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8年的宜昌印象:宜昌大撤退(10)

 宜昌石头书屋 2019-01-10

十、中国人的胜利

 

 关于在宜昌大撤退中实施“三段航行法”,卢作孚曾经这样写道:“因为扬子江上游滩险太多,只能白昼航行,于是尽量利用夜晚装卸;因为宜昌重庆间上水至少需要四日,下水至少需要两日,于是尽量缩短航程,最不容易装卸的,才运到重庆。其次缩短一半运到万县,再其次缩短一半运到奉节、巫山,甚至于巴东。一部分力量较大的轮船,除本身装运外,还得拖带一只驳船。”

这样,每天清晨都会有五、六只装满人员物资的轮船离开宜昌,每天下午又有同样数量的空船开回宜昌。当大家看到天天都有轮船开出开进,转运效率大大提高了,秩序也正常了。不管排前排后,40天内都可以离开宜昌,因而人心更平稳了。

为了抢时间,多装快跑,卢作孚要求码头、轮船、装卸人员紧密配合,一分一秒也不放过,那是一场多么激烈、紧张的战斗。卢作孚对此有一段生动的描述:“当着轮船刚要抵达码头的时候,舱口盖子早已揭开,窗门早已拉开,起重机的长臂,早已举起,两岸的器材,早已装在驳船上,拖头已靠近驳船。轮船刚抛了锚,驳船即已被拖到轮船边,开始紧张的装货了。两岸照耀着下货的灯光,船上照耀着装货的灯光,彻底映在江上。岸上每数人或数十人一队,抬着沉重的机器,不断的歌唱,拖头往来的汽笛,不断的鸣叫,轮船上起重机的牙齿不断的呼号,配合成了一支极其悲壮的交响曲,写出了中国人动员起来反抗敌人的办量。”

经过四十天的苦战,在卢作孚的精心策划和指挥下,奇迹果然出现了,“四十天内,人员早已运完,器材运出三分之二。原来南北两岸各码头遍地堆满器材,两个月后,不知道到哪里去了,两岸萧条,仅有若干零碎废铁抛在地面了”。193812月,江水低落,喧闹的宜昌城突然完全宁静下来,卢作孚独自一人在宜昌码头巡视了很久,堆积如山的设备物资已被全部运走,人员也被撤运一空,宜昌大撤退奇迹般地胜利结束了!

在宜昌大撤退中,民生公司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为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因为和卢作孚在回忆录里所说的那样,担任宜昌大撤退重任的“二十四只扬子江上游的中国轮船当中,只有两只不是民生公司的轮船,外国轮船亦有数只,但因中立关系,只运商品,不运一切有关抗战的东西。中国轮船为了报效国家,兵工器材每吨只收运费三十元到三十七元,其他公物只收四十元,民间器材只收六十余元到八十余元。而外国轮船只装商品,每吨运费却收三百元到四百元。即此比较,可知中国公司尤其是民生公司牺牲之多,报效国家之大了。”

宜昌至重庆航程近千公里,10个多县,险滩多达数百处,敌机不间断地在峡江航线轰炸,民生公司的船队每天都有损失的消息传来,轮船、木船被炸毁。每天民生公司都有员工献出生命。在大撤退运输中,民生公司损失轮船16艘,116名公司员工牺牲,61人受伤致残。民生公司的牺牲是有价值的,当日本侵略军踏进宜昌城时,这里已是一座空城。日军此时才如梦初醒,以后他们在作战略检讨中,一直认为占领武汉后没有立即拿下宜昌是一个重大失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