手表送人。你尽可能夸张点,说: 你充满对此世的兴趣。没有比存在于世更有趣的事情。但这时他已经到达汉堡,不得不转车。

右手要发抖。你可以禁止它这么做,也可以允许它这么做。

只管数还有多少日子。皮肤痒痒,穿鞋困难,唉声叹气。

和岁月一同消逝。别抗拒。在消逝中停留。差一点

我们都想发声,

十二月和我。

再有皮肤瘙痒,

体重再减两斤,

白天令我振奋,

我就歌唱。听见有人说话,他就转动脑袋,像一只在空气中捕捉气味的动物。他尽可能不露声色地把左耳对准说话人。他的左耳比右耳好使。除了自己,这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老年就是一场败仗,不是别的。

他丢失了生命,却未找到死亡。

老年是一片荒漠,里面有一块绿洲,名叫死亡。

生命在减少。今年首次大幅减少。如果年年如此,熬不到八十岁。但他从未有过这一念头,活到八十岁!!过去想活七十岁。现在想活七十五岁。还可以再次递交延长申请吗?

愤世嫉俗的老人,人老了就愤世嫉俗。前者是陈词滥调,后者传达出信息。

他不想控制自己。他想放任自己。脑袋里有一种莫名的压力,一半来自身体,一半来自思想。窗户等待雨点。他等待死亡。

白天的疲惫到晚上才消退。但又为时已晚。

沮丧把自己说成疲惫,他想辞退语言。疲惫,用词不当。你还能看出疲惫是一个词不达意的名词。你拒绝这个词,就像拒收一件错发的商品。把沮丧当疲惫,谢谢,免了。疲于生命?不。疲于死亡?不。你疲惫不堪。感谢语言替我们保留了这一表述。你疲惫不堪。没有比这更精准的表达。

你必须承认,你坐再久也不会感觉无聊。

当初他没想到、也不知道: 他在森林里奔跑,享受暴风雨,是为了现在。童年时代发生的一切都只是为了日后的回忆。

我们不能跟年轻人一起混,这有损健康。我们自己扎堆儿,形成一片由参天大树组成的森林,我们需要多少光线,我们的树冠就把多少光线放进来。

老年人千人一面。

年老的中国人不如年轻的中国人更像中国人。

他们让老年人的形象变得直观。我们不断成为展示对象,即便出于最良好的意愿。一种新人类: 老年人。人们给老年人特写。用花言巧语掩饰老年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丑陋之处。我们还能呼吸、吞咽、做鬼脸,我们应该感到庆幸。

只要他们又把一个老头儿、一个老太太领到镜头前面,他就抬眼看天花板。老年人耐心配合。他们不知道自己看起来什么样子,不知道自己跟年轻的女护士和生气勃勃的年轻医师站在一起是什么效果。大家都是好心。产生的结果却很怪诞。只能让人转身就走或者扭头不看。

助人为乐的力量减弱了。自私心没减弱。以前做最后一搏总是很惭愧。现在却对最后拼搏的力量呵护有加。不怀好意,而且心知肚明。

《宾登日报》免费刊登讣告。

非常清楚,年轻一点的都把六十五岁或者七十岁的人视为老迈之人。他们字字句句都在呼吁我们偃旗息鼓、迎接死亡。我们没有做好准备。我们老了,没错。但若论愿望或者意图,我们与比我们年轻二十岁的没有根本的不同。唯一的区别: 我们现在必须假装我们有不同于四十五岁的人的愿望和意图。做老人就是跟年轻人来虚伪的。

人越老,谎言越多。体现在方方面面!面对谎言有强迫症,没有任何事情可以幸免。老年,是谎言的化身。

现在他对同龄人十分反感。他恨不得撵跑每一个同龄人,因为他们使他联想到现在自己看上去是什么模样。上了火车他不想再走进一等车厢。那是一个行驶的老人院。

在公开场合讲耸人听闻的故事是有些人的生财之道。有时候他们会突发奇想,说老年人是一种危险。仿佛我们的目标就是夺权。譬如在经济领域或者在选举当中。

他从书本得知,奥维德认为老迈的士兵和老迈的恋人一样丑陋。

市长们照例写了一段贺词,其中引用了文学家阿尔弗雷德·德布林的话:“老年生活无比辉煌。我对未来的每一年都充满好奇。”

瓦格纳的《帕西法尔》德国作曲家瓦格纳创作的三幕歌剧。里面唱得多好:“岁月的重担所向披靡,最终使他轰然倒地。”

在这种状态下,他生不如死。这是真话。好死不如赖活。这同样是真话。

太阳假装发光。他不信。

不幸是一个黑天使,你是他宠爱的动物。但是你若无其事地仰望天空。

心中有千言万语,却无人诉说,这千言万语就只好憋在心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但即便只有一个人可以倾诉,你也赶紧拿非说不可的话向他倾诉。即便这唯一的倾听对象是你本人。

让年轻的词汇出现在所有的草地上,以便你能够写作,它们感觉起来多么的湿漉漉,以便你手舞足蹈地向它们问好。

幸福的切线。

抛过栅栏。

隐瞒的思想。

争取的满足。

被浇灭的火。

在这儿我年纪最大。如果不在这儿,我就在别的地方年纪最大。

老实承认,现在轮到你了。老实承认,你头上长出最后一层青苔,老实承认,你气若游丝,几乎难以抵达你的嘴唇。老实承认,你的内心、你的四周早已万籁俱寂,或者空无一物。

你是老人,你不愿雪上加霜,被人当老人对待。

你的年龄越大,你曾远离的一些人就越有道理。譬如祭师。没有开始生活的,停止生活更容易。

他百无聊赖,悄无声息,而且充满恐惧,他浑浑噩噩地活在世上。百无一用。他不知何为生何为死。他专心致志研究自己的不在场,并寻找其色调。他因专注自己的幸福而沉默不语。

结局可以这样: 万事万物突如其来,蜂拥而至。丰富多彩,前所未有。

不再反对任何人或者任何事。假装赞成的时候要以百米速度冲在前面。每个人最终都静止不动,顺其自然,仿佛赞同世上所发生的一切。

自杀无须暴力手段多好。开枪很残暴,自缢很残暴,服毒也很残暴。希望有一种慢性毒药,让人睡上十二个小时,把问题自然解决。

他不再给空虚命名。

他不想比风更清晰。

砖头堆在一起就没有历史。

从先后顺序中看出意义,如获至宝。消磨时光被宣布为神圣事业。

学习一言不发,是一件美好的事情。

何况他学到一个道理: 没有什么事情是超越美的。


题图为马丁·瓦尔泽,来自:维基百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